2008年2月26日 星期二

"Lake Chad"

Lake Chad - Map of lake and surrounding region
Map of lake and surrounding region

圖中之Mao 不知與毛澤東有無關係--無


0227/2008 晨看 BBC
21st Century is an international magazine programme featuring in-depth reports on gripping human problems that have not been widely reported.Presented by Daljit Dhaliwal, this series offers unique access to people and places around the world.From the mines of Tanzania to the rivers of Bangladesh, and from the back alleys of Mogadishu to the streets of Mexico City, 21st Century brings home stories viewers care about, but rarely see.




才知道
Wikipedia article "Mao, Chad".

Wikipedia article "Lake Chad".
In the 1960s it had an area of more than 26,000 km², making it the fourth largest lake in Africa. By 2000 its extent had fallen to less than 1,500 km². This is due to reduced rainfall combined with greatly increased amounts of irrigation water being drawn from the lake and the rivers which feed it, the largest being the Chari/ Logon system, which originates in the mountains of the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It seems likely that the lake will shrink further and perhaps even disappear altogether in the course of the 21st century.

2008年2月25日 星期一

"完美"的宣傳:《青藏鐵路為野生動物開辟生命通道》

wsj

中國就藏羚羊照片造假事件道歉

2008年02月25日11:31



相大白﹕青藏鐵路並不是藏羚羊嬉戲的地方。

上週早些時候﹐中國官方新聞媒體新華社為刊登一張虛假照片而發佈了
一份不同尋常的公開致歉聲明﹐照片內容是西藏野生動物在一列高速行駛的列車附近嬉戲。

這一造假事件被中國網民揭穿﹐他們在這張獲獎圖片中發現了用Pho
toshop圖片軟件處理過的痕跡。這起事件引發了關於媒體道德、中國與西藏的紛亂關係、以及懷孕的藏羚羊對噪音有何反應等問題的熱議。

藏羚羊事件始於2006年夏季。當時中國政府正准備慶祝自己在重點
工程建設上的最新成果﹐而《大慶晚報》一位滿懷熱情的野生動物攝影師則露宿於青藏高原﹐吃著壓縮餅干﹐等待藏羚羊經過。

2006年7月1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主持了青臧鐵路的通車儀式
﹐這一活動特意選在了中國共產黨建黨85週年紀念日這天。造價40億美元的青藏鐵路是一個非比尋常的運輸系統﹐其沿線地區的海拔高度大多在16,000英呎以上﹐在旅途中﹐圓珠筆會因氣壓變化而爆炸。這條鐵路穿越1,200英里的高原地帶﹐將偏遠的青藏高原與中國其他地區連結起來。

青藏鐵路開通後前往西臧這一藏傳佛教發祥地的遊客很快便大幅增加
﹐這條鐵路也為中國與西臧間長久以來暗流涌動的緊張關係平添變數。在建造過程中﹐青藏鐵路就招致了環保主義者的激烈批評﹐他們說鐵路會破壞藏羚羊的棲息地﹐這種瀕危動物主要生活在中國。

青藏鐵路開始運行以後﹐數百家報紙上都刊登了一張非同一般的照片
﹐它緩和了人們對環境問題的擔憂。在這張題為“青藏鐵路為野生動物開闢生命通道”的照片上﹐幾十只藏羚羊平靜地走過西藏的原野﹐並沒有被旁邊飛馳而過的銀色列車所驚擾。

這張照片是41歲的攝影師劉為強的作品。從2006年3月起
﹐他就開著自己的吉普車在青藏高原上露營﹐這是地方報紙《大慶晚報》一項高調系列報導活動的一部分﹐旨在加強人們對珍稀動物藏羚羊的認識。劉為強還與新華社簽定了協議﹐為這家中國最大的國有通訊社提供圖片。

