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9日 星期五

香港紅磡塌樓 

香港紅磡塌樓 目擊者稱聽到不少人尖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9 15:06:31


警方消息指馬頭圍道塌樓現場有多人被困,大批救援人員繼續在現場挖掘,初步知道救出一名傷者。(港台圖片)
  中評社香港1月29日電/香港紅磡馬頭圍道一幢五層高舊樓,下午1時左右突然倒塌。

  有目擊者表示,首先聽到巨響,看到大量灰塵,之後聽到不少人尖叫,消防車不久即到場。

  另外,在現場對面的店舖東主表示,塌下的樓宇有幾十年樓齡,地面一間店舖最近裝修,而大廈有出租單位。

  目擊者:整幢樓宇倒下不知有沒有住客

  在馬頭圍道塌樓意外現場,在附近開設店舖的一名負責人表示,事發時聽到巨響,衝出店舖時,看到整幢樓宇倒下,塵埃滿天飛,途人的頭髮沾滿灰塵,又有人大聲叫喊,爭相走避。但他不知道該幢樓宇是否有人居住。

  馬頭圍道塌樓現場救出一人

  馬頭圍道塌樓現場救出一人,消防員用毛氈包著一名傷者,未知傷勢。

  警方消息指馬頭圍道塌樓現場有多人被困,大批救援人員繼續在現場挖掘,初步知道救出一名傷者。

  警方消息指馬頭圍道塌樓現場有多人被困

  警方消息指馬頭圍道塌樓現場有多人被困,大批救援人員繼續在現場挖掘,初步知道救出一名傷者。

张家界抢得“阿凡达山”

文化社会 | 2010.01.27

张家界抢得“阿凡达山”

好莱坞科幻大片《阿凡达》在中国不仅热播,赚足了票房,而且还使得张家界的一座山也因此更名--当地周一举行了正式更名仪式,将被视为影片中潘多拉星球原 型的"南天一柱"改为"阿凡达哈利路亚山"。地方政府也许希望借此来为张家界的旅游业做促销,但大张旗鼓的更名之举也引起不少网民批评。

黄山和张家界"山头争夺战",张家界抢先更名占上风

在热播大片《阿凡达》中,主人公穿梭跳跃在潘多拉星球的悬浮山之中的场景令所有观众印象深刻。而关于这一背景的原型来自何处,中国的两大名山景区 --黄山和张家界--还进行了一番争夺。先是2009年年底,《阿凡达》在北京首映时,导演卡梅隆表示,潘多拉星球哈利路亚山的灵感来源于中国黄山,还说 这座山的确很中国,只是被放到了空中而已。黄山景区方面当然也乐意承认这一说法,并且迅速开发了"阿凡达"主题旅游线路以吸引游客。

此后,张家界发出"反击",拿出了剧照截图作为"铁证",说明哈利路亚山的原型其实来自张家界。据张家界市政府透露,好莱坞摄影师汉森曾经于 2008年年底在张家界进行过为期四天的外景拍摄,大量风景图成为后来《阿凡达》中潘多拉星球的原型元素,其中位于张家界景区袁家界旅游线路中的"南天一 柱"就是"哈利路亚山"的原型。名为"张家界中国国际旅行社"的新浪博客上还发表了摄影师汉森和曾经为其担任向导的湖南大学数字媒体研究所助教李特在张家 界武陵源的合影为证。

张家界回应网民非议:更名不是崇洋媚外,而是走向世界

1月25日上午,张家界景区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正式将"南天一柱"更名为阿凡达哈利路亚山。景区负责人在仪式上表示,此次更名决不是"崇洋媚 外",而是"顺应景区土著居民和广大游客的心声"。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不仅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这次更名也是表示张家界正式走向世界。

"南天一柱"是张家界"三千奇峰"中的一座。此峰海拔高度1074米,垂直高度约150米,整体呈现上粗下细的奇特形态,顶部覆盖着茂密的植被,山 岩陡峭,仿佛被垂直切割的一根石柱顶天而立,因此又名乾坤柱。张家界景区此次以抢先更名的战略"主动出击",可谓在阿凡达"山头争夺战"中扳回了一局,赢 得上风,不过同时也招致不少网民的强烈批评。有的网民表示,既然张家界已经"属于世界",又何必改名?为何还要打着代表"景区土著居民"的旗号?即使是为 了给旅游业搞市场营销,也没有必要让世界自然遗产去吻一部电影的鞋跟。

阿凡达主题旅游将为张家界招揽更多游客

据中国媒体援引张家界中国国际旅行社董事长报道,寻找真实的"哈利路亚山"将成为张家界新一轮旅游热潮;该社结合影片15处场景,已率先推出"阿凡达之旅"、"阿凡达-潘多拉神奇之旅"、"阿凡达-哈利路亚山玄幻之旅"、"阿凡达-悬浮山神秘之旅"等多条旅游线路。

综合报道:雨涵

责编:乐然

2010年1月24日 星期日

泉州弘一法师纪念馆

泉州弘一法师纪念馆-简介

泉州弘一法师纪念馆泉州弘一法师纪念馆
弘一法师纪念馆设 在泉州佛教博物馆内,为该博物馆第五展区。弘一法师纪念馆为两层,全栋大殿由四十八根峡石柱构成框架。广七间,高13.36公尺,正门悬“弘一法师纪念 馆”金字匾,结构坚固,巍巍壮观。柱挂长联“老圃秋残犹有黄花标晚节,澄潭影现仰观皓月镇中天”。两侧联文系弘一法师手笔。

