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5日 星期一

香港開埠 180 周年紀念



// ... 香港開埠,是現代香港的開端,亦帶動了東亞近代化。蕞爾小島,從此走進歷史汪洋,開始非凡命運。

這時,美國立國僅65年。林肯時年31歲,合夥開辦律師行,還未晉身眾議院。
這時,維多利亞女王時年21歲,即位未足4年。成為印度女皇,是36年後的事。
這時,李鴻章年僅17歲,正在攻讀經書考取功名。洋務運動,是20年後的事。
這時,坂本龍馬剛滿5歲,被笑是鼻涕蟲。明治維新,是27年後的事 ... //
Watershed Hong Kong



THESTANDNEWS.COM
香港開埠 180 周年紀念 | Watershed Hong Kong | 立場新聞
1841年1月26日,英國皇家海軍於港島水坑口(位於今日上環)登陸,

2021年1月17日 星期日

a grand rewilding of Kazakhstan

 After thousands of people left the steppes of Kazakhstan, nature began to reclaim it on a huge scale.

Harbin: A Cross-cultural Biography By Mark Gamsa (2020) 哈爾濱:一部跨文化傳記。 奉天三十年 (2008) Thirty Years in Moukden, 1883-1913, (1914: :2008)

 

我的地理知識不及格。昨天戴久永老師提醒我,"奉天"是瀋陽。(Ref:奉天三十年)


Mark Gamsa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in the School of History at Tel Aviv University.

  • 出版社 : Univ of Toronto Pr (2020/12/10)


Harbin: A Cross-cultural Biography



This book offers an intimate portrait of early-twentieth-century Harbin, a city in Manchuria where Russian colonialists, and later refugees from the Revolution, met with Chinese migrants. The deep social and intellectual fissures between the Russian and Chinese worlds were matched by a multitude of small efforts to cross the divide as the city underwent a wide range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changes.

Using surviving letters, archival photographs, and rare publications, this book also tells the personal story of a forgotten city resident, Baron Roger Budberg, a physician who, being neither Russian nor Chinese, nevertheless stood at the very centre of the cross-cultural divide in Harbin. The biography of an important city, fleshing out its place in the global history of East-West contacts and twentieth-century diasporas, this book is also the history of an individual life and an original experiment in historical writing.

【哈爾濱:一部跨文化傳記】
本書貼近描述20世紀初期的哈爾濱,一個俄羅斯殖民者以及 #俄羅斯革命 後的難民,與中國居民相遇的滿洲城市。當哈爾濱處在大範圍的社會與政治變革之際,與多種小規模嘗試跨越中、俄雙方在思想、社會上的鴻溝的努力也同時發生。
運用殘存的信件,檔案照片與稀有出版品,《哈爾濱:一部跨文化傳記》(Harbin: A Cross-Cultural Biography)也講述一位被遺忘的哈爾濱居民──Baron Roger Budberg的故事,這位醫師既非中國人亦非俄羅斯人,卻站在哈爾濱文化鴻溝的中心。本書是一座重要城市的傳記,充實了哈爾濱在東西接觸與20世紀流散的全球史上的定位,亦是一部個人生命史與歷史寫作的原創實驗。


***

ハルビン市(哈爾浜市、ハルビンし、ハルピンし[1]繁体字哈爾濱市簡体字哈尔滨市拼音Hā'ěrbīn満州語ᡥᠠᠯᠪᡞᠨ
ᡥᠣᠳᠣᠨ
、満州語転写:Halbin Hoton、英語: Harbin、ロシア語: Харбин)は中華人民共和国黒竜江省に位置する副省級市。黒竜江省人民政府の所在地であり、黒竜江省の政治・経済の中心である。2019年時点での市区人口は約709.3万人の大都市である。市域全体の人口は約1076.3万人。




