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近年來成為各地人喜愛去的城市,但除了著名景點、美食是遊客不可錯過的行程外,其中蘊藏豐富的歷史文化更值得我們細細探索。喜愛去宜蘭的你,真的了解宜蘭了嗎?不如先來做5題宜蘭快問快答吧!
1. 「宜蘭」這個名字的由來是什麼?
2.「壯圍」、「五結」這些地名又是怎麼來的?
3.「西魯肉」是魯肉飯的一種嗎?
4. 宜蘭為什麼大多數的食物都勾芡?
5. 宜蘭古厝因應當地多雨氣候,和台灣南部的古建築有什麼不同呢?
不知道嗎?讓我們來告訴你宜蘭這些二三事:
名字這件事
宜蘭最初名稱為「葛瑪蘭」,是來到此地開墾的漢人將當地平埔族語音譯而來。清領光緒年間,官方認為葛瑪蘭不容易發音,改名為「宜蘭」,沿用至今。宜蘭有另一個耳熟能詳的別稱─「蘭陽」。蘭陽一詞出於清領時期《葛瑪蘭廳志》中記載的〈蘭陽八景詩〉,句句描繪平原上令人流連忘返的美景,蘭陽一詞因而遠播並被廣泛使用。
【小知識】蘭陽八景:清朝烏竹芳所訂的八大自然美景—龜山朝日(今龜山島)、嶐嶺夕煙(今頭城鎮大裏)、西峰爽氣(今礁溪五峰旗山)、北關海潮(今頭城鎮梗坊)、沙喃秋水(今三星鄉月眉村)、石港春帆(今烏石港)、蘇澳蜃市、湯圍溫泉(今礁溪鄉)。
仔細觀察宜蘭的地名,幾個特別的字不斷重複:城、結、圍、壯‧‧‧‧‧‧,這些地名隱藏著漢人開發此地的遺跡。清領時期,漢人吳沙與其墾伐團隊,由北部進入蘭陽平原,依照開發順序建立主要據點稱「城」,因此有了今日北邊地區的頭城、二城、四城。墾伐團隊再以十人為基礎劃分成數個拓墾單位,稱為「結」,即現今的二結、四結、五結;數十結再成為一「圍」,如頭圍、二圍。拓墾告一段落,吳沙之子為感謝許多壯丁協助開墾,便將一塊土地劃分成「壯一」至「壯七」作為賞賜,這七塊地今日統稱為「壯圍」。
吃飽喝足這件事
於此定居的古人們發現蘭陽這塊土地的濕冷,為了適應當地氣候,滾燙的熱食成為溫暖身體的重要來源。此外,宜蘭受三面環山的地理條件影響,物資難以進入必須仰賴自足,所以創造出許多只有宜蘭當地特有的飲食文化。
究竟宜蘭人多愛吃燙舌的熱食呢? 首先,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在當地最常見的「羹」類。
因為宜蘭濕冷的氣候,當地人在以前就喜愛將濃稠勾芡的羹類做為主食,以提升熱量抵禦寒冬,發展至今甚至已不分四季的熱銷,即使酷暑下驕陽似火也不例外。羹的種類及口味在宜蘭可說是包羅萬象,有名的:米粉羹、肉羹、蒜味肉羹、吻子魚羹等,都可以在羅東夜市或市區北門附近找到排隊名店。
再來是遠近馳名的「卜肉」,這道菜的作法是先將肉裹上麵粉、太白粉及蛋後再沾些糖與鹽後,下鍋炸熟即可上菜。相信大家都熟知這道宜蘭名菜,從製作程序不難得知它是個高熱量炸物,除了因應當地寒冷的氣候,也因為以前大多數人家為勞力粗重的農家,需要這樣的食物來提供體力。
還有,大家介紹千萬不能錯過的宜蘭經典小吃美食:糕渣、龍鳳腿。其內餡美味程度不在話下,足跡也遍佈主要夜市。它們外觀雖然看起來都很美味可口,但若冒然一口咬下,便容易燙傷舌頭,這樣外冷內熱的特色,有人戲稱就跟宜蘭人的性格一樣,表面看起來冷淡,但其實只要認識後是很熱情的,也再次顯示了宜蘭天氣和社會形態深深影響飲食習慣。