  一楼为弘一法师艺 术室,所展出的图片生动地展现了弘一法师的生平事迹。法师的文艺造诣极深,诗词、文章、书画、金石、戏剧、音乐无不精妙。他是我国到日本学习西洋画最早的 一位留学生。是我国话剧创始人之一,是我国早期西洋音乐的传播者,是我国提倡板画的前辈。他诗词所作不多,但别具风格,出家前的油画,大部分送藏于北京美专印章封藏于西冷印社的壁中,出家后拒绝艺事,但仍继续写字,是二十世纪我国的一位全能艺术大师。

  一楼艺术室为法师生前所照的照片合影,共28幅,经书书籍15 本,书法8幅,古琴一只。其中有法师光绪二十四年戊(公元1898年)19岁,志学之年,即知爱国,谓“老大中华非变法无以图存”。戊戌失败后,知北方无 事可为,遂携属奉母南下,至上海加入城南文社,所为诗赋,冠绝一时。展出的照片,有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年)大师24岁摄于天津兴桐冈公对时之影;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年),大师22岁,扮褚彪之剧照;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在上海南洋公学扮黄天霸之剧照。1907年,大师扮《茶花女》之主角玛格 丽特之剧照;还有民国二年,法师未出家时任教于杭州师范学校为美术课人体写生之照片;民国五年,法师在杭州第一师范学校所画之木碳画。原画藏于丰子恺君在 杭州期间焚烧江湾绿绿堂。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年),大师28岁,于东京创建中国戏剧革命之先躯春柳剧社,联合留日同学。曾延年、李清 瀛、欧阳予倩等演《黑奴吁天录》之照片。还有宣统二年庚戌(1910年),大师31岁,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民国九年庚申(1920年),大师41岁披袈 裟之相。中年时代,还有民国五年丙辰(1916年)大师37岁执教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秋间,入杭州定慧寺断食之情形,大师断食之像。

  民国七年 (1918年)大师39岁入山修梵行时摄,右为漫画家丰子恺,左为音乐家刘质平。 还有示寂处照片,泉州温陵养老院,1942年农历九月初,法师圆寂照片。1918年9月法师在杭州灵隐寺受戒等照片。民国三十七年9月15日奉大师灵骨由 泉过沪在杭州招贤寺由弘伞法师接收上供仪式。另外还有法师所作《厦门第一届运动会会歌》、《祖国歌》、《春游》。特别要提到的是法师收藏的古物珍本《法师 注意藏经),对于流散海外的古物珍本,尽力以求。《大般若波罗密多经》第195卷 ,原为宋代福州东禅寺刻印本;《大乘阿毗达摩杂集论》卷第13,系17世纪中叶日本最早藏经雕板之一,法师从日本带来,虽是残本,但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值 得珍视。
  二楼为弘一法师的遗留实物及墨宝字画、真迹和有关文物。其中有著名画家徐悲鸿所画的弘一法师油画及丰子恺的作品。

  玻璃柜里陈列着法师写的各种书,其中有法师编撰的三种入门次第,都是为后人开拓出深入研究门径的书,这充分体现了法师认真钻研的治学精神和为法为人的一片苦心。 二楼陈列书法共51幅。其中横幅14幅、油画1幅、照片2幅、石版图像1幅。印章38枚、印谱2册、笔21枝、墨14块、遗物49件。
泉州纪念弘一法师圆寂六十周年

  晋江乡讯207期(泉宛)讯:为纪念弘一法师圆寂六十周年,泉州市近日隆重举行纪念活动。
  十月十三日,纪念音乐会在泉州影剧院举行。来自海内外的四个文艺团体演绎了弘一大师出家前后创作的部分音乐精品。泉州民族乐团表演的民乐合奏《送 别》,台北天恩弥勒福音合唱团和菲律宾佛教能仁中学管弦乐团表演的《忆儿时》、《秋柳》、《归燕》,北京跨世纪声乐艺术团、泉州少儿广播合唱团等表唱的 《春夜》、《春游》等,博得了观众阵阵掌声。
  弘一法师艺术展,在泉州威远楼举行。共展出弘一法师的书法真迹十一幅,包括血书三幅、朱砂书三幅,以及弘一法师一九四○年在泉州拍摄的照片、佛教徒谒见弘一法师造像的照片等。
  是日,海内外四个艺术团体及宗教界、文化界人士还拜谒了清源山上的弘一法师墓塔,参观了弘一法师纪念馆。泉州四大名寺——开元寺、承天寺、崇福寺、少林寺的众僧,还聚首开元寺大雄宝殿,为法师圆寂六十周年举行诵经会。
  (福建侨联网 2002年11月8日 11:13:52)

 相关链接:
    泉州南音乐团晋京演出(2002年10月30日)
    泉州宣布组织评选“泉州十八景”(2002年10月25日)
    泉州市侨联帮助残疾人(2002年10月25日)
    泉州市伊斯兰文化陈列馆开工建设(2002年9月19日)
    “泉州侨乡企业之窗”网站正式启动(2002年9月17日)
    清音雅韵颂乡贤(2002年9月13日)
    厦门泉州为南音申报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2年7月29日)
    族谱见证泉州人宋代迁居澎湖历史(2002年7月26日)
    泉州多管齐下提升城市品位(2002年7月23日)

