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7日 星期日

《你改變不了中國,中國改變你》

 書名可能取史景遷的書《改變中國》

 

對,中國絕對改變你

建築2013年11月14日
荷蘭NEXT建築事務所為長沙龍王港設計的一座橋,使用了中國結與莫比烏斯圈結合的意象。
荷蘭NEXT建築事務所為長沙龍王港設計的一座橋,使用了中國結與莫比烏斯圈結合的意象。
NEXT architects
今年6月,荷蘭建築師約翰·范德沃特(John van de Water)在中國出版了一本書,名叫《你改變不了中國,中國改變你——一個荷蘭建築師的中國工作手記》。
作者范德沃特是荷蘭NEXT建築事務所四個創始合伙人之一。 1999年,NEXT事務所開始在中國做一些小範圍的建築與城市研究,2004年在北京正式成立的事務所,范德沃特是負責人。在大概十年里,他們完成了幾 十個建築項目,從室內設計到城市設計都有涉及,比如,IBM中國研發中心、北京朝陽區城市規劃館、西單美晟國際廣場等等,其中一些,像輝煌國際廣場、金隅 可樂+,還有一些正在建設中的超高層,這樣的項目,超越了一般歐洲事務所在他們本地可能參與設計的規模。因此,這本書的英文版曾在歐洲的建築界引起了不小 的震動,人們問得最多的是,你們怎麼能完成了那麼多項目?
書一開篇,范德沃特就講述了他在來中國初始所接觸的第一個建築項 目:那是2004年,范德沃特在北京一個12平方米的地下室里與「周先生」碰面,小屋裡瀰漫著飯味、汗味,暗示着這裡有人連續加班。周先生告訴他,他要 「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參與到項目中去,「因為外國的月亮格外圓」。而他,范德沃特,一個荷蘭建築師,將要假裝代表一個加拿大公司。第二天,他就和幾位先 生、一位教授帶着他看都沒看到的設計方案飛到青島,與和市政府相熟的關鍵人物見面,賞海景、喝酒、唱卡拉OK。對項目的一無所知一直持續到次日評審會前一 小時,直到他看到由教授的博士生設計、模型公司完成的設計模型才知道個大概,而那個模型雖然精緻卻缺少了必要的車行入口。就在這種混亂中,他帶着「他的團 隊」步入一個濃煙滾滾的會議室,準備來介紹一個以放大了的「魚」作為造型意象的奧運場館設計。接着,項目名義上的主要設計者之一,教授,主動站起來,表示 設計成果是本土設計院和加拿大建築設計工作室的合作產物,為了省去翻譯的時間,她來親自介紹。40分鐘里,分析選址佔去5分鐘,奧運場館和會議中心說了 20分鐘,相關住宅區說了15分鐘。范德沃特一聲未出,沒有人提問,他們就可以走了。接着,有人帶着他們一行人去參觀茶園,還說想邀請范德沃特做設計,而 那位教授,詢問范德沃特——這個對項目仍然知之甚少的人——「怎樣才能完成(體育館)設計結構的主體支撐部分」。事後,無論是評審項目還是茶園的項目都杳 無音訊,很可能,在體育館的設計競標中,他們輸給了另外一個中法合作的設計,也有可能,教授會拿到住宅區的設計工程。范德沃特作為「外國的月亮」的一員, 他裝店門面的任務已經完成,沒有人向他知會後續進程。
這就是范德沃特在中國參與的第一個項目。一個荒誕,又非常典型的開始。
不久,范德沃特所在的荷蘭NEXT建築事務所與中國的HY建築設計 公司開始了合作。他和他書里寫到的許多西方建築師一樣,對於項目設計周期如此之短感到不可思議,認為中國人不理解設計,濫用設計,而且對客戶奴顏媚骨。他 尤其不懂建築師怎麼能「把客戶當成上帝」而放棄本應堅持的設計思想。在NEXT與HY的合作中,必然有互相利用、「學習交流」,中間充滿了關於建築設計流 程、思想、質量控制的衝突,一方面,像眾所周知的那樣,外國的月亮在中國確實好使,有外國人坐鎮,設計會更容易被客戶接受,可范德沃特並不想被當成花瓶, 他從職業責任感上也想了解更多項目有關的內容,做更多有益的思考;另一方面,中國建築師並不滿意這種好使,工作中時時暴露出由競爭心態而起的較勁,甚至范 德沃特團隊里的中國同事有可能放下他們小組的活兒,暗地裡為中國人的小組畫圖。
安徽合肥世界最大鼓型建築。
安徽合肥世界最大鼓型建築。
CFP
老實說,這本書讀到這個階段,我是憤憤不平的,以為這是又一本貶低中國人抬高自己的書,這在建築界並不少見,而且,令我最難受的一點是,書里說的可能都是真話。不過與那些人不同的是,作者范德沃特沒有亂罵一通之後逃回歐洲。