哈爾濱滿語ᡥᠠᠯᠪᡳᠨ穆麟德Halbin),簡稱哈市,別名北國冰城東方莫斯科,位於中國東北平原北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黑龍江省省會[5][6][7]東北地區重要的區域中心城市[6]。哈爾濱是中國東北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對外開放中心,也是中國省會城市中轄區面積最大、轄區戶籍人口第三多的特大城市[8][7],現轄9區、2市、7縣,全市總面積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轄區面積10,198平方公里[9];市轄區人口553.7萬人[10]。2018年末戶籍總人口951.5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百分之0.7。

哈爾濱地處黑龍江省南部,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嚴寒漫長,夏季涼爽短促,是冰雪旅遊和避暑勝地,以其每年一度的國際冰雪節和濃郁的歐陸風情而聞名,也是中國首批優秀旅遊城市之一[11],中國歷史文化名城[12]

哈爾濱由於其地理位置,是20世紀上半葉沙俄、蘇聯勢力聯繫中國、遠東的橋頭堡,也是中國北方重要的國際商貿都市,是20世紀20年代中國最早的國際化都市之一[13]。至今哈爾濱的城市建築風格深受影響,早期俄羅斯及東歐、猶太人等移民帶來的各類歐式建築遍布市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逐漸被改造為工業、商業並舉的中心城市。今天,哈爾濱依然在國際貿易中占有重要地位[14],是中國-俄羅斯博覽會的中方永久輪值舉辦城市[15]。哈爾濱被譽為歐亞大陸橋的明珠,是第一亞歐大陸橋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樞紐[7],根據國務院2013年批覆的《黑龍江和內蒙古東北部地區沿邊開發開放規劃》[16],哈爾濱市為沿邊開發開放通道中心,東北亞區域性中心城市[17],同時也是哈長城市群北部的核心城市。

歷史[編輯]

早期歷史[編輯]

哈爾濱地區有人類活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2000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3000年前的青銅時代, 今哈爾濱地區屬於黑龍江地區最早的古代文明白金寶文化的分布區域。

扶餘渤海、遼代時期,今哈爾濱地區分屬扶餘國渤海國頡府和遼國東京道管轄。 公元1114年,女真首領完顏阿骨打(即完顏旻)率兵抗遼 [18] , 發動「寧江州」、「出河店」之戰,大敗遼兵十萬人,1115年稱帝,建立金國,年號收國, 定都會寧府(史稱金上京會寧府),今哈爾濱地區即為金上京的京畿地區 [19]。 阿骨打死後,金太宗完顏晟參考北宋汴京、開封等城市風格在此修築都城 [20]。 1153年,完顏亮遷都燕京,並於1157年下令摧毀上京城內的所有宮殿[20]。1173年,上京重新被立為陪都。

元、明時,今哈爾濱地區又成為成吉思汗三弟斡斤家族的領地和奴爾干都司的轄地。 明末清初,女真人曾用此城遺存的建築材料在原地修築阿勒楚喀要塞。此城遺蹟現已闢為金上京歷史博物館,並於2005年重新整修 [21]

清朝前、中期至建市前[編輯]

清朝建立後,旗人舉家遷徙入關後,哈爾濱市區土地荒蕪。雍正、乾隆年間,按「屯墾實邊」規劃,在今哈爾濱江南先將庫叉河(俗稱運糧河)至阿什河沿江5公里地帶劃為牧場,設莫力街(馬場),後建小嘎哈、大嘎哈(今香坊成高子一帶)、西嘎哈(今動力旭升街一帶),並向東擴展了牧場,在江北設水師營(今前進鄉雙口面一帶)。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在阿城設阿勒楚喀副都統,哈爾濱為其所轄,屬於吉林將軍。

1763年,拉林一戶山西太原府太谷縣遷居而來的王姓人家,從「京城旗人」手裡承領松花江上游自煙墩砬子起,下游至阿什河下口止一段水域的官網(含哈爾濱網場),又稱「拉林十網」,奉打貢魚,按年課稅。是為哈爾濱地區首次見於官方檔案典籍記載。