2010年1月22日 星期五

西北水道Northwest Passage


西北水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穿越北極群島的西北水道

西北水道,或譯西北航道英語Northwest Passage),是一條穿越加拿大北極群島,連接大西洋太平洋航道

1845年英國海軍派遣約翰·富蘭克林率領兩艘船探索西北水道。富蘭克林的船隻在1846年以後一直被海面結冰圍困,停留在威廉王島附近無法離開,最終全部隊員在此次探險中死亡。

1903年挪威探險家羅爾德·亞孟森乘小船從大西洋進入西北水道,3年後到達阿拉斯加,成為第一個乘船通過整個西北水道的人。不過當時的西北水道對普通商船來說並不安全,經濟上也不可行。

[編輯] 全面開通

阻塞西北水道的結冰隨著近年全球暖化而加速融化,從1978年開始以衛星監察北極地區海冰的歐洲太空局在2007年9月發現西北水道的結冰已減少至可以容許船隻全面通航。與2005及2006年海冰最少時比較,2007年的海冰面積減少了約100萬平方公里。[1]如果此情況持續,在全年的部份時間甚至是全部時間,若干往返大西洋與太平洋港口的海運路線將會改經西北水道,航程可縮短多達9000公里,對那些不能使用巴拿馬運河的巨型船隻來說,所縮短的航程更為巨大。

[編輯] 主權爭議

加拿大政府認為部份西北水道,特別是位於北極群島者,是它的領海,故此它有權禁止其它國家的船隻航經那些水域。不過一些國家如美國和歐盟則認為西北水道是國際海峽,其它國家的船隻也有通過該水道的權利。

[編輯] 外部連結

西北水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穿越北極群島的西北水道

西北水道,或譯西北航道英語Northwest Passage),是一條穿越加拿大北極群島,連接大西洋太平洋航道

1845年英國海軍派遣約翰·富蘭克林率領兩艘船探索西北水道。富蘭克林的船隻在1846年以後一直被海面結冰圍困,停留在威廉王島附近無法離開,最終全部隊員在此次探險中死亡。

1903年挪威探險家羅爾德·亞孟森乘小船從大西洋進入西北水道,3年後到達阿拉斯加,成為第一個乘船通過整個西北水道的人。不過當時的西北水道對普通商船來說並不安全,經濟上也不可行。

[編輯] 全面開通

阻塞西北水道的結冰隨著近年全球暖化而加速融化,從1978年開始以衛星監察北極地區海冰的歐洲太空局在2007年9月發現西北水道的結冰已減少至可以容許船隻全面通航。與2005及2006年海冰最少時比較,2007年的海冰面積減少了約100萬平方公里。[1]如果此情況持續,在全年的部份時間甚至是全部時間,若干往返大西洋與太平洋港口的海運路線將會改經西北水道,航程可縮短多達9000公里,對那些不能使用巴拿馬運河的巨型船隻來說,所縮短的航程更為巨大。

[編輯] 主權爭議

加拿大政府認為部份西北水道,特別是位於北極群島者,是它的領海,故此它有權禁止其它國家的船隻航經那些水域。不過一些國家如美國和歐盟則認為西北水道是國際海峽,其它國家的船隻也有通過該水道的權利。

[編輯] 外部連結

2010年1月16日 星期六

Vatican City, a Boston Hot Spot

Alone (or Almost) With Michelangelo in Vatican City





Surfacing

Designs on a Boston Hot Spot

Michele McDonald for The New York Times

Sportello, Italian for counter service, has joined boutiques and cafes in the Fort Point section.


Published: January 17, 2010

BACK in 2006, the inhabitants of Fort Point said to be home to New England’s largest concentration of visual artists, met the news of plans for luxury condos with predictable resistance. Goldman Properties, a national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firm, intended to turn the onetime industrial hub on Boston’s Inner Harbor into the city’s newest hot spot — Boston’s SoHo or South Beach. But much to the relief of the many artists, schemes to convert the stout 19th-century masonry buildings that define the neighborhood’s architecture haven’t come to fruition, thanks to the economic downturn.

Yet despite the change in development plans, the district has evolved in the last few years, though at a slower, more manageable pace. As would be expected, design is the central retail focus. The Fort Point Arts Community (617-423-4299; fortpointarts.org), an organization that supports and promotes the local creative set, has been hosting an open-studios weekend every fall for three decades (this year, giving visitors access to the paint-splattered work spaces of about 150 neighborhood artists). Last winter it introduced a shop that sells wares made by local artists, ranging from scarves to prints.

Other artsy boutiques dot the neighborhood’s maze of streets. Front (25 Channel Center Street; 857-362-7289; bobsyouruncle.com), a quirky shop that opened in 2008, specializes in clever stationery and tableware. Birch and Willow (319 Rear A Street, third floor; 617-423-3437; birchandwillow.com) offers a selection of lighting made from plant materials like twigs and branches (a 20-inch-high “Thicket” sconce is $295).

Then there’s the waterfront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 (100 Northern Avenue; 617-478-3100; icaboston.org), which last year hosted the first museum retrospective of Shepard Fairey, of Obama poster fame. Through March 28, ICA is exhibiting immersive video projections by the Polish artist Krzysztof Wodiczko; it also features a well-curated gift shop with items like pyramid-shaped mirrors ($80 for three).