劉為強在自己描寫該行動的博客上寫道﹕一個人﹐一台車﹐一年時間
﹐一項“大慶晚報保護藏羚羊環保行動”。

由於藏羚羊的毛可製成珍貴的披肩﹐因此這種動物幾年前差點被偷獵者
獵殺殆盡﹐近年來藏羚羊的數量又有所恢復﹐這種牛科動物已經成為中國環保成就的象徵之一。藏羚羊“迎迎”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五個吉祥物之一。

一些藏羚羊愛好者一開始就覺得劉為強的照片有點儿不對勁
。來自藏羚羊保護組織“綠色江河”(Green River)的楊欣說﹐第一次看到照片的時候﹐我真的是大吃一驚。他說﹐首先﹐照片中的許多藏羚羊似乎都是懷了孕的﹐而羊群里卻沒有小羊。這是一個破綻﹐因為在這張照片宣稱的拍攝時間6月底之前﹐許多藏羚羊應該就已生下小羊了。

2006年底﹐劉為強的照片被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評為
“年度十大圖片”。劉為強疲憊不堪地出現在電視上﹐描述了自己在一個坑里等了整整8天﹐以待藏羚羊剛好與火車同時經過的過程。

劉為強站在這張照片的大幅投影前對觀眾說﹐他想表現藏羚羊、火車
、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

媒體評論人士稱﹐這張照片傳達出來的深層信息顯而易見。香港大學
(University of Hong Kong)中國傳媒項目的研究員班志遠(David Bandurski)表示﹐這是一張非常完美的宣傳照片。新聞獎一般都不會頒給可能對政府形象不利的報導。

與《青藏鐵路為野生動物開辟生命通道》同時獲獎的還有中國國家主席
胡錦濤與世界各國領導人的合影《面對和諧未來》﹐以及一位日本僧侶就日本在二戰中的暴行道歉的照片《謝罪之旅》。CCTV沒有回應記者就攝影獎評選標準的置評要求。

上週﹐《青藏鐵路為野生動物開辟生命通道》在北京地鐵站展出之後
﹐引起了公眾對照片真實性的懷疑。在一個大型中文攝影網站上﹐一位化名Dajiala的網友對照片的真實性提出了質疑。Dajiala自稱對劉為強非常崇拜﹐他說﹐一天他經過北京地鐵5號線的站台時﹐仔細地看了牆上貼的照片複製品﹐當他把上面的塵土擦掉後﹐突然看到了一個奇怪的細節。

他寫道﹐在圖片的最下方﹐有一道十分明顯的線。仔細觀察
﹐這明顯是一道拼接的痕跡。那個“決定性的瞬間”不就成了很簡單的Photoshop技巧了嗎﹖

他的貼子在網上掀起了軒然大波﹐攝影師把圖片進行了分解
﹐對每一個可疑的細節進行分析。動物行為研究者也加入到這場論戰中﹐解釋說羚羊是一種害羞的動物﹐對噪聲非常敏感﹐會被高速火車的聲音嚇得四處逃散。當聊天室里的爭論擴大到了中國最大的門戶網站時﹐《成都商報》(Chengdu Business Daily)採訪了劉為強。

據《成都商報》報導﹐在越來越多的證據之前﹐劉為強承認使用了Ph
otoshop對兩張照片進行合成。

劉為強已從《大慶晚報》辭職﹐並在自己的博客上發佈了一份聲明
﹐表示面對一個神聖的職業﹐自己已沒有理由再從事新聞行業﹐更沒有資格履行記者的職責。《大慶晚報》的總編隨後也引咎辭職。該報在網站上發表了公開道歉聲明。記者曾多次致電該報﹐但未收到任何回復。劉為強也未接聽記者的置評電話。

一張破綻百出的虛假照片竟然被各大媒體廣泛轉載﹐部分中國網民對此
表示非常憤怒。在某攝影網站上﹐一位網友寫道﹐我們要求道歉﹔這對中國的新聞攝影非常重要。

目前還不清楚劉為強造假的原因。有人認為他是在野心的驅使之下
﹐假造了照片﹐因為他知道其中表現出來的愛國情懷會吸引中國的媒體。有位網友還寫道﹐劉為強知道如何取悅老板。

