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3日 星期日

林田山


2009/6/13

遺留在1960:鉛華褪盡林田山

*展示館裡面陳列許多往年的物品

*展示館裡面陳列許多往年的物品

圖‧文 林芳志

森林,在人類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遠從一萬多年前的中石器時代,人類就一直依賴著這片綠色資源,它除了作為人類的居住環境之外,學者發現當時 人們已經開始利用木材製作工具。隨後人類歷史推進至新石器時代,蓬勃發展的農業及牧業,衍生了砍伐森林的開發型態,所砍伐的木材也逐漸出現在房屋建築技術 之中,東方的建築及工藝更是以木材為主要元素,人們的生活一直都和森林緊密聯繫。

時日今日,人們的居所逐漸遠離森林,而建築工法及工藝技術不斷創新,人類擁有更多元的方式發展各種工程,對於森林資源也產生不同的思維。當我們回過 頭去看森林,驚覺人類一連串的開發行為已經威脅到自己,也意識到與森林共存的重要性。尤其當溫室效應問題浮出檯面,地球的氣候劇烈變遷之際,森林生態的保 育逐漸成為我們正視的問題,而森林的價值也在此刻獲得新的詮釋。

台灣地處歐亞板塊交界,多山脈地形及氣候特性造就了豐富的森林資產。作為一項珍貴的資源,從日據時代日本當局的積極經營到今日的林務局,台灣林業經 營歷史悠久,且歷經不同時代的衝擊及社會需求,也孕育出特有的林業文化,而這樣的文化,隨著環保及休閒觀念崛起有了新的發展。台灣林業相關單位在進行森林 復育的同時,將部分區域規劃為遊憩區,提供民眾一個接近大自然的途徑。除了發展森林的休閒價值之外,相關單位也透過一些活動及設施,嘗試讓民眾瞭解台灣森