New food and drink options have followed the art influx, most notably two space-sharing spots from Barbara Lynch, the restaurateur behind Boston gems like No. 9 Park. On the top floor is year-old Sportello (348 Congress Street; 617-737-1234; sportelloboston.com) — Italian for counter service — offering cozy, pasta-centric dishes like chestnut bigoli with lobster, sage and brown butter ($17). Downstairs is Drink (617-695-1806; drinkfortpoint.com), where impeccable cocktails (all $10) include a neighborhood namesake, which adds Benedictine to a conventional Manhattan.

There are plenty of tempting daytime options, like a branch of Flour (12 Farnsworth Street; 617-338-4333; flourbakery.com), a bakery and cafe serving cinnamon-cream brioche ($2.95) and roasted lamb sandwiches ($7.50), and Channel Café (300 Summer Street; 617-426-0695; channel-cafe.com), delivering a locavore fix.

A too-cool attempt at a mixed clothing-and-dining concept, Achilles Project, closed its doors in August, but perhaps that’s just a sign that the Fort Point growth is developing at a healthy pace. In February, the 55-acre area achieved Landmark District status, making it much tougher for developers to strip away the Boston Wharf Company-constructed buildings — news that definitely made residents happy.

2010年1月14日 星期四

Haiti earthquake 海地首都太子港強震死亡人數恐超過10萬

2010年01月14日11:27
海地強震死亡人數恐超過10萬


口稠密的海地首都太子港週二發生地震﹐一些人估計已有逾10萬人遇難。週三﹐人心惶惶的居民擔抬死傷者時﹐幾乎每條街道都充斥著被埋在混凝土廢墟下的傷者的哭喊聲。

海地民眾試圖赤手空拳在瓦礫中挖掘﹐救出被困者﹐這個貧困的加勒比海國家遭遇兩百年來最嚴重的地震。從貧民窟到總統府﹐數千幢建築毀於一旦﹐街道被廢墟阻斷無法通行﹐電話服務中斷。與此同時﹐世界各國紛紛伸出援手。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Ban Ki-moon)對記者說﹐一支中國救援隊伍和美國的兩支救援隊伍應當會在週三晚間到達。他說﹐聯合國將協調未來幾天抵達的各國救援隊伍的行動。

聯合國負責協調救助行動的霍爾姆斯(John Holmes)說﹐法國、多米尼加共和國、瓜德羅普和其他國家也向海地首都發送了救濟品。

海地總理貝勒里夫(Jean Max Bellerive)對CNN和路透(Reuters)說﹐死亡人數可能超過10萬人。

美國紅十字會(American Red Cross)負責人馬里克(Matthew Marek)說﹐他預計死亡人數會很高。他說﹐跟這次地震比﹐2008年襲擊海地的一系列颶風簡直像小孩子的把戲。

Orlando Barr/European Pressphoto Agency
太子港Villa Creole酒店一名受傷的婦女。
地 震發生時﹐聯合國在海地駐有數千維和部隊和其他救援人員。聯合國官員週三說﹐太子港150多名工作人員仍下落不明﹐其中有100人被困在聯合國總部所在的 Christopher Hotel的廢墟中。維和部隊總指揮阿納比(Hedi Annabi)恐已遇難。巴西軍方表示﹐聯合國駐海地維和部隊中﹐至少有11名巴西士兵遇難。聯合國駐海地維和部隊人數約9,000多人。

散 佈於美國和其他國家的許多海地人瘋狂地試圖與親人聯繫。從海地派駐蒙特利爾的Monique Cenecharles試圖與在太子港當工程師的丈夫Nikenson取得聯繫。兩人最後一次通話是週二晚上在線聊天﹐就在地震發生幾分鐘之前。 Cenecharles說﹐他說他得去上英語課了﹐我跟他說了再見﹐還說我愛你。

Cenecharles自此就無法聯繫到丈夫了﹐無論是通過網絡、電話還是尋親問友。她說﹐她還在找在太子港的三位姨媽和兩個叔叔。週三早上﹐她收到太子港一個受傷的侄子的照片。她說﹐我看著那張照片﹐我侄子躺在地上無人照管。她表示﹐不知道侄子能否得到醫護。

地震發生當天晚上和週三凌晨﹐全城到處都能聽到建築物倒塌的轟鳴聲。餘震也不時重新激起人們的恐慌。

隨 著遇難者屍體在城市街道上越堆越高﹐居民們開始擔心未來的日子如何生存。在Jean Paul II大道倒塌的Twins市場外﹐人們拿著五加侖的桶裝水、一盒盒玉米片、可口可樂以及其他供給品。由於爭搶供給品而引發了一場小沖突。街上的一名男子朝 記者喊道﹐喂﹐老外﹐我們都要死了。

對傷者來說﹐最要命的是市內幾家醫院都嚴重損毀﹐限制了得到治療的機會。無國界醫生組織 (Doctors Without Borders)稱﹐其在海地的三家醫院無法使用。馬里克和其他紅十字會成員向臨時住所里的數百名受傷居民提供了急救。臨時住所建在Croix de Prez區的紅十字會辦公室後面的山上。

馬里克和幾位紅十字會成員只能試著用幾瓶消毒劑、紗布和繃帶處理十分嚴重的傷口﹐包括頭部或四肢殘損的傷者。

Pooja Bhatia

----

DEC's Haiti earthquake appeal nets £12m

The British Airways plane sent to Haiti
A British Airways Boeing 747 was altered to allow more space for aid

The scenes of devastation which have followed Tuesday's earthquake in Haiti have led to people in the UK giving £12m to the official relief fund.

