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下原子彈 美軍選廣島長崎的理由是
70年前的今天,日本長崎市遭受了人類史上第二次也是至今最後一次核子武器轟炸。美軍轟炸機當天原本要把原子彈丟在小倉市,卻因天候因素改丟在長崎,完全改變了數十萬人的命運。
美國《大西洋》月刊回顧70年前美方選定原子彈轟炸地點的歷史,決策過程交雜著面對人類命運的興奮與焦慮。千年古都京都一度要變成核彈的實戰試驗場,直到最後一刻才被剔除轟炸名單。決策者一開始就知道投下原子彈不是只為破壞日本的戰力,而是要在心理上給日本人最大的震撼。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必須選在平民聚集區域瞬間殺死數萬日本人。
美方是在1945年5月10日,德國投降3天後開始商議要對日本進行原子彈轟炸的選地。負責商議的是由科學家與軍方人員共同組成的委員會,被稱為「目標委員會」(Target Committee)。他們討論的焦點是,選擇哪個日本城市作為原子彈投彈地點,最能展現這項劃時代武器的威力,對東京當局造成威攝震撼?
領導研發原子彈「曼哈頓計畫」的美國陸軍工兵團葛羅夫斯將軍(Leslie Groves),訂出了選定目標的四個要點。第一,轟炸城市必須是日本人情感上看重的地點,摧毀該城可以降低日本人繼續作戰的意志。第二,該地要有一定軍事重要性,像是有兵工廠或是部隊集結地點。第三,該地必須仍大致保持完好,才能展現原子彈這種新武器的摧毀威力,因此不能選已經被美軍空襲嚴重破壞的城市。第四,該地規模要夠大,符合原子彈的破壞力。
與會人員立刻點出廣島是日本境內最大的轟炸尚未觸及目標,列上考慮名單。東京馬上剔除考慮,因為已經遭受連番轟炸,在李梅領導的東京大轟炸之下更是已被炸到只剩日本天皇的皇居宮殿區仍然矗立。
代表美國陸軍航空軍的科學家史登斯博士(Joyce C. Stearns)列出四個優先考慮名單:京都,廣島,橫濱與小倉市。這四個城市都是「市區直徑超過3英里的大型都會區」,「能夠在(原子彈)爆炸中有效破壞的地點」,而且在8月之前應都不會被美軍空襲。也有人提出轟炸東京皇居的想法,但是基於東京已經被炸成瓦礫,會議認為轟炸皇居在軍事上並不實際。
史登斯指出,擁有100萬人口的京都既是日本重要的工業中心,也是日本知識與文化的中心,京都的古老木造遺跡容易破壞,轟炸京都符合彰顯原子彈威力的要旨。32萬人口的廣島也有同樣的吸引力,廣島是日本派兵的據點,市中心的彈藥庫也是原子彈絕佳的投彈目標,能同時對市區造成極大破壞。而且廣島多面環山,可以對原子彈爆炸造成集中效果。
與會者一致同意投彈瞄準點應選在城市中心,避免瞄準已經疏散到城市邊緣的工廠或軍事設施。一方面這是要對市區造成極大破壞,彰顯威力;一方面也是因為當時投下原子彈的轟炸機必須在3萬英呎高空投彈,以避免受到爆炸波衝擊損毀,在這種高度下只能瞄準大面積市區的中心。生產原子彈的洛斯阿莫斯軍備處副處長帕森斯直截了當地說,轟炸市中心「對人員與物資的毀滅威力將非常明顯」,如果炸到任何軍事設施或部隊,只是附帶的好事。
葛羅夫斯將軍堅決反對預先警告轟炸地的居民,也反對選在無人地帶丟下原子彈,因為這樣將失去原子彈的震攝威力。他說,就算炸出來的彈坑非常巨大,敵人也不會感到佩服。原子彈投入實戰的第一與唯一目標就是該丟在成千上萬的日本人頭上。
到6月15日的備忘錄,目標委員會縮小考慮目標,京都仍舊是頭號標的。京都既是典型的日本城市,也有大量的木造建築與非常集中的民宅,並且有許多大專院校以及「文化地點」。小倉也有絕佳的吸引力,是日本最大的軍火庫之一,而且可能藏有大批的毒氣。
但在「目標委員會」之外,美方另有一個「過渡委員會」(Interim Committee)參與原子彈的投彈決策。這個過渡委員會的宗旨是為美國總統提供運用原子能的諮詢,無論是軍事用途還是和平用途。過渡委員會看似層級比目標委員會高,組成人物包括美國戰爭部長史汀生(Henry L. Stimson)、即將成為美國國務卿的杜魯門總統個人顧問伯恩斯(James Byrnes)以及鼎鼎大名的科學家歐本海默(Robert Oppenheimer)與費米(Enrico Fermi)。但是這個委員會的影響力在對日決戰的要務面前日益淡薄,葛羅夫斯將軍要先贏得對日作戰,原子能與人類的前途以後再談。
