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8日 星期日

台灣歷史博物館 (台南)

屬於台灣人的博物館:台灣歷史博物館
--轉載民報文化雜誌第五期〈台灣藝文走廊〉文/陳靜寬(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副研究員) 2015-03-08 12:27





16世紀的「東印度群島圖」最早出現「FORMOSA」的地圖。台史博館藏大料的地圖資料,做為台灣與世界接軌的起始。(資料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


位在台南市安南區的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是國內唯一以台灣歷史作為詮釋之公立博物館,期許成為全體台灣人的博物館。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簡稱台史博) 自1999年成立籌備處,展開台灣歷史文物與資料的蒐集、整理與典藏的工作,於2011年10月29日開館,迄今已三年,是國內唯一以台灣歷史作為詮釋之公立博物館。

台史博之成立是在台灣史研究成熟後,亟需國家歷史詮釋場域的時空背景下而籌設。1980年代之後台灣社會出現「本土化」論述取向,台灣歷史研究議題受到學界重視,除了教科書上大幅增加「認識台灣」的歷史課程外,各大學科系紛紛成立台灣史研究所,台灣史研究成為顯學。除此之外,台灣歷史的文物也受到重視,各地的文史工作者、收藏家興起台灣文物、民藝品收藏熱潮,各單位開始重視台灣史料與文物的收藏、整理工作。一個專責提供台灣歷史研究、典藏與展示的博物館,在政治與社會環境氛圍的醞釀下應運而生。

斯土斯民:台灣的故事

為了彰顯台灣歷史多元與特殊性質,在籌備之初即廣徵學者專家建議,摒除傳統政治史觀,採用多元詮釋的歷史觀點,以歷史時間軸序列,穿越割裂的統治政權,表現台灣文化與生活。並以土地為舞台,以人為主角,建構台灣歷史長時間、多族群與自然環境互動的歷程,展現土地與人民的歷史,並將常設展命名為「斯土斯民-台灣的故事」。依時代分為「早期的居民」、「異文化相遇」、「唐山過台灣」、「地域社會與多元文化」、「鉅變與新秩序」、「邁向多元民主社會」等7單元,使用影片、模型、造景、文物等手法展示出台灣歷史發展。

在展場的每個單元中我們利用擬真造景將人與環境互動歷程呈現出來,強調人與大自然相為依存的關係,在「早期的居民」中舊石器時代的長濱文化、新石器時代的墾丁遺址、進入鐵器時代的淇武蘭遺址,除了展示出土的文物外,將當時生活的環境與型態用模型塑造出來。到「地域社會與多元文化」中以等比例的造景將台灣沿海生態、平原農業作物、丘陵植物環境呈現出來,讓人群的社會活動與自然環境互動,在各展場角落觀眾可以深切感受到自然環境與歷史人文的互動。歷史除了政權遞嬗外,在台灣的故事展場中,著重經濟社會生活的敘述,強調人們在不同的地域環境中,展開的各式各樣的生計生活,形成不同風貌的社會。

「鉅變與新秩序」場景中從宏偉的派出所建築、高聳的日月潭水利發電與新型的街屋造景,我們想告訴觀眾是日本殖民時代的來臨,帶來了新的時代與社會秩序,在留聲機、電影、照相機等現代化聲光音效中,為觀眾帶來不同的感官體驗。在歷史大道的尾端有兩幅大型的黑白照片,一張是日本居民離開台灣登上船艦的身影,一張是1955年大陳島居民抵達基隆港步下船艦的身影,代表一群人的離開,接著又有新的一群人的抵達,台灣就是一座舞台,人們來來去去的在這塊島上生活著,有血、有淚、有夢想、有理想地創造豐富的歷史紀錄。最後,我們拍攝了來自各地小朋友寫給台灣的一封信作為終場,透過小朋友的眼光來反思台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歷史不只是回顧過去,還要展望未來。

最後,台史博想要告訴觀眾的歷史,不是偉人的事蹟,而是許多無名氏的故事,在展場中各單元中大量塑造人物模型,有士、農、工、商、男、女、老、少等,有漢人、原住民,也有荷蘭人、西班牙人、日本人、英國人等,讓這些被隱藏在強人背後人群,能夠在台史博的場域中被看見,他們的身影不再埋沒於歷史洪流中。台史博期許作為一個「大家的博物館」,因此在展場中也盡可能將各階層的人呈現出來,來表述多元族群互動的台灣歷史。

公眾歷史的平台

台史博期許作為一個「全體台灣人的博物館」,除了展示教育工作外,特別著力於大眾歷史的研究,體察台灣常民經驗與生命細節,讓過去歷史書寫與紀錄中常被遺漏忽視的論述與角色,有機會於博物館現身。