劉為強的朋友說他對工作非常投入﹐並下決心要提高公眾對瀕危野生動
藏羚羊的保護意識。深圳的一位環保活動人士周卓剛(音)曾在2006年夏天和劉為強一起在西藏高原志愿者中心工作。他說劉為強是個好人﹐熱愛攝影﹐熱愛藏羚羊﹐不知道他為什麼要這樣做。

有些人懷疑假造照片的壓力來自於上層。香港《文匯報
》的編輯王陽波(音)說﹐當所有人都在指責攝影師的時候﹐實際上卻忽略了真正的核心問題。她還說﹐攝影師在此次事件的策劃中只是個無名小卒而已。

上週早些時候﹐CCTV在網站上發表了一份聲明﹐取消了
《青藏鐵路為野生動物開辟生命通道》的銅獎資格。上週一﹐中國最大的新聞機構新華社﹐以及其他幾家國有新聞機構發表了聯合聲明﹐就傳播虛假新聞照片一事向公眾道歉。這些單位表示﹐它們將從各圖片網站數據庫中刪除劉為強的全部攝影作品。

這些新聞機構在聯合聲明中表示﹐願意和大家一起為維護新聞真實性原
則作出自己的努力。新華社沒有回應記者提出的置評要求。


Jane Spencer/Juliet Ye

2008年2月20日 星期三

Marburg


马尔堡的伊丽莎白大教堂
馬爾堡的伊莉莎白大教堂

馬爾堡(Marburg)位於德國法蘭克福卡塞爾之間的中間位置, 與這兩城均相距直線距離77公里。鄰近的大學城吉森位於馬爾堡以南27公里處。

馬爾堡老城區位於今天的市中心的西邊,環繞在馬爾堡伯爵城堡下面,不過在拉恩山的另一邊的以前的以製革為主的村莊Weidenhausen也依然保 留著古城的風貌。馬爾堡最近兩百年來從老城區迅速地向四周擴張到了Lahntal區。城堡南部座落著有著年輕色彩和畢德麥耶爾風格的 Südviertel,西邊同為此格調的是Ockershausen。 城東為一個被火車鐵軌而因此與內城隔開的村落Ortenberg,二戰之後在馬爾堡北部又建立起了新的區Marburg-Wehrda和南部的 Cappel區。

Marburg: the castle, upper town, and St Elizabeth's church
Marburg: the castle, upper town, and St Elizabeth's church


20th century

Marburg Speech
Main article: Marburg speech
The Wettergasse in the Marburg Upper Town
Enlarge
The Wettergasse in the Marburg Upper Town

Franz von Papen, vice-chancellor of Germany in 1934, delivered an anti-Nazi speech at the University of Marburg on June 17. This contributed to several of von Papen's staff being murdered by the Nazis.

In 1945, Marburg became President and Field Marshal Paul von Hindenburg's final resting place. His grave is in the Elisabethkirche. He is an honorary citizen of the town.

Marburg is also now home to one of the most progressive schools for the blind in the world. Street crossings are equipped with "walk" and "don't walk" signs that also emit sounds enabling the blind to know what the signs are "saying."

Architecture

Marburg is famous for its medieval churches, especially the Elisabethkirche, one of the two or three first purely Gothic churches North of the Alps outside of France and thus an incunable of Gothic architecture in Germany, as well as for the castle.

More important, however, is Marburg's city as such, an unspoilt, spire-dominated, castle-crowned Gothic/Renaissance city on a hill, intact because Marburg was an extreme backwater between 1600 and 1850. Unlike, for example, Rothenburg ob der Tauber, Marburg regained some of its importance in later centuries, so it is not a "museum village" or EuroDisney, no tourist trap but rather a student-dominated university town.