Prime Minister Gordon Brown said he had been "humbled" by the generosity shown by those who had donated money.

UK airlines are transporting aid to the Caribbean nation, with British Airways taking supplies and Virgin Atlantic carrying medics and rescuers.

Some British citizens are unaccounted for, the UK's ambassador in Haiti said.

Efforts were continuing to contact them, Steven Fisher added.

EYEWITNESS
BBC correspondent Sophie Hutchinson
The BBC's Sophie Hutchinson in London:
Around 100 people, most from different African and Caribbean nations, and journalists packed Southwark Town Hall in south London for the launch of the Haiti appeal.

The charity United Haitians in the United Kingdom asked for donations of clothes, medicine and money.

In amongst the crowd there were perhaps just a dozen Haitians present, reflecting the tiny size of the community in Britain.

One of the few, a young teacher from Southampton, beamed a jubilant smile as he told me after days of waiting he'd received a text message.

It had come just minutes ago from an uncle in Haiti and said his family had survived.

"That's… a big relief for me, to be able to hear from them," he said, and commented he'd definitely sleep much better tonight.

But another, a tall young woman, just shook her head, barely able to speak.

"It's bad news," she said. "Bad news."

Appeals have been broadcast on TV and radio by the Disasters Emergency Committee (DEC), which brings together 13 major British-based charities.

The funds it raises will be spent on search-and-rescue operations, medical care, food, clean water, clothes and temporary shelter.

Airlines have converted passenger planes so they can carry more cargo to the Caribbean nation, where the 7.0-magnitude earthquake has killed ten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A British Airways Boeing 747 took off from London's Heathrow Airport on Saturday morning, bound for Haiti's neighbouring country, the Dominican Republic.

Seats were removed from the economy-class cabin so water containers, purification equipment and pumps could be stored there.

The company has also pledged £300,000 from its Unicef Change for Good programme, plus the £250,000 cost of the plane and its fuel.

Virgin Atlantic sent an airliner carrying aid and medical personnel to Miami, with further flights bound for Orlando and Jamaica due to leave in the coming days.

'Harrowing scenes'

The prime minister said it was "extraordinary" that so much money had been donated to the appeal in such a short time.

"The generosity of people's spirit, our willingness to give even when some people have so little to give, humbles me," he told a meeting in London.

Cannot play media.You do not have the correct version of the flash player. Download the correct version

The DEC appeal for victims of the earthquake in Haiti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minister, Mike Foster, said people had "responded magnificently".

"I think the very harrowing scenes on the ground that come through, being broadcast through people's TV screens, bring it home to individuals just the sheer scale of disaster that the people of Haiti are suffering," he told BBC News.

"Any natural disaster on that scale, I think, will bring the best out of people."

A special televised appeal for the DEC was broadcast on Friday evening on BBC One and ITV1.

Separately, the government has allocated £2m to deal with "logistical problems" on the ground in Haiti, such as the provision of cars and lorries to distribute aid, and to improve communications links.

Ann Barnes, (centre) 59, originally from Leigh-on-Sea, Essex, standing with unidentified friends.
Ann Barnes, 59, is originally from Leigh-on-Sea, Essex

Mr Fisher, the UK's ambassador for Haiti and the Dominican Republic, described the situation in Port-au-Prince as "horrific" and said there was "concern" about the safety of aid workers.

"There are people out there who want water and food, and if they perceive that a United Nations lorry is carrying food, then of course you could expect it to be attacked."

He said there was evidence of aid reaching people but "clearly not as much as everyone would like".

"It's a huge, huge challenge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marshal all this aid," he told BBC News.

"The question is how to deliver it."

Girl found alive

It was unclear exactly how many Britons remained unaccounted for in Haiti.

The Foreign Office said 30 had been found safe and well, although one UK woman - Ann Barnes, originally from Leigh-on-Sea in Essex - is known to be missing.

The 59-year-old personal assistant to the UN police commissioner in Haiti has not been heard of since the UN's headquarters collapsed on Tuesday.

DEC APPEAL
A street in Port-au-Prince, Haiti
The Disasters Emergency Committee is co-ordinating an appeal to help the people of Haiti
There are 13 charities involved including the British Red Cross, Islamic Relief and World Vision
Donate via the DEC website or by telephoning 0370 60 60 900

A 71-strong British search-and-rescue team has flown to the region, and includes a number of firefighters and two search dogs.

They found a two-year-old girl alive in the rubble of a nursery.

And they rescued a man aged 55 from a collapsed supermarket and a 39-year-old woman who had been in a block of flats.

Meanwhile the organisation United Haitians in the UK asked for donations of clothes, medicine and money.

It held a meeting in London attended by some of those whose relatives were missing or displaced.

"I've been calling, trying to call on the internet and in e-mails, and I've got nowhere," said Nadege Attis, whose boyfriend is missing.

"I've decided it's better for me to go there, and find any ways I can to go there," she told BBC News. "I can't keep waiting."

