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9日 星期六

台大自然保育社: 早安全記錄;台大校園夏季開花植物欣賞與導覽 ( 張育森、陳韶妤)

有許多會令您期待的生態資訊哦!
NTU-CONSERVE.BLOGSPOT.COM



傅鐘旁鳳凰花開,綻放鮮豔身影
迎接即將到來的畢業季節...



資料來源     http://www.alum.ntu.edu.tw/read.php?num=28&sn=565
椰林風情

台大校園夏季開花植物欣賞與導覽

文/張育森(園藝系教授)、陳韶妤(研究助理)

隨 著未曾稍歇的時序更迭,轉眼,和風徐徐、陽光溫柔的春天已由蟬鳴鼓譟、豔陽高照的夏天所接替了,還記得上次我們一起欣賞過的那些春天開花的植物嗎?如果您 再度與他們擦身而過,別忘了再觀察看看,在這樣不同的陽光、雨水、空氣的浸潤下,他們是否已換上另一件的外衣,展現出不同的面貌喔!

此次要為大家所介紹的植物,有許多原生於熱帶地區,由於如此天性使然,所以熱情的夏天正是他們恣意展現花姿的最好時節,也讓身處亞熱帶地區的我們得以有一親芳澤的機會。

【鳳凰木Delonix regia

「又 到了鳳凰花開,蟬聲綿延的時候,又到了驪歌輕唱,揮別說再見的時候……」,一首關於畢業的歌曲,總會適時在耳畔輕輕的響起,它道盡了一種屬於那時節的特有 氛圍,而其中,最少不了鳳凰木的襯托,因為在這炎炎夏日裡,若少了鳳凰木那豔紅似火的花色演出,彷彿這個季節便會少了那麼一份精彩。

鳳凰木原產非洲東岸的馬達加斯加島,於1897年引入台灣,目前各地栽植非常普遍。鳳凰木的花朵很像一隻隻蝴蝶,盛花時滿樹的紅花,恰似一隻浴火的鳳凰,因而得名「鳳凰木」,別稱「火樹」或「紅花楹」。鳳凰木樹冠傘形、樹幹基部常具板根,二回羽狀複葉,小葉細小繁多,一整片複葉可達2400片 小葉。每年鳳凰花開的季節正是莘莘學子驪歌聲起,準備學成離校時,滿樹花紅似火,似乎在祝福學子們前程似錦,故有人稱鳳凰木為「畢業樹」。鳳凰木在中、南 部開花情形較北部良好,故台南市選定鳳凰木為市花,而成功大學亦是有名的「鳳凰花城」。鳳凰木花後結的果莢扁平略灣,似日本武士刀,是小男孩的最佳玩具。 但鳳凰木的花和種子有毒,誤食亦有頭暈、腹瀉等症狀,需提醒小朋友小心。

台大最具代表性的鳳凰木位於傅鐘的東、西兩側各一株;其次是普通教室前(文學院後面)有3-4株構成的群落;數量最多者應是地理系館前之兩側庭園,分別有更大的植群;此外,小福的郵局之東側和漁科館之西側各具有一株。

【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每 到夏季,台大椰林大道兩旁安全島的杜鵑花花期已過,或偶餘幾朵殘花;此時佇立杜鵑花旁的紫薇就扮演「承先啟後」的角色,盡情地綻放紫紅、粉紅、桃紅、白色 等不同花色的花朵;色彩一直延續到秋天。除了椰林大道兩旁,紫薇在園藝系館東側小路與原分所西側亦有零星分布;此外,新總圖北側、出版中心書店附近圍繞著 一排紫薇。另醉月湖西邊分別栽有一小排紫薇與一小排紫薇的「姊妹」——九芎(Lagerstroemia subcostata)。