Much of the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of Marburg today is the legacy of the legendary Lord Mayor Dr. Hanno Drechsler (in office 1970-1992), who promoted urban renewal and the restor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by object and not by area, i.e. areas were not pulled down but rather buildings restored. Thus, at a time when other cities were still pulling down medieval quarters, Marburg already protected its unique heritage. Marburg also had one of the first pedestrian zones in Germany. Marburg's Altstadtsanierung (since 1972) received many awards and prizes.




Living Planet | 21.02.2008 | 04:30

German City Makes Solar Roofs on Buildings Compulsory

The mayor of the German town of Marburg plans a new law that would make the installation of solar energy systems compulsory for all new houses and buildings that are being renovated. Is this the right way to motivate people to use solar power?

Aside from wind power, most research into renewable forms of energy generation has been into solar power here in Germany. In the city of Marburg, in the German state of Hessen, the mayor wants to make the installation of solar systems (hot water/heating systems and solar panels) compulsory for all new houses.

The proposed law would also apply to anyone renovating or adding additions to older houses, as well as upgrading old heating systems. Reactions have been loud and varied.

While the majority of people agree something needs to be done to reduce dependence on oil, coal and gas, critics question whether forcing people to make the change is the right path to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future.

Reporter: Olivia McGrath



Liechtenstein

Dictionary: Liech·ten·stein (lĭktən-shtīn') pronunciation
Liechtenstein
(Click to enlarge)
Liechtenstein
(Mapping Specialists, Ltd.)

A small Alpine principality in central Europe between Austria and Switzerland. It was created as a principality within the Holy Roman Empire in 1719 and became independent in 1866. Vaduz is the capital. Population: 34,000.

Liechtensteiner Liech'ten·stein'er n.




Merkel presses Liechtenstein to fight tax fraud

German Chancellor Angela Merkel has pressed Liechtenstein to do more
to work together with the European Union to combat tax fraud. At a
press conference in Berlin with Liechtenstein's Prime Minister Otmar
Hasler, Merkel also asked the principality to implement money
laundering laws that conform to the EU's standards. Hasler said that
Liechtenstein had already taken considerable steps to meet the EU's
legal codes regarding banking laws and that the process was ongoing.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neighbours have been strained recently
after German tax authorities launched raids on hundreds of suspected
tax dodgers based on data obtained form an informant in
Liechtenstein.

德国经济 | 2008.02.20

逃税天堂列支敦士登向德国发起反击

德国逃税丑闻发生后,人们将目光聚焦在中欧小国列支敦士登,因为本次丑闻的发生地点就是那里的银行。区区不足四万人口的国家感觉受到大国侮辱,王储阿洛伊 斯大公站出来公开谴责德国政府,质疑德方使用偷窃资料作为罪证的合法性。同时,柏林已有律师提交控告德国财政部以及情报局的诉状。

为了名声,为了小国的尊严,面对德国发起的打击偷税漏税的强大攻势,列支敦士登不得已于周二开始反击。该国王储 阿洛伊斯大公对媒体说,他的国家对德国政府以及税务稽查部门的做法根本不能同意。这种对一个小国的进攻完全是过分的。"德国可以伤害列支敦士登,但却解决 不了纳税人的问题","德国不懂怎样对待一个友好国家"。

大公的此番言辞有两个背景。首先是时间上的巧合,列支敦士登首相哈斯勒尔于周三访问柏林,会晤包括默克尔总理在内的德国 主要领导人。此前,列支敦士登就有着逃税天堂的声誉,但它从来还没有成为双方领导人会谈的主要话题,大家都是彼此心知肚明,不想伤了和气。不过,这回看来 是无法回避了。自从上周四德国邮政总裁的豪宅被搜查之后,列支敦士登就成了媒体的众矢之的。第二,在列支敦士登看来,德国情报局和税务部门使用的是从非法 途径得到的银行机密,这种资料不可作为罪证使用。因此,德国的做法从整体上看就是非法的。


德国的行为是否非法?