She said she had been regularly sending messages to relatives and friends in Haiti but "obviously they don't have electricity so there's no way they're going to have access to e-mails".

The Red Cross has set up a website to help people abroad to try to contact their relatives. A similar site has been created by two Haitians in the US.


Have you or your family been affected by the earthquake? Are you taking part in the relief effort? If you have any information you wish to share with the BBC you can do so using the form below:

Send your pictures and video to yourpics@bbc.co.uk, text them to +44 7725 100 100 or if you have a large file you can click here to upload.

Click here to see terms and conditions

At no time should you endanger yourself or others, take any unnecessary risks or infringe any laws.



2010年1月8日 星期五

永春

畫家 余承堯故鄉
台灣近現代水墨畫大系──余承堯

台灣近現代水墨畫大系──余承堯


永春

2008年10月15日本站原创【字体:

永春,古称“桃源”,地处福建省东南部,位于东经117°41’-118°31’,北纬25°13’-25°33’之间,东与仙游县相连,西和漳平市交 界,南同南安市、安溪县接壤,北和大田县、德化县毗邻。全县总面积1468平方公里,全境呈带状,东西长84.7公里,南北宽37.2公里。总人口54万 人。现设18个镇、4个乡、9个国营农林茶果场。


  永春县是国务院首批开放县之一,是“国家卫生县城”、“中国芦柑之乡”、“中国纸织画之乡”、福建省乌龙茶生产出口基地县、全国最大的陶瓷灯饰生产县、全国最大的神香生产出口基地和全国重点地方产煤县。
  永春山青水秀,景色宜人。福建省第二大山脉——戴云山脉自德化南伸本县,绵延全境。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以蓬壶马跳为界,大致可分为两部份。西 北群山叠嶂,幽壑高岩,泉清树绿;东南丘陵起伏,盆地相间,犹如珠串散布。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经数游永春,不禁赞道“千浔瀑布如飞练,一簇人烟似画 图”。


  永春民风淳朴,劳动力充足,素质良好。全县劳动力20.6万人,占总人口的39.2%。每十万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者达586人,其比例居泉州市第 二位。全县有普通师范学校、技工学校、成人中专学校各1所、职业中学4所、普通中学36所。1995年开始全县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永春县是福建省著名侨乡和港澳台胞的主要祖籍地,华侨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明德宣五年(公元1430年)就有人旅居南洋群岛。在东南亚至今仍有“无永不 开市”之说。目前旅居海外的华侨、华裔以及港澳台同胞达103万人,足迹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在侨居地与当地人民一道披荆斩棘,艰苦创业,创 造了辉煌的成就;他们热爱祖国,关心家乡建设,为永春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1993年11月成立的“世界永春社团联谊会”(简称“世永联”),不仅对加 强海外乡亲的横向联系,敦睦乡谊,合作交流,而且对我们开展海外侨务工作,加快永春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等方面,都起了很大作用。近年来,永春 发挥侨乡优势,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项目规模日趋扩大,投资领域不断拓宽。


  迈入新世纪的永春,进一步弘扬“团结、奋发、奉献、开拓”的永春精神,努力开创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2010年1月3日 星期日

林田山


2009/6/13

遺留在1960:鉛華褪盡林田山

*展示館裡面陳列許多往年的物品

*展示館裡面陳列許多往年的物品

圖‧文 林芳志

森林,在人類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遠從一萬多年前的中石器時代,人類就一直依賴著這片綠色資源,它除了作為人類的居住環境之外,學者發現當時 人們已經開始利用木材製作工具。隨後人類歷史推進至新石器時代,蓬勃發展的農業及牧業,衍生了砍伐森林的開發型態,所砍伐的木材也逐漸出現在房屋建築技術 之中,東方的建築及工藝更是以木材為主要元素,人們的生活一直都和森林緊密聯繫。

時日今日,人們的居所逐漸遠離森林,而建築工法及工藝技術不斷創新,人類擁有更多元的方式發展各種工程,對於森林資源也產生不同的思維。當我們回過 頭去看森林,驚覺人類一連串的開發行為已經威脅到自己,也意識到與森林共存的重要性。尤其當溫室效應問題浮出檯面,地球的氣候劇烈變遷之際,森林生態的保 育逐漸成為我們正視的問題,而森林的價值也在此刻獲得新的詮釋。

台灣地處歐亞板塊交界,多山脈地形及氣候特性造就了豐富的森林資產。作為一項珍貴的資源,從日據時代日本當局的積極經營到今日的林務局,台灣林業經 營歷史悠久,且歷經不同時代的衝擊及社會需求,也孕育出特有的林業文化,而這樣的文化,隨著環保及休閒觀念崛起有了新的發展。台灣林業相關單位在進行森林 復育的同時,將部分區域規劃為遊憩區,提供民眾一個接近大自然的途徑。除了發展森林的休閒價值之外,相關單位也透過一些活動及設施,嘗試讓民眾瞭解台灣森 林生態的多樣性、森林保育的重要性以及林業史的文化價值。