在與中方火伴的長期磨合中,范德沃特時而感到沮喪、被動、傷心,時 而憤怒、震驚,難得的是,他保持了很好的耐心和好奇心,他不斷地思考中西方的差異、嘗試去交流和理解,儘可能嘗試去理解中國建築師和他服務的客戶。他得到 的重要結果之一,是「找到一種接受策略,既能把中國的條件當作出發點,又能在設計中融進這些條件,獲得附加值」。這意味着,當客戶突然讓他把三座大樓改成 六座,短期內他也能既保持設計水準的基礎又足以應付,而不是一味強調建築師的設計底線。他也終於被周遭的中國人認可為「好人」,也就是說,認為他不是那種 來中國賺一票、不負責任地圈錢的老外,多多少少成了「自己人」。這也是他與其他老外的中國實錄不同的一點,范德沃特不是以冷靜中立的觀察者身份行事,而是 以一個「同事」的身份。所以當政治風向突變,一貫和氣的保安突然板著臉要求他出示護照才能進入辦公樓的時候,他的心情更複雜。

在書里,他記下了和中國同事們探討中國人權、政治、民族意識等問題 的對話,曾經在海外生活多年的中國人,仍然會表達不希望外國過多介入、「因為變化非常大」,「人口特別多」,所以他們認為中國現狀也可以理解;書中也記下 了有關中國風水等等更難理解的問題,他的中國同事告訴他,有好的、具有傳統智慧的部分,也有壞的、騙人的部分。無法清晰劃分界線,無法將國家情結從批判的 理性思考中剝離出來,恰恰是中國式思維的特點,可是又是因為這樣,如果沒有「理解之同情」,就沒法融入和體會中國人心中的想法。他沒有表達太多批評,而是 認為在某一類西方的批評其實反而是投機的,因為太容易了。

幾年前他被中國人搞得錯愕,幾年後,他去荷蘭向他的同胞們講述他們 如何能在中國完成這麼多項目的故事,荷蘭人也錯愕了。人們不斷問他,是怎麼做到的。他表達了對中國歷史的謙遜,對設計的謙遜,他說,「不是我們的建築師發 現和賞識設計,而是中國發現和賞識設計。」但是看到這一句話,我感到大事不好。無論如何,在建築設計這個領域,中國市場仍然需要反覆敲打,無論是建築設計 的工作方式還是對形式的審美都必須改進,而設計必須多多少少具有超前的眼光,一旦設計者反過來贊同目前市場「賞識設計」的趨向,很可能意味着設計水平的偏 離。


雖然我不喜歡在《你改變不了中國,中國改變你》中出現的大部分作 品,但他所陳述的設計邏輯還是可以自圓其說的,這種思考方法中的理性,確實是那些按照客戶要求照搬古典、歐式或者江南園林樣式的某些中國建築師所迴避了 的。這不鮮見,比如,模仿烏鎮、南方古鎮街道的新區商業街(它們完全不是出於與古建築環境融合的目的),模仿威尼斯的水城、每棟住宅都做成歐式坡頂木屋、 以「托斯卡納」為名的住宅區,有時候在大小城市裡走走就能見到。范德沃特在書里提到了幾次,他的合作方HY建築設計公司的建築師們正在套用某種現成的形 式,只是因為客戶喜歡。這背後可能有着一個更簡潔有力的回答——「好賣」。

2013年11月,就在我看完這本書的第二天,網上出現了荷蘭 NEXT建築事務所——當然,就是范德沃特這家——為長沙龍王港設計的一座橋。這座橋用了中國結與莫比烏斯圈結合的意象,一切像是又回到了他最初在青島準 備要講的那個魚一樣的體育館項目。我不懂為什麼至今仍然有那麼多人認可具象化的設計,尤其那些建築形式刻意模仿具象事物的設計。在書里,他提及一個設計項 目接受了HY提出的「祥雲概念」,因為「它們代表天堂、幸福和『財源滾滾』」,他笑着說:「荷蘭的概念都是關於條件,中國的概念則是關於形式。」而那一 次,雖然他用了「祥雲」的概念,可設計作品仍然非常抽象的。對此他寫道:「英語中的『概念』和漢語中的『概念』含義不同。每個人都在尋找『新概念』。但是 中國人所理解的『概念』與我們西方人理解的不一樣。通常,中國的概念指的是詳細繪製的建築設計圖。中國的概念是完全物化而且詳細的,簡單來說就是一個能夠 展示出來的建築。」

但是這一次,2013年他所參與的長沙的中國結人行橋卻使用了實實在在的具象。從范德沃特參與第一個項目開始,十年過去了。我只能說,他確實被中國改變了。
獨眼是建築評論人。目前主要從事小說創作、撰寫書評及建築評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