2月14日,德国邮政总裁楚姆温克尔离开豪宅的那一刻Bildunterschrift: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2月14日,德国邮政总裁楚姆温克尔离开豪宅的那一刻

德国联邦财政部发言人驳斥了列支敦士登的指责。他说:"没有人攻击列支敦士登。攻击的对象是德国偷税漏税的犯罪行为"。 于是,在德国和列支敦士登这两个都说德语的国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滑稽现象:德国警察抓偷税漏税者,列支敦士登的官员则四下寻找将银行资料交给德国情报局 的告密者。

这名泄密者于2002年就因盗窃银行情报在列支敦士登被判刑,据"华尔街日报"的最新报道,此人已在数国寻求保护,目前 正在澳大利亚。据德国媒体的消息,德国联邦财政部两年前耗资近500万欧元,从该人手中买下了德国偷税漏税人的资料。这些资料很可能就是当年偷窃资料的复 印件。正是这一点,现在被列支敦士登指责为非法。目前,柏林的两名律师递交了起诉德国政府和情报局的诉状。诉状认为,这是一起严重偷窃情报事件。

对列支敦士登的指责

列支敦士登存在偷税的漏洞,是尽人皆知的Bildunterschrift: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列支敦士登存在偷税的漏洞,是尽人皆知的

反腐机构"透明国际"组织则发表声明指出,列支敦士登同美国签有一项协议:如有美国公民将其财产委托给列支敦士登银行管理,列支敦士登银行必须通知美方。那么,为什么列支敦士登拒绝同欧洲国家签署这样的协议呢?

担任欧元区财政部长的卢森堡首相容克宣布,欧盟财政部长三月初聚会时将着重讨论逃税问题。谈到列支敦士登时,容克说,那里存在着偷税的漏洞,这是尽人皆知的事。不过,即便是列支敦士登近年来也有进步,同以前相比,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已提高了很多。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也对偷税漏税提出严厉批评。该组织称,象列支敦士登、摩纳哥以及安道尔等国家事实上是鼓励人们偷税漏税,因为这些国家拒绝同其他国家在这个问题上进行合作。

李鱼

G.M. Building

The bids are in for the highly coveted General Motors Building, and it looks like it may be anointed the priciest property in America, according to news reports.

The developer of ground zero, Larry A. Silverstein, who is thought to be partnering with the California State Teachers' Retirement System, has bid more than $3 billion for the property, The Sun said. Reuters reported a similar figure, but said Mr. Silverstein likely offered less than the $3.5 billion that the building's owner, the real estate magnate Harry Macklowe, has claimed it's worth.

With other bids topping $3 billion, a sale would be the largest ever for an American office building, beating the $1.8 billion price that Kushner Properties paid for 666 Fifth Ave. two years ago.


更詳細資料

The Midtown Book - General Motors Building - 767 Fifth Avenue
The General Motors Building seen from the Plaza Hotel The full-block, 50-story
General Motors tower, shown at the right in the center, replaced the Savoy ...
www.thecityreview.com/gm.html

2008年2月12日 星期二

「崇禮門」燒毀 (首爾)

南韓第一國寶 南大門焚毀
南 韓第一國寶「崇禮門」(俗稱南大門)十日晚間疑遭縱火,當局出動五十輛消防車和150名消防隊員灌救,擁有610年歷史的古蹟仍在五小時後付之一炬,有市 民悲憤表示國寶遭燒毀有如國民自尊心崩潰。朝鮮王朝太祖七年(西元1398年)完工的崇禮門是在首爾遺留至今年代最久遠的木造建築,和附近的南大門市場是 台灣遊客觀光購物的重要景點。崇禮門在2006年的檔案照,為焚毀後的情景。
圖/美聯社、歐新社、路透