過渡委員會在5月31日召開一次馬拉松會議,會中有人質疑使用原子彈對於削弱日本的作戰意志,究竟與已經卓有成效的燒夷轟炸有何差別。歐本海默反駁說,原子彈將可以造成1萬到2萬英呎高的蕈狀雲,產生巨大的閃光,視覺震撼度遠非燒夷彈所能比擬。中子射線還能在三分之二英里範圍內殺人,歐本海默估計一彈就可造成約2萬日本人喪命。
史汀生則是力陳不要轟炸京都。這個他曾在1926年與夫人前往度蜜月而深受吸引的古都,「是個充滿藝術與寺廟的獨特地方」,原子彈轟炸日本「應該要瞄準軍事目標」。史汀生深被科學家估計的破壞力震撼,他在日記中寫道,問題已經不是「有多少平民會死亡」,而是「能有多少平民存活」。史汀生的焦慮使他在會議中訂下的使用原子彈三原則看似自相矛盾:一、不能給日本人任何事先警告。二、不該以平民聚集地當目標。三、應要盡可能在最多日本居民心中造成最深重的震撼。他想讓東京當局深受震撼而投降,但如果不選在殺傷力最集中的地方投彈,又怎能造成最大的震撼。會中最後的結論是,投彈的理想目標是「兵工廠以及大量圍繞兵工廠的工人住宅區」。史汀生藉此同意了在住宅區向平民區域使用原子彈。
不過史汀生依舊不放棄保護京都。葛羅夫斯很不滿意要把京都移除,京都是他心目中展示原子彈威力的絕佳場所。但在戰爭部長史汀生不斷的指示下,葛羅夫斯終於在6月30日很不情願地把京都移出轟炸目標。葛羅夫斯最後選定的四個目標依序是廣島、小倉、新潟與長崎。地形崎嶇的長崎不是原子彈轟炸的絕佳地點,但是因為長崎造船廠曾是日本海軍多艘戰艦的誕生地,具有象徵性地位,因此被選上。7月25日,美軍敲定這四個城市作為原子彈投彈目標,預定在8月3日後在天候狀況許可時進行轟炸。
8月6日,晴朗的天候讓美軍派出B-29轟炸機,攜帶原子彈「小男孩」對廣島執行了人類第一次核武轟炸,多達16萬人喪生。8月9日,另一隊B-29轟炸機前往轟炸第二目標小倉市,卻因天候阻礙觀測,改往鄰近的次要目標長崎被投下另一枚原子彈「胖子」,這次多達8萬人死亡。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避免了第三次原子彈轟炸。
美國《大西洋》月刊回顧70年前美方選定原子彈轟炸地點的歷史,決策過程交雜著面對人類命運的興奮與焦慮。千年古都京都一度要變成核彈的實戰試驗場,直到最後一刻才被剔除轟炸名單。決策者一開始就知道投下原子彈不是只為破壞日本的戰力,而是要在心理上給日本人最大的震撼。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必須選在平民聚集區域瞬間殺死數萬日本人。
美方是在1945年5月10日,德國投降3天後開始商議要對日本進行原子彈轟炸的選地。負責商議的是由科學家與軍方人員共同組成的委員會,被稱為「目標委員會」(Target Committee)。他們討論的焦點是,選擇哪個日本城市作為原子彈投彈地點,最能展現這項劃時代武器的威力,對東京當局造成威攝震撼?
領導研發原子彈「曼哈頓計畫」的美國陸軍工兵團葛羅夫斯將軍(Leslie Groves),訂出了選定目標的四個要點。第一,轟炸城市必須是日本人情感上看重的地點,摧毀該城可以降低日本人繼續作戰的意志。第二,該地要有一定軍事重要性,像是有兵工廠或是部隊集結地點。第三,該地必須仍大致保持完好,才能展現原子彈這種新武器的摧毀威力,因此不能選已經被美軍空襲嚴重破壞的城市。第四,該地規模要夠大,符合原子彈的破壞力。
與會人員立刻點出廣島是日本境內最大的轟炸尚未觸及目標,列上考慮名單。東京馬上剔除考慮,因為已經遭受連番轟炸,在李梅領導的東京大轟炸之下更是已被炸到只剩日本天皇的皇居宮殿區仍然矗立。
代表美國陸軍航空軍的科學家史登斯博士(Joyce C. Stearns)列出四個優先考慮名單:京都,廣島,橫濱與小倉市。這四個城市都是「市區直徑超過3英里的大型都會區」,「能夠在(原子彈)爆炸中有效破壞的地點」,而且在8月之前應都不會被美軍空襲。也有人提出轟炸東京皇居的想法,但是基於東京已經被炸成瓦礫,會議認為轟炸皇居在軍事上並不實際。