1777年,清地方政府發給民人傅成德印票,准其在哈爾濱渡口擺渡,設渡船1隻。是為官方檔案中設置哈爾濱渡口的首次記載。

清中後期,隨著「京旗移墾」和「開禁放荒」政策的實施,哈爾濱地區人煙漸盛。嘉慶二十年(1815年),為安置「京旗閒散」,編制以雙城堡為中心的《京旗移墾城鄉居民點體系規劃》。道光五年至二十七年(1825年-1847年)伐木建成3城、24旗營(120旗屯),其中哈爾濱市區有13座旗屯,屬東官所右翼各旗營。

哈爾濱作為地名,首次見諸史料為同治三年(1864年)。據黑龍江將軍衙門檔案記載:「墨爾根上年船隻見於哈爾濱住凍,今年挽回,為此呈報事」。關於哈爾濱名稱的來歷,目前仍然存在爭議。曾經有「滿語曬網場說」、「滿語羊肩胛骨說」、「滿語『哈勒費延』及『扁』說」、「女真語阿勒錦說」、「女真語天鵝說」、「蒙古語平地說」、「通古斯語官渡口說」、「俄語大墳墓說」、「人名說」等不同觀點[22]

咸豐十年(1860年)以後,吉林、黑龍江將軍轄區「弛禁」、「招墾」,人口增加,經濟發展。到19世紀末,今哈爾濱市區範圍內有十餘個村莊,人口約30,000[23],出現農漁商貿及手工業等,陸續建起燒鍋廠、草料廠,形成傅家甸、油坊屯等非農業人口聚居點,逐漸成為松花江上的重要渡口,並設稅關,呈現出自然經濟向城鎮化商品經濟的轉變趨勢。

建城肇始[編輯]

哈爾濱中央大街

清朝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6月3日),俄羅斯帝國迫使清政府簽訂《清俄禦敵互相援助條約》,1921年正式公布,又稱《清俄密約》,由此獲得東清鐵路的修築權,在黑龍江、吉林二省內修建滿洲里至綏芬河的鐵路幹線[24]。1897年夏東清鐵路開工典禮正式舉行,1898年4月24日沙俄特別考察隊選中位於松花江與其支流阿什河之間的三角地帶,即今哈爾濱市區,並著手進行都市計畫[25],確定以哈爾濱作為中東鐵路的樞紐和修築中心。1898年6月9日沙俄決定將鐵路工程局設在哈爾濱,並立即開始辦公,是為哈爾濱建城之始。沙俄在此開辦華俄道勝銀行哈爾濱分行,成立商會、學校、氣象站等機構[24]。1903年7月14日東清鐵路全線正式通車,同年11月1日開通了哈爾濱至海參崴的客運列車,俄國移民及其他歐洲移民開始大量移居哈爾濱[24],哈爾濱從此成為當時中國東北地區最大的水路交通樞紐和商埠。

東北鼠疫影響[編輯]

1910-1911年東北鼠疫期間,1910年10月27日,哈爾濱的俄國租界出現第一例鼠疫患者。11月7日,哈爾濱傅家甸也出現鼠疫患者。此後,傅家甸在三個月內約有5000人因患鼠疫而死亡。截止至1910年12月初,哈爾濱每日死亡人數達到一百多人,而從哈爾濱返回長春的商人將鼠疫傳染給家人,致使當地約有2000人死亡。

東北鼠疫不僅造成大量人口死亡,還嚴重影響經濟。在哈爾濱,因貨物減少,關稅的徵收受到影響。學校和工礦也紛紛停課和停產[26]

「四市分治」



****
奉天三十年 矢內原 忠雄 譯,東京:岩波
郭維租譯 台北:永望,2008

Thirty Years in Moukden1883-1913, Being the Experiences and Recollections of Dugald Christie: Dugald, Christie: 


Thirty Years in Moukden, 1883-1913: Being the Experiences and Recollections of Dugald Christie, C. M. G (Classic Re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