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薛求理
- 香港 :商務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4/
本書聚焦戰後香港建築的形成、機制、事件、作品和人物。介紹了戰後重建的求存拮据和1980年代的起飛輝煌,既涉及公共建築、公共屋村建設也談到私人開發項目,同時記錄了1950年代在香港開拓的建築師以及戰後成長起來的本土代表人物的成長歷程和作品。建築環境孕育着生活,見證着城市發展之路。透過此書可了解香港現代歷史、探索香港建築設計的演進。
作者簡介:
薛求理博士先後在上海交通大學、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任教。現為香港城市大學建築學專業副教授,博士生導師。薛博士著有《中國建築實踐》 (Building Practice in China)(1999,2009)、《建造革命 – 1980年來的中國建築》(Building a Revolution: Chinese Architecture Since 1980) (2006,2009)、《全球化衝擊:海外建築設計在中國》(2006)、《世界建築在中國》(World Architecture in China) (2010)等書。其研究論文發表於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Research, Urban Desig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Design, Habitat International, Cities 等國際學術期刊和中國的《建築學報》、《建築師》、《新建築》等雜誌。其論著在海內外被廣泛引用。薛氏的研究興趣為亞洲及大中華當代建築和實踐、高密度環境的設計對策。
寫在facebook上的幾句話:30年留意觀察,20年刻骨銘心,5年嘔心瀝血- 《城境-香港建築1946-2011》描寫香港,一街一景,一磚一木,皆是感情。10 chapters, 300 pages, 480 pictures, color printing. 《城境-香港建築1946-2011》已登陸三聯、商務和其它書局。支持香港微弱的聲音和出版,請同學和朋友們鼎力支持。本書已經在淘寶網和噹噹網上有售,請在淘寶和噹噹首頁鍵入書名。現在正在寫英文版,減掉一章。簡體字版要在繁體版基礎上加1章,預計2015-16年面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