擁有六百一十年歷史的南韓第一國寶「崇禮門」(南大門)在五小時內被燒成一片廢墟,主管當局預估修復需要兩至三年時間以及兩百億韓圜(約台幣六億八千萬元)經費。

總理辦公室緊急召開對策會議,對於第一指定古蹟興仁之門(東大門)等一百廿四座木造古蹟將加強戒備。

首爾南大門警察署長李永洙十一日凌晨召開記者會表示,火災原因可能是漏電或縱火。專家認為照明設施是在一樓天棚,而非在推測為起火地點的二樓天棚,且火災發生後,崇禮門內的照明仍持續了一段時間,因此漏電導致火災的可能性很小。

警方根據目擊者的描述,逮捕一名五十多歲的男子,但沒有發現可疑之處,已將其釋放。

南韓總統盧武鉉發言人千皓宣表示,崇禮門遠比其他文化資產更具重要性及象徵意義,如今遭燒毀,「悲痛難以言喻」。

崇禮門是古代圍繞首爾都城的南端正門,以石磚為基座,是首爾市區最古老的木造建築。門樓所占面積一百七十七平方公尺,於朝鮮太祖四年(一三九五年)開始建造,三年後完工。燒毀前的建築本體,是一四四七年改建而成,後來也經歷數次整修。

朝鮮日報指出,崇禮門倒塌等於「南韓消防系統崩潰」。火災發生之初,消防人員判斷失誤,未即時找到起火點。

同時,文化遺產廳顧慮到古蹟的結構脆弱,曾要求消防人員小心滅火,這使消防隊員未能當機立斷揭開屋瓦撲滅火焰。

消防隊員一度宣稱已經控制火勢,二樓匾額後方卻又冒出大火。晚間十一點卅分,整個崇禮門全被大火籠罩,十一日凌晨一點五十四分,崇禮門木造結構完全塌落。

專家說,崇禮門沒有設置滅火器、灑水器,本身又有精細的防潮防水裝置,嚴重影響滅火進度。

南韓政府最近才開始對文化遺產的防火設施進行規範,但早在二○○五年南韓古剎洛山寺大火,學者專家就呼籲加強古蹟防火,政府卻沒有採納。

南韓文化遺產廳建築文化資產課課長金相球表示,當局在二○○六年曾繪製完成崇禮門結構圖,因此從技術層面而言,「完全可能恢復原形」。

不過南韓媒體強調,崇禮門在心理和物質層面都無法恢復原貌。既是第一國寶,毀損「無法用數字描述」。一位現場民眾還說:「大韓民國倒塌了。」





ソウルの南大門全焼 69歳男を緊急逮捕 放火容疑

2008年02月12日16時01分

 韓国の国宝第1号でソウルの代表的な観光名所の「南大門」(崇礼門)で10日夜起きた火災は木造の楼閣部分がほぼ全焼、崩壊した。警察は11日夜、放火容疑で69歳の男から事情聴取、犯行を認めたため緊急逮捕した。

写真

石造りの土台を残し、木造の楼閣部分がほぼ全焼したソウルの南大門=AP

 

警察の調べや聯合ニュースによると、午後8時50分ごろ楼閣の2階部分から出火。当初は火の手が小さかったものの、文化財保護を意識し消火に手をこまぬくうち全体に広がり、11日未明、楼閣1階の一部と石造の土台を除き焼け落ちた。  男は10日夜、はしごで楼閣に上り、シンナーをまいてライターで放火し逃げた疑い。男は06年4月、ソウルにある朝鮮時代の王宮「昌慶宮」に放火した罪で執行猶予付きの有罪判決を受けた。不動産売買をめぐる不満が理由だったとされ、今回も同様の理由とされる。  南大門は1962年、国宝に指定された。ソウルで最も古い木造建築で、近くに南大門市場があり、日本人観光客も多い。  テレビは南大門が炎上する場面を生中継。その後も消火の不手際や防災体制の不備を集中報道し、「韓国の誇りが焼け落ちた」と落胆する市民の表情を伝えた。朝刊各紙も「国宝1号も守れない韓国」などと1面トップで報じている。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