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0日 星期四

河南安陽靈泉寺,隋代後稱為「大留聖窟」,與寶山「大住聖窟」相對應。



寶山大住聖窟初探

  • 出版年: 1998
  • 卷期: 16-2
  • 作者: 李玉珉
  • 關鍵字: 大住聖窟, 寶山, 靈裕, 盧舍那佛, 阿彌陀佛, 彌勒佛, 傳法聖師, 北齊, 隋
  • 類型: 故宮學術季刊
  • 引用網址:複製連結

寶山大住聖窟初探=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Ta-Chu-Sheng Cave at Mt. Pao
作者
李玉珉 (著)=Lee, Yu-min (au.)
出處題名
故宮學術季刊=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Research Quarterly
卷期
v.16 n.2 冬季號
出版日期
1998.12
頁次
1 - 52
出版者
國立故宮博物院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npm.gov.tw/
出版地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
中文=Chinese
附註項
作者隸屬於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
關鍵詞
大住聖窟=寶山大住聖窟初探=Ta-chu-sheng cave寶山=Mt. Pao靈裕=Ling-yu盧舍那佛=Vairocana阿彌陀佛=Amitabha彌勒佛=Maitreya傳法聖師=Great Buddhist teachers北齊=Northern Ch'i=Sui
摘要
安陽寶山大住聖窟是中原地區極少數保存完整,且於史有徵的隋代石窟。該窟為齊隋高僧靈裕法師於開皇九年所開鑿的,具體反映其教學內容。全窟採三壁三龕的形制,以盧舍那佛、阿彌陀佛和彌勒佛為主尊,每龕兩側各刻七尊坐佛,入口東側內壁鑴刻二十四位傳法聖師像,石窟內外尚刻寫多部佛經以及諸多佛名,配置井然。根據石窟的布局和刻經內容,大住聖窟一方面在表達靈裕對法滅的憂心,再方面則顯示他積極護法的熱忱。以功能來說,除了可以修習禪觀之外,在此窟中還可以進行禮懺的儀式。大住聖窟是目前可以確認我國最早的一座與懺儀有關的石窟。從布局、刻經內容和造像題材觀之,此窟的不少部分保存了北齊遺韻;但該窟刻題大量的佛名與日趨寫實的造像風格,又為隋代特色。而窟內刻畫的二十四位傳法聖師像,更是龍門唐代石窟祖師像的先聲。可見,大住聖窟在我國石窟史上,有承先啓後的歷史意義。

TODAY: On the “Image of the Extinction of the Dharma” at the Dazhushengku Cave of Baoshan | October 10 | 4PM - 5:30PM | Department of Religious Studies, Room B-04 | 451 College St - https://mailchi.mp/…/todayon-the-image-of-the-extinction-of…




2018/06/25 - 北齊初,鑿深石堂底部作佛壇,從窟外雕鑿三組一佛二弟子白玉石像,置於壇上,使該窟成為佛窟,隋代後稱為「大留聖窟」,與寶山「大住聖窟」相對應。 ... 靈泉寺是』河朔第一古剎」,北方佛教聖地, 全國最大的浮雕塔林, 俗稱「萬佛溝」,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