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台灣南部的巴士海峽周邊,大批的日本軍人因遭襲擊而犧牲。儘管如此,他們的遺骨至今仍被埋葬於屏東縣恆春的沙灘上,未能回歸故鄉。11月17日,一場追悼這些戰沒者的慰靈祭在當地的潮音寺舉行,約90名遺族和相關人士參與,共同悼念這段悲痛的歷史。
這場慰靈活動始於2015年,為紀念戰後70年,由日本作家門田隆將發起,並成立了由志工組成的實行委員會。今年已是第十屆,活動的引導師依然是佐賀縣禪林寺住持吉田宗利,他的父親曾是戰沒於此的驅逐艦「吳竹」的艦長。
巴士海峽地區是二戰期間的激烈戰場,大批日本艦艇與運輸船遭美國潛水艇擊沉,約10萬人因此喪生。然而,戰後針對漂流至台灣海岸的遺骨收集工作進展甚微。遺骨收集雖屬日本政府的責任,但因台灣與日本無正式外交關係,日本政府在此方面的行動極為低調。
根據證人陳述,當年仍有約60名生還者倖存。一名老兵甚至曾拍打瀕死部下的臉頰,激勵他「活下去」。當地居民也曾冒著風險收留漂流者,提供溫暖的食物與庇護。
舘量子希望在2024年戰後80年之際,正式展開遺骨挖掘調查。台灣政府已核准這項計畫,但預估費用高達數千萬日圓,她正在考慮透過群眾募資尋求支援。儘管舘量子已向日本厚生勞動省通報此事,但日本政府的回應仍然冷淡。外界普遍認為,日方在遺骨收集上的低調態度,很可能是考量到中國對台灣問題的立場,試圖避免刺激中方。
資料來源:產經新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