林業在台灣的發展史上深具意義,為使台灣林業文化的價值得以傳承,我們必須針對林業的相關器具、設施、建築、檔案、影音圖像等各種素材,進行有計 畫、有系統的紀錄。就是立足在這樣的出發點,農委會林務局在林田山推動社區林業計畫,進而促成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的成立。林田山是台灣遺留下來最完整、最 具特色的林業工作站,無論規模或重要性,都是台灣林業開發史上重要的據點與見證。而今年的公開徵選計畫加入新成員:「花蓮地方文化數位典藏:走入林田山」, 這個由東華大學師生所組成的團隊,對林田山林業文化典藏具備完整的規劃,也讓這個地方的文化傳承有了更具體的未來。因為這個團隊的參與,讓我對於林田山產 生莫大的好奇心,趁著去年11月到東華出差的機會,決定到林田山一探究竟,親自體驗一下這個昔日被稱為「小上海」的聚落。

*從旭東亭鳥瞰林田山園區  萬里溪從園區旁流過

*從旭東亭鳥瞰林田山園區 萬里溪從園區旁流過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並不難找,從花蓮出發走花東縱谷公路(9號省道),到了鳳林鎮注意16號省道的路標,也就是244公里處,從這邊右轉萬森路(從台東方向過來即左轉),約10分鐘即可到達園區。

*林田山距離9號縱谷公路不遠

*林田山距離9號縱谷公路不遠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是日據時代就開發的木材砍伐工作站,當時因紅檜、扁柏等林業資源豐富,被稱為「森坂」(MORISACA),意思是「森林密植的 斜坡」。台灣光復後,相繼有紙業公司及林務局單位進駐。日據時代為了砍伐木材,構築了長達34公里的森林鐵路,從新榮工作站深入高登山區,是當時為了開發 林業而建構的大型工程。正因為如此,園區內隨處可見拆卸下來的鐵軌、機具和車體結構,成為園區的特色之一。

*鐵路運輸曾扮演這個林場的動脈

*鐵路運輸曾扮演這個林場的動脈

園區裡的傳統機具  讓人體驗以前的工作方式

*園區裡的傳統機具 讓人體驗以前的工作方式

民國50年代,林田山林業蓬勃發展,帶動越來越多的工作人員進駐,在這裡自然形成一個聚落,就地取材利用林木搭建住宅,當時稱「康樂新村」。全盛時 期曾聚集四、五百戶人家,居住人口達到兩千多,生活機能一應俱全,不但有提供員工伙食的「森榮餐廳」,還有每週免費放映 2 至3場電影的中山堂,為了林場員工子女的就學需要,也在當地設立森榮國小及林田山幼稚園,而其他諸如福利社、火車站、醫務室、攤販市場、冰果店、洗衣部、 理燙髮部等等設施更是應有盡有,是一個熱鬧繁華、歌舞昇平的山城。

*園區中保留了相當多傳統的日本式魚麟瓦房

*園區中保留了相當多傳統的日本式魚麟瓦房

*林田山社區咖啡館也維持傳統建築的樣貌

*林田山社區咖啡館也維持傳統建築的樣貌

民國78 年7月1日,林務局由事業預算單位改為公務預算單位,從此不用再以林業養人,也無法自負盈虧來砍伐森林,這個盛極一時的山城也隨著林業沒落而褪盡鉛華,目 前僅剩 10多戶居民居住。如今這裡因相關單位的努力而成為林業文化園區,由於園區中隨處可見傳統建築(某些房舍為大火後重建),且林業文物展示館中保留了相當多 的傳統林業器具,漫步在園區中彷彿走進歷史的迴廊,沈溺在這種動人的氛圍裡,讓人流連忘返,捨不得離去。

*中山堂裡的電影播放機  是當時提供休閒的大功臣

*中山堂裡的電影播放機 是當時提供休閒的大功臣

*每一個物品背後都有一段故事

*每一個物品背後都有一段故事

家家戶戶透著昏黃的燈光,飯菜的香味隨著燈光蔓延;

工人緩緩步向家中,帶著一天的疲憊仍心繫著一家老小;

村長用廣播器賣力放送著晚餐後即將播放的電影;

小孩在廣場前追逐,媽媽拉開嗓門叫孩子回家吃飯……

這是個曾經充滿希望和活力的地方,大家篳路藍縷的建設,為了將來而努力,雖然只是個小聚落,卻是當時台灣人胼手胝足、創造奇蹟的縮影。

*寧靜祥和的巷弄

*寧靜祥和的巷弄

*充滿古早味的「柑仔店」

*充滿古早味的「柑仔店」

林田山,一個道道地地屬於台灣的故事,很高興數位典藏有它的加入。


******

走入-林田山的過去與現在

/陳怡如

一張在火車地下道老照片的共鳴

2003年,東華大學的許志堅老師剛來到花蓮任教,在經過火車站地下道,被一張林田山的鐵道照片所迷住,「原來花蓮也有這樣的地方」的想法開啟了他對林田山的興趣,也成為林田山數位典藏的契機。

林田山位於花蓮縣鳳林鄉,是一個遺世獨立的山林小鎮,日治時期開始探採紙漿原料,也開始了當地林業的發展,成為台灣四大林場之一。林田山曾經因林業 的興盛而有「小上海」之稱,而在產業轉移後,目前則是台灣遺留下來最完整、最具特色的伐木基地之一,其豐富的林產資源與優渥的生活機能,昔日曾創造出一段 經濟榮景,如今山城殞落,繁華不再,遺留下的是件件記憶的延續。

每木:林田山逝去的歲月

今日的林田山,隨處可見歲月的痕跡(陳怡如攝)