史登斯指出,擁有100萬人口的京都既是日本重要的工業中心,也是日本知識與文化的中心,京都的古老木造遺跡容易破壞,轟炸京都符合彰顯原子彈威力的要旨。32萬人口的廣島也有同樣的吸引力,廣島是日本派兵的據點,市中心的彈藥庫也是原子彈絕佳的投彈目標,能同時對市區造成極大破壞。而且廣島多面環山,可以對原子彈爆炸造成集中效果。
與會者一致同意投彈瞄準點應選在城市中心,避免瞄準已經疏散到城市邊緣的工廠或軍事設施。一方面這是要對市區造成極大破壞,彰顯威力;一方面也是因為當時投下原子彈的轟炸機必須在3萬英呎高空投彈,以避免受到爆炸波衝擊損毀,在這種高度下只能瞄準大面積市區的中心。生產原子彈的洛斯阿莫斯軍備處副處長帕森斯直截了當地說,轟炸市中心「對人員與物資的毀滅威力將非常明顯」,如果炸到任何軍事設施或部隊,只是附帶的好事。
葛羅夫斯將軍堅決反對預先警告轟炸地的居民,也反對選在無人地帶丟下原子彈,因為這樣將失去原子彈的震攝威力。他說,就算炸出來的彈坑非常巨大,敵人也不會感到佩服。原子彈投入實戰的第一與唯一目標就是該丟在成千上萬的日本人頭上。
到6月15日的備忘錄,目標委員會縮小考慮目標,京都仍舊是頭號標的。京都既是典型的日本城市,也有大量的木造建築與非常集中的民宅,並且有許多大專院校以及「文化地點」。小倉也有絕佳的吸引力,是日本最大的軍火庫之一,而且可能藏有大批的毒氣。
但在「目標委員會」之外,美方另有一個「過渡委員會」(Interim Committee)參與原子彈的投彈決策。這個過渡委員會的宗旨是為美國總統提供運用原子能的諮詢,無論是軍事用途還是和平用途。過渡委員會看似層級比目標委員會高,組成人物包括美國戰爭部長史汀生(Henry L. Stimson)、即將成為美國國務卿的杜魯門總統個人顧問伯恩斯(James Byrnes)以及鼎鼎大名的科學家歐本海默(Robert Oppenheimer)與費米(Enrico Fermi)。但是這個委員會的影響力在對日決戰的要務面前日益淡薄,葛羅夫斯將軍要先贏得對日作戰,原子能與人類的前途以後再談。
過渡委員會在5月31日召開一次馬拉松會議,會中有人質疑使用原子彈對於削弱日本的作戰意志,究竟與已經卓有成效的燒夷轟炸有何差別。歐本海默反駁說,原子彈將可以造成1萬到2萬英呎高的蕈狀雲,產生巨大的閃光,視覺震撼度遠非燒夷彈所能比擬。中子射線還能在三分之二英里範圍內殺人,歐本海默估計一彈就可造成約2萬日本人喪命。
史汀生則是力陳不要轟炸京都。這個他曾在1926年與夫人前往度蜜月而深受吸引的古都,「是個充滿藝術與寺廟的獨特地方」,原子彈轟炸日本「應該要瞄準軍事目標」。史汀生深被科學家估計的破壞力震撼,他在日記中寫道,問題已經不是「有多少平民會死亡」,而是「能有多少平民存活」。史汀生的焦慮使他在會議中訂下的使用原子彈三原則看似自相矛盾:一、不能給日本人任何事先警告。二、不該以平民聚集地當目標。三、應要盡可能在最多日本居民心中造成最深重的震撼。他想讓東京當局深受震撼而投降,但如果不選在殺傷力最集中的地方投彈,又怎能造成最大的震撼。會中最後的結論是,投彈的理想目標是「兵工廠以及大量圍繞兵工廠的工人住宅區」。史汀生藉此同意了在住宅區向平民區域使用原子彈。
不過史汀生依舊不放棄保護京都。葛羅夫斯很不滿意要把京都移除,京都是他心目中展示原子彈威力的絕佳場所。但在戰爭部長史汀生不斷的指示下,葛羅夫斯終於在6月30日很不情願地把京都移出轟炸目標。葛羅夫斯最後選定的四個目標依序是廣島、小倉、新潟與長崎。地形崎嶇的長崎不是原子彈轟炸的絕佳地點,但是因為長崎造船廠曾是日本海軍多艘戰艦的誕生地,具有象徵性地位,因此被選上。7月25日,美軍敲定這四個城市作為原子彈投彈目標,預定在8月3日後在天候狀況許可時進行轟炸。
8月6日,晴朗的天候讓美軍派出B-29轟炸機,攜帶原子彈「小男孩」對廣島執行了人類第一次核武轟炸,多達16萬人喪生。8月9日,另一隊B-29轟炸機前往轟炸第二目標小倉市,卻因天候阻礙觀測,改往鄰近的次要目標長崎被投下另一枚原子彈「胖子」,這次多達8萬人死亡。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避免了第三次原子彈轟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