最後,要與大家分享的是宜蘭隱藏版的傳統美食─「西魯肉」。宜蘭人性格熱情好客,對前來做客的朋友都不馬虎,希望能夠盡其所能提供豐盛的美食,然而過去的農村生活貧苦,物資較不豐富,因此每逢婚喪喜慶籌備流水席的時候,為求菜餚豐盛,宜蘭人習慣把各種配料切成細絲、勾芡成羹,並在最上層灑上金黃蛋酥。這道佳餚不僅顯示了台灣傳統社會簡樸不浪費的美德,更讓賓客吃得盡興,滿足了視覺上的饗宴,豐富的口感也滿足了味蕾。
【小知識】西魯肉:不是魯肉,裡面也沒有肉喔,純為台菜料理。正統的西魯肉大多數會有大白菜、香菇、紅蘿蔔、竹筍等為材料,最後再加上勾芡和最關鍵的酥脆蛋酥。
安居樂業這件事
氣候影響之廣,除了上述的食物外,當地建築特色也是深受牽連,例如在傳統社會中常見的「土角厝」於宜蘭的發展就有些許不同。過去,因紅磚屬於高級建材較難取得,農村人家便就地取材、自行造屋,最常見的屋子便是使用泥土與稻草混合成泥磚,建成所謂的「土角厝」。但由於宜蘭多雨易淹水,泥土碰水容易倒塌,所以當地人必須先撿石頭作為牆面基底強化其穩定性,最後才向上築起泥牆。
「斜屋頂」也是閩南式「宜蘭厝」發展的一大象徵,建築初衷也是為了配合氣候,求順風、排水而設計。經濟穩定後,傳統建築開始擴建,因應多雨的特性,為了方便人們互相聯通,家家戶戶在開始門前新建「風雨走廊」,類似今天的騎樓。這些通道使社區間的聯繫更為方便並且緊密,這不但展現了古人的智慧,也刻劃了傳統的大家庭形態,是現在大多住在都市公寓裡的我們比較難以體會的景象。這樣的傳統住宅是台灣過往的縮影,表現出那時候的樸質景象,也代表了農業社會的濃厚人情味,是台灣最原始濃烈的在地精神象徵。是否也讓你回想起依稀的小時候,宅院內一家和樂融融享用晚餐大肆談天的歡樂聲,涼爽的夜晚悠閒坐在簡樸的木椅上享受家人間的獨處時光,如此簡單卻愜意。
體驗傳統風情
你若對宜蘭的傳統美食感到新鮮,對這樣蘊含歷史味道的建築感到興趣,對過去大家庭間親暱的時光感到懷念,或對宜蘭的慢步調感到嚮往。那麼下一次假期到來時,不妨與家人們前往宜蘭,品嚐當地的美食,細數有趣地名的由來,更可以入住仿照閩南式舊建築打造的福泰冬山厝,一同在晚風中回味那屬於記憶中的三合院生活,欣賞由著名耶魯碩士黃聲遠建築師所設計紅磚砌成的牆、灰石建成的屋簷壁、木製成的拉門和隔窗,聆聽外頭潺潺水流,讓自己置身於老建築中,觀賞著單純卻扎實的建材。隔天一早也可與家人悠然的逛著傳統藝術中心,更可深刻了解過往的各種傳統藝術知識和技術,甚至親子一起參與DIY體驗,徹底放鬆心情享受親子生活,體驗單純而滿足的感覺。
以上內容感謝宜蘭在地文史工作者莊文生老師受訪,細細道來蘭陽平原上的二三事。如果你平常也走馬看花慣了,不妨看完文章之後,再來一趟宜蘭細細品味吧!
【小知識】如果你想更加了解宜蘭,知道更多在地故事做深度旅遊,像是宜蘭地名的由來、風俗民情、宜蘭小吃等,找他就對了,宜蘭的文史工作者-莊文生老師。
親切的莊老師在羅東市區經營「蘭地空間咖啡館」,非常歡迎旅客們去找他聊聊宜蘭二三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