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7日 星期日

基隆轉大人



過客城市 力拚郵輪觀光


2012-09-19 天下雜誌 506期 作者:辜樹仁

過客城市  力拚郵輪觀光 圖片來源:邱劍英 七、八○年代,基隆曾是台灣第一大、世界第七大貨櫃港。如今,她該如何轉型「觀光城市」,留住過客,找回舊日光榮?
八月最後一天,對基隆港來說是個重要時刻。因為她將迎接建港一百多年來,進港最大郵輪。
凌晨六點,天剛破曉。皇家加勒比國際郵輪的「海洋航行者號」,三百公尺長、超過十層樓的白色巨大身軀,緩緩駛近東岸碼頭。為了這天,港務公司提前兩個多月準備,撥出三百萬經費,將碼頭浚深,增添設備,並重複演練多次。同時,宣傳基隆港發展「國際兩岸郵輪中心」的計劃。
轉型「海上客運門戶」的遠景,令人振奮,卻難掩基隆港嚴重缺乏軟硬體設施的窘迫。由於老舊港務局設施不足,只能在一樓昏暗倉庫中,搭起臨時通關、提領行李處。部份海關、移民局人員與通關設備,還得從其他單位借調。
對照「海洋航行者號」這座美輪美奐的海上五星級飯店,港區外基隆市容,顯得老舊雜亂。
強烈對比,凸顯出基隆還沒準備好迎接新時代。
其實基隆不是沒有輝煌過。她曾是台灣第一大和世界第七大貨櫃港,加上周邊漁、礦業,帶動市區經濟蓬勃發展。
但八○年代攀抵高峰之後的二十年,礦業、漁業沒落,加上腹地太小,基隆發展受限。高雄港和大陸東亞各港崛起,搶走她的光環。
繁華落盡、經濟蕭條的基隆,人口外移。十年來,戶籍人口減少一萬四千多人。三十八萬人口中,約有十萬人就學、就業,都往雙北市跑。《天下》二○一○年的縣市調查中,基隆甚至成了市民最想逃離的城市。

 內外條件限制下,讓基隆十幾年來步履蹣跚。轉型「觀光城市」,是基隆人的共識。
國際郵輪旅遊市場,正移向亞洲。預估至二○一五年,郵輪旅遊人口將從今年一三○萬,增加到二四○萬人。近五年,基隆港的客運人次也增加七○%,佔全台港口客運總人次的七成之多。
交通部已規劃基隆港未來發展,以「內客外貨」為原則。外港做為近洋航線貨櫃港,遠洋貨櫃移到八里台北港。內港將打造成「國際兩岸郵輪中心」,爭取觀光市場。
「接近大台北都會區,和位在國際郵輪東北亞航線上,是基隆的區位優勢,」基隆港務分公司港務長林福港表示。

為迎接未來大型郵輪進港,港務分公司已計劃興建三十層樓新海港大樓,預計二○一七年全部完工。已有五十年歷史的港務局大樓,也將拆除,新建客運中心。

但船來了、人來了,基隆卻沒有足夠軟硬體,留下旅客。

「海洋航行者號」一千多名台灣、大陸觀光客,下船馬上上車,一刻也不停留地奔向台北。
光是住宿,基隆也只有長榮桂冠一家五星級飯店。

過去商港的繁盛年代,進來的貨愈快運走愈好。但要轉型觀光城市,卻是愈能把人留住愈好。
基隆空有山海美景,卻沒有把人留下來的條件,成為一個「過客城市」。基隆市長張通榮,把軟硬體建設落後,歸咎於市政府資源有限。

的確,二○○一年,台灣加入世貿組織後,必須取消向航商收取商港建設費。因此,基隆市府每年短少近三十億元,二五%的歲入。「我和馬總統見過十幾次面,計劃也都給了中央,但都沒給錢,」張通榮忍不住對《天下》抱怨。

但基隆長年由單一政黨主政,缺少外界刺激,施政缺乏創新,也是停滯的重要原因。
基隆市議會民進黨團總召蔡適應認為,歷任基隆市長皆里長、議員出身,雖了解地方,卻少了大格局的想像力和創意。

而港市分離,更讓基隆變成水、岸不連結的城市。基隆經濟靠港而生,但和市民的連結卻只有工作;習於「服務貨物」,並不宜居。「海洋對基隆人來說,只是用來討生活,不是用來欣賞,」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長安嘉芳,一語道破。

打破「服務貨物」的習慣
沿著環港市區道路,基隆港圍牆不但把海洋阻擋在市民生活之外,也阻隔了港市之間的互動。十年前,民進黨政府曾推動港市合一,卻遭監察院糾舉,不了了之。不少基隆人認為,只有將基隆併入台北或新北市,才能解決問題。


其實,基隆並不缺吸引人的自然、人文資產。她有全台最多的砲台遺跡、十大民間慶典「中元祭」。她的山海風光,更讓四百年前航經台灣的西班牙人,發出 「美麗之島」的讚嘆。她也不缺建設計劃。市政府與港務公司中,堆滿了各式都市更新與港口建設計劃。中央政府也投入資源,籌建八斗子海洋科技博物館,和碧砂 漁港遊艇碼頭。
她最缺的,是港市密切合作,將所有資產與計劃,有創意地整合在一起,向外推銷。基隆其實已踏出小小的一步。
幾年前,港務局將內港最靠近市區海域,撥出五十公尺,交由市政府改建成「海洋廣場」。○九年啟用後,成為許多市民清晨、黃昏時的休閒場所。「海洋廣場」不是什麼偉大的建設,但透過港市合作,成功地把市民日常生活和海洋重新連結在一起。第一次把海洋的美,拉進市區。
「基隆其實不需要繁華,只要把山與海原來的美呈現出來,就非常好了,」從西班牙留學歸國的在地畫家王傑,為基隆的未來,下了最好的註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