今日的林田山,隨處可見歲月的痕跡(陳怡如攝)

林田山林場成立於日治時期1938年,保存了台灣早期林業伐木的文化歷史,當年稱為「森坂」,日語發音唸為「摩里沙卡」。民國五十年代是林田山伐木 的全盛時期,這裡聚集了約四、五百戶人家,約有二千多人居住在這個小山鎮,設有學校、市場、車站,還有接送員工上下班的老式瓦斯火車,熱鬧非凡。當年風光 一時的「蹦蹦車」,滿載著林田山人的回憶;偌大的中山堂,在熱鬧的日子總是萬頭攢動;接送員工上下班的老式瓦斯火車,是村中最熟悉不過的聲音。

林場裡堆積如山的原木,散發淡淡的檜木香氣瀰漫著整座山谷,山區伐木場的集材機不停地運轉。拾階而建的日式魚鱗黑瓦房,濃烈大和風味的建築,這種日式木造屋舍將杉木板一片片重疊釘在外牆以防雨水,重疊的方式就好像魚鱗排列,歷經時間的洗禮,別有一番風味。

居民就地取材利用林木搭建住宅「康樂新村」,為了林場員工子女的就學需要,也在當地設立森榮國小及林田山幼稚園,其他像是福利社、火車站、醫務室、攤販市場、冰果店、洗衣部等設施更是應有盡有。

隨著民國78年政府禁伐林木的政策後,林田山洗盡鉛華、回歸自然,如今有兩百多位居民居住。但民國9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使康樂新村三十多幢檜木房舍都付之一炬,地面上只剩下一塊塊焦黑的水泥地基,徒留記憶的嘆息。

伐木:山間迴響著伐木工人的吆喝

(陳怡如攝)

(陳怡如攝)

描寫林場生活寫照的《林田山之歌》是這樣唱的:「嗨荷嘿、嗨荷嘿,林田山是我們的家鄉,我們的事業在這裡發展,我們的兒童在這裡生長,啊~我愛林田 山……」。在林田山聚集了許多專業且認真工作的伐木工人,流著汗水在山間吆喝,林間規律又穩重的伐木聲,都是為了照顧妻小的努力。

「林田山是個很特別的地方,看似和西部有聯繫,卻又獨立於東部。」許志堅說。繞行林田山四周的鐵道,每天運送新砍下的樹木運往山下,周而復始辛勤運轉著,不僅是維持林場生計的重要道路,也是家家戶戶最期盼的丈夫、爸爸工作歸來的途徑,鐵道與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切不過。

林田山文史工作室莊明儀說,林田山最特別的就是這群伐木工人,他們為了謀這口飯吃,遠從各地前來,這些人本來都不相識,只是為了從事山林的工作,人 生地不熟的就這麼過來了,到了年老的時候卻都要離開,雖是過客卻付出了人生中最黃金的歲月,即便後來遷居他鄉,居民心中還是念著想著林田山,那段山居歲 月。

裝材林業文化園區的保存

紹易謹攝

紹易謹攝

園區內保有許多當年遺留下來的特色建築與設施,如:日式木造魚鱗黑瓦房的「日式住宅區」、運輸產地的「森林鐵道」、景致優美的「旭東亭」、原為放置 林場工作機具倉庫的「林業文物展示館」等。林田山依山而建的木造日式宿舍建築,環繞四面青山,當初為了伐木建造的森林鐵路,是園區內四處可見的特色之一, 更是過去林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臣。

林業文物展示館有林田山林業發展史的介紹、提供食、衣、住、行、育、樂的柑仔店、早期的消防器材、五十年代的電影、唱片海報等,讓人彷彿墜入時光隧道,重新融入那時候的林田山。

檜木建造的中山堂,過去是居民精神寄託及文化活動的場所,興盛時期每週放映二至三部電影,免費供員工欣賞,也常有外地人騎著腳踏車來共享難得的娛樂盛會。現在的中山堂在牆上掛著許多畫作及攝影作品,依稀透露林田山過往的蛛絲馬跡,室內舊式的放映機也正低語著往日風光。

貯木:在地人傳承山城文化

林場後代的莊明儀,經歷林田山的盛衰起落,他知道林田山的好、林田山的珍貴,林場的文化資源亟需傳承,得讓更多人認識林田山,就這麼一個念頭,林田山有了重新再生的開端。

「當初就是一本初衷,只想把林業文化保存延續。」莊明儀說,民國87年當地居民成立文史工作室,開始蒐集林田山的珍貴過去,起初先整理出一個醫務室當展示館,居民自動輪班當導覽員,一步一步慢慢做,才有了今日的成果。

透過當地居民共同打造林田山文化園區,傳達林業歷史與當地生活情境的味道。在懷古的幽情,撲鼻的檜木香氣中,漫步其中彷彿走進歷史的迴廊,沉溺在這種氛圍裡,讓人捨不得離去。

由國立東華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楊維邦主持的數位典藏,透過數位技術保存過去與現有的照片,一一記錄歲月流逝為林田山帶來的改變,喚醒花蓮舊有記憶,將這些珍貴的歷史資源有系統地呈現,讓更多人分享「摩里沙卡」跨時代的歷史意義與林場故事。

延伸閱讀:

花蓮地方文化數位典藏:走入林田山:

http://lts.ndh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