女性向來是歷史紀錄中被忽視的一群,而現代女性從家庭進入社會職場中,從身體的束縛到解放,女性所創造的歷史不容小覷。爰此,台史博建置了「台灣女人網站」,依照主題描述,搭配豐富圖像資料,呈現台灣女人的文化特質。為積極蒐集建立台灣女性相關史料,彰顯台灣歷史中女性的各種形象及不同面貌,台史博進行多年台灣女人音像影音記錄,收集許多年長女性的口述資料,讓台灣女性史料更為豐富。且於2012年策劃「台灣女子‧非常好」展覽,讓觀眾看見歷史另一半的身影。透過一系列成果的呈現,做為台灣女性研究的礎石,以達成建構兩性平權的社會願景。

台史博為了呈現更多庶民的生活樣態,因緣際會下收藏幾批私人的日記資料,如2005年入藏范遠霖「高雄飛行場日記」、2009年陸東原家族文物中的陸季盈日記,2013年的許天催日記(戰前地主及曾任街庄長)、鄭書聲日記(戰後初期小學校長),及曾任鹿港街長的陳懷澄日記(1916-1932年份)等等,涵蓋台灣各社會階層,透過整理與發表,讓更多非官方觀點的資料,成為歷史研究的素材,呈現更多元的歷史面貌。

公眾歷史是近代史學研究的趨勢,台史博在經營策略上重視公眾歷史論述且提供論述平台,讓公眾聲音得以於此發聲,因此特別關注大眾議題或庶民生活文化的資料及文物的蒐藏。當下所發生的社會運動或政治事件相關的物件、資料等,像各式選舉公報、社會運動報導、文宣品等,均為台史博所關心蒐藏研究的範疇。而聲音採錄技術的發展,在台灣已經有百年的歷史。從唱片、膠卷錄音帶到數位化時代,有聲史料紀錄了台灣社會的政經與文化動向,成為現代大眾接觸歷史文化的絕佳材料。台史博一方面擴充並整理唱片文物,一方面也積極與典藏有聲資料的民間機構合作,進行各類有聲史料的蒐羅保存與整理工作。

做為一個公眾論壇的博物館,為此台史博於2014年策劃了「島嶼‧地動‧重生:921地震十五周年特展」、「來自四方:近代台灣移民的故事特展」,在展場中觀眾不僅理解事件始末,但深層的意義是博物館期望透過展示來關懷那群台灣人--地震時的災民或來自各國的移民。資料被收藏、研究與展示是一種手段,最終目的是想讓在台灣生活眾生群相,得以在博物館被看見、被重視與被了解。

海外史料與新史料的蒐羅

台灣歷經荷蘭人、鄭氏家族、清朝、日本、國民政府統治,由於政權的轉變,檔案資料散佚各地,許多重要的檔案與文物流散海外,台史博為完整蒐羅這些史料,從2002年以後開始啟動「海外台灣相關資料調查與收藏計畫」,迄今在外文資料的典藏上,累積了質量較為整齊的16至19世紀西方出版有關台灣的地圖以及古籍資料。

19世紀末以後西方世界開始出現對於台灣記錄及研究的專書,書寫者有學者、傳教士或記者,這些書籍呈現早期西方人台灣研究的成果與觀察,對20世紀以後台灣史的研究有開啟之功。為能完整呈現19世紀末到20世紀上半葉外國人眼中的台灣,台史博積極規劃翻譯出版,以豐富台灣歷史研究視野與觀點。

此外,地理概念為歷史知識之基礎,本館收藏大量而豐富的地圖資料,陸續針對17到19世紀古地圖,以及日本時代地圖,發行《經緯福爾摩沙》、《測量台灣》等出版品,並建立GIS地理資訊系統,致力於地圖資料的剖析與展現。2013年開始進行歷史地圖繪製與出版規劃,推動台灣歷史的圖像化工作,將成為新歷史教育的基礎教材,從地理資訊開發新的認知歷史方法,成為公民地理歷史教育的新據點。

期許為台灣人的博物館

台史博除了期許成為全體台灣人的博物館,透過研究、典藏、展示讓台灣人在此看見自己生活記憶,對於台灣歷史有深層的認識,對土地有認同的情感。為了服務更多的群眾,台史博近年提倡友善平權計畫,期望讓社會大眾均能夠進入博物館,為各階層提供友善的服務,成為公眾論述的平台。

在象徵原住民與漢人意象的建築外觀中,台史博期望構築一個溝通的平台,把各族群在這塊土地努力奮鬥過程呈現出來,大家透過這個場域,,相互理解、和解與融和。最後我們期望營造一座植根過去、展望未來,立足本土、放眼世界,誕生知識、快樂學習、友善平權,屬於全體台灣人的歷史博物館。(本文轉載自三月出刊《民報文化雜誌》第五期



台史博常設展呈現台灣人與土地的互動歷程(台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清代的台灣村落展示(台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於2011年10月29日開館(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