紫 薇原產於中國大陸的華中至華南一帶,約三百年前引入台灣,目前各地栽培相當普遍。紫薇花期在晚春至秋天,尤以夏季最盛,是夏季重要的應景花卉。紫薇於花盛 開時,花朵聚集枝頭成花團錦簇,而且花期又長,因此有「百日紅」和「滿堂紅」之別稱。此外,紫薇還有其他有趣的別名,因其老樹皮易整片剝落,露出褐色的樹 皮,十分光滑,有時連擅長爬樹的猴子爬上去都會滑下來,故稱為「猴滑樹」;又據說用手去搔紫薇的樹皮,整棵樹從枝椏到樹梢都會顫動起來,就好像是怕癢一 樣,因此戲稱為「怕癢樹」。

紫 薇花朵有六個花瓣,每一瓣的邊緣有許多皺摺,好像是木耳的形狀,而且每瓣都有細長的花瓣柄,這都是其他植物少見的特徵;紫薇的花色並不是只有紫(紅)色, 還有粉紅、桃紅、白色、甚至桃紅鑲白邊等美麗變化。而紫薇的雄蕊為鮮黃色,蜜蜂、蝴蝶等授粉昆蟲吸食其花蜜並代為授粉,因此紫薇的結果率很高,花後常可見 結實纍纍,果實成熟後為黑褐色,能自動裂開,釋出帶有翅膀的種子。紫薇的果實是屬於蒴果,成熟時開裂像朵朵小花,此時時序已進入冬季,紫薇的花和葉子早已 落盡;僅剩蒴果仍高掛枝頭,真可謂「碩果僅存」!

紫薇是基隆市的市花,其實在台北地區和全台各地也都很適合推廣栽培。

【仙丹花Ixora chinensis

仙丹花原產中國大陸南部和馬來西亞,於1690年 間由廣東引入台灣。仙丹花名稱非常奇特,而別名亦十分複雜而多樣。大陸因其以產於華南的山丹山聞名,故名「山丹花」;日本以其花期長,大致上一年可有三次 盛花期,故名「三段花」。此外,仙丹花在本草綱目上稱為「買子木」或「賣子木」,據說是因仙丹花有續絕、安胎的療效,婦女服用此藥,即可生育子息,因此買 賣此藥者,即如「買子」、「賣子」一般。因此,仙丹花之名,或許是「山丹花」或「三段花」之訛傳;又或許因其具有上述療效,猶如仙丹妙藥一般,仍有待進一 步求證,倒是寺廟中的庭園大多喜植仙丹花,益增仙丹花的神玄之味。目前台灣常見的仙丹種類,除了本種(中國仙丹,花色橙紅色)外,還有紅色種(大王仙丹Ixora duffii cv. ‘Super King’)、洋紅色種(洋紅仙丹Ixora casei)、白色種(白仙丹Ixora paruiflora)、黃色種(黃仙丹Ixora lutea)和粉紅色種(宮粉仙丹Ixora ×westii);另有一種植株較為低矮的矮性仙丹花(Ixora ×williamsii),矮仙丹亦有橙紅、白、黃、粉紅等色之品種。

仙 丹花的花朵雖小,但卻懂得以量取勝的道理,開花時整個花序花團錦簇的模樣,有如繡球一般,故又名「紅繡球」。只是不知究竟古代招親時所拋的繡球,其造型的 靈感是從仙丹花來的,或是仙丹花「紅繡球」的別名是由繡球而來?此外,仙丹花亦是可誘蝶的蜜源植物,所以仙丹花盛開時,常可見蝴蝶在仙丹花叢間流連忘返的 景象,想必是仙丹花有著令蝴蝶無法抗拒的香甜蜜汁吧!

台 大校園的仙丹花種類最多的不是普通的中國仙丹,而是矮性仙丹花,從學校正門口的廣場花壇、文學院前方花壇、普通教室前方綠籬、化學系館前之花壇以及生命科 學館之前方花壇或綠籬,均以矮性仙丹花橙紅品種為主體。中國仙丹大致僅在圖管系(原研圖)西側種有一排,其餘皆零星分布;另外,醉月湖西邊有一排洋紅仙 丹;新數學館後面存有校園唯一的一棵白仙丹。

【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 var. orientalis】與【珊瑚刺桐Erythrina corallodendron

在 台大校園最常見的刺桐類有「刺桐」和「珊瑚刺桐」兩種。其中「刺桐」的花期主要在春季,大多分布在新總圖附近,包括新總圖左前方的停車場、新總圖右前方的 活動中心前方,以及隔著振興草坪的另一端、也就是森林系館與圖管系(原研圖)之間的綠化區,均有多株刺桐的身影。而「珊瑚刺桐」的花期主要在夏秋季,醉月 湖畔,是台大人的約會聖地,當然少不了好花、雅樹的襯托,就在湖的北側,可見花姿奇特的珊瑚刺桐成群地依偎在湖濱。

『刺 桐類』植物通常具有枝幹上有刺、三出複葉,生性強健,耐熱耐旱,花姿鮮紅明豔等特性。刺桐是台灣鄉土樹種,其名稱由來是因樹幹和老枝上長了瘤狀銳刺,又因 其花形像公雞的雞冠,故又叫「雞公樹」。刺桐屬落葉性喬木,葉互生,有長柄,小葉三出,具短柄,柄基部有一對突疣般腺体。老樹幹茶褐色有縱向裂紋,新枝則 光滑綠色,長滿突刺。雲林縣的莿桐鄉,地名就是因為以前當地刺桐叢生,人煙絕跡,先民到此墾荒,擇一小巷建屋成村,刺桐樹綠布全巷,故取名為「莿桐巷」, 後又至民國九年改為台南州斗六郡莿桐庄,因行政文書作業的簡略,改稱「莿桐」,至今成為正式地名。

此 外,刺桐樹也是平埔族的聖樹,美麗的刺桐花,是台灣平埔族人的歲時象徵。每年農曆二、三月,當火紅的莿桐花盛開時,代表新的一年開始,在靠海的部落,男人 整理竹排、漁具,準備在海祭後出海捕飛魚;平地的部落也會舉行盛大的祭典,迎接豐年,祭祀祖靈。在台灣的移民開發史上,平埔族人的命運,就像大自然界中的 刺桐,兀自寂寞地經歷著花開花落。

珊瑚刺桐原產熱帶美洲,於1910年 藤根吉春氏由新加坡引入台灣,目前各地普遍栽培,珊瑚刺桐以其花形、花序成串似珊瑚而得名。珊瑚刺桐的小葉為菱形,春至秋季均能開花,頂生總狀花序,其花 軸似其他刺桐類長,花冠紅色五瓣,最明顯的旗瓣為長橢圓形向上彎曲似新月狀,翼瓣短藏於萼筒中,雄蕊成束突出花冠外,花藥色黃綠。

其他常見刺桐類植物尚有雞冠刺桐(Erythrina crista-galli)、黃脈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和火炬刺桐(Erythrina caffra)等。其中在生命科學館東側要進入園藝系精密溫室處有一株雞冠刺桐。總之,刺桐類的植物均葉美花又奇,值得大量推廣種植。

【阿勃勒Cassia fistula

在夏秋季節、晴朗無雲的日子,來到文學院東邊的腳踏車修理部前(園藝系館往小福)的路上,再右轉到化工系與原分所之間的道路,兩旁均栽植著阿勃勒。此外,在物理系館東北側與數學系館的東側小路,亦可欣賞到成群的阿勃勒。

阿勃勒又名波斯皂莢,原產於印度,於1645年間由荷蘭人引入台灣。目前各地普遍栽培。阿勃勒大多在夏季開花,但花期南北差異極大,中、南部通常先開花後長葉,花期約56月或更早;北部盛花期約78月間,開花期間多已長滿葉。阿勃勒由於開花時滿樹掛滿金黃色的花序懸垂開放,耀眼奪目,每至風時,金黃色花瓣落英繽紛,故有「黃金雨樹」(Golden shower tree)之稱。花後整樹掛滿長條圓柱狀的莢果,初為綠色,成熟時轉暗紅色至紫黑色,長30-60公分,似一條條的臘腸,長年懸掛在樹上,故阿勃勒別稱「臘腸樹」。阿勃勒為優美的觀花、觀果樹種;種子為優良的緩瀉劑,樹皮可採單寧治皮膚病。

【軟枝黃蟬Allamanda cathartica

夏季的醉月湖畔,除了北邊的珊瑚刺桐;西邊的紫薇和洋紅仙丹;其餘的南邊和東邊的主角就是一叢叢開著一朵朵大黃花的軟枝黃蟬了!

軟枝黃蟬原產巴西,於1910年 藤根吉春氏由新加坡引入台灣,目前各地普遍栽培。軟枝黃蟬因花蕾的形狀和顏色,很像即將羽化的蟬蛹,而且枝條柔軟下垂,花色鮮黃,故名之「軟枝黃蟬」;另 可能因其花朵盛開時,很像一群黃色小鳥齊聚,停駐在枝頭上,故別名「黃鶯」。軟枝黃蟬花期自春末自冬初,持續開花不斷,尤以夏季最為盛開,其金黃色喇叭狀 的花朵襯托在濃綠的枝葉上,格外晶瑩美觀且明豔耀眼。可惜軟枝黃蟬全株具毒性,誤食其莖、葉、花朵或白色乳汁會引起嘔吐和瀉痢,或引發高燒、噁心、嘴唇紅 腫、口乾舌燥,觸及皮膚會造成紅疹現象,故欣賞時應注意。

【大葉合歡Albizzia lebbeck

每 到中午,台大人覓食場所之一的小小福總是人潮鼎沸,或許多數人已被各家小吃琳瑯滿目的食物所吸引,但相信細心的人應會聞到一股清香,抬頭一看,一株大樹上 竟然開滿了狀似粉撲的花朵,沒錯,這形狀奇特的花朵正是香氣的來源,其實,您路過此處時,也許早已踩著他的滿地落花了,這株佇立在小小福門口的香花植物就 是大葉合歡。此外,在新生南路側門網球場旁、以及工綜館的北方廣場亦各有一株大葉合歡。

大葉合歡原產熱帶亞洲和澳洲,於1896-98年 間本多靜六氏由印度引入台灣。目前各地普遍栽培,中南部一些荒地及海濱地區有不少歸化的植株。大葉合歡的外觀四季分明,春天新芽嫩綠;夏天濃蔭蔽天,並有 黃白色的花朵綴滿枝頭,芳香撲鼻;秋季扁形莢果高懸,隨風搖曳,甚為有趣;冬季莢枯枝禿,另有一種蕭瑟之美。大葉合歡的花形相當特別,整個頭狀花序有如女 孩化妝用的大粉撲;又如神仙手持的拂塵,且具有一股清香,聞之令人有神清氣爽的陶醉之感。但大葉合歡的豆莢和種子有毒,誤食亦有腹痛、腹瀉或阻止排卵、抑 制精蟲活性等現象。惟據說其花搗敷可治腫毒;樹皮和種子可治瘧疾。

【玉蘭花Michelia alba

在 校園中隨意漫步或有目標的步履中,與玉蘭花所散發的清香偶然的相遇也是一種幸福喔!玉蘭花在台大栽培雖然零星,但大多分布在重要的入口處,例如文學院東側 門兩旁對植;工綜館前方門口與兩旁分栽三株;此外在志鴻館、女九餐廳和思亮館前的門口各栽有一株;另外普通教室旁的網球場(紅土球場)之東西側亦各種有一 至二株。

玉蘭花通常即指白玉蘭,原產於中國大陸、印度和爪哇等地,於300多 年前自華南引入台灣,目前各地種植極為普遍。玉蘭花因其花苞開放時,有如千百只白玉酒杯聳立枝頭,其花幽香宛若蘭花,故名「玉蘭」,本種花色以白色種最為 普遍稱為「白玉蘭」;另有花色金黃色的「黃玉蘭」較為少見。玉蘭花由於清香撲鼻,喜愛者眾,在火車站、十字路口或市場等人潮多的地方,常見有人成串販售; 因此,中、南部有不少農民就專業種植玉蘭花,於清晨採花,再飛車運往北部銷售。其中屏東縣與嘉義縣就是玉蘭花的重要產地,而白玉蘭也正是嘉義縣的縣花。

記憶中,與阿媽、阿祖的印象串連在一起的,總有一種潔白的馨香——她們總愛在髮髻別上那麼一、兩朵清晨鮮採的的玉蘭花,讓那股清香隨著他們形影所到之處悠悠的吐露;現在,此情此景想必已難得一見;取而代之的是開車族掛著一串玉蘭花在駕駛座前,想來,一股自然的清香也是現代人忙碌生活中難得的一份調劑吧!

【緬梔Plumeria acutifolia

講到緬梔,可能許多人並不覺得自己認得這種植物,但一聽到「雞蛋花」想必就不陌生了,其實緬梔的別名還真不少,如「番花樹」、「番仔花」、「鹿角樹」「貝多羅」、「寺樹」等,每個名稱都其來有自。與緬梔同屬不同種的植物尚有紅花緬梔(Plumeria rubra)和鈍頭緬梔(Plumeria obtusa。鈍頭緬梔的葉端鈍圓(緬梔的葉端尖銳),花色與緬梔相似;而紅花緬梔則花色粉紅至緋紅(等於是紅色的雞蛋花);另有多種雜交品種。台大的緬梔栽植不多,在活動中心東側和工綜館西側各種有一株緬梔;另在工綜館南方則有一株紅花緬梔。

緬梔原產於熱帶美洲、墨西哥,於1645年 間荷蘭人引入台灣。目前各地普遍栽培。緬梔之所以稱「番花樹」或「番仔花」,乃因這種植物不是台灣土生土長的,而是外來的物種。十七世紀時來台灣採硫磺的 郁永河,在「稗海記遊」中有這麼一段敘述:「青蔥大葉似枇杷,臃腫枝頭著白花,看到花心黃欲滴,家家一樹倚籬笆。」註解中稱此種植物為番花樹,由此可知, 這種植物在三百多年前就已經引進台灣了,而且在當時的台灣是很普遍的植物。緬梔因其花瓣外部乳白色似蛋白,而中心基部具有鮮明的黃色又如蛋黃,故稱「雞蛋 花」;此外,緬梔在二、三月間全數葉片落盡時,光禿禿的樹枝像極了鹿角,因此別稱「鹿角樹」。此外,「貝 多羅」這個名字代表著他與佛教之間有著一段因緣,據說在紙張發明之前,佛教的經典就是寫在貝多羅樹的葉片上,穿洞後再以絲線貫穿成束,貝葉經就是這麼來 的,所以貝多羅在佛教的傳播上具有很大貢獻,同時它也是佛教寺院中不可或缺的「五樹六花」之一,因此在寺院中常可見到它的身影。也許因為這種與宗教的關連 吧,在墨西哥或印度、斯里蘭卡等地的寺院中經常植有巨大的緬梔,由於當地人們認為緬梔的花金光內蘊、香氣四溢,具有保護廟宇的作用,所以稱其為「寺樹」(Temple treePagoda tree)。緬梔花的香氣也彷彿帶給人們一種安定的感受,聽說有些SPA會在水中放置緬梔花,或許就因為這美麗花朵的清香可以讓做水療的人更為放鬆吧!這就有待各人自己去體驗了!


緬梔由於樹枝肥厚光滑、節間明顯,葉片大而潔淨、叢生枝端,加上開花雅致,且具淡淡幽香,為風格別緻的庭園植物。緬梔的五片花瓣因作覆瓦狀排列,花落時會旋轉,孩童亦喜歡將其花當風車玩耍。但是緬梔的全身汁液具毒性,受傷時易流出,因此玩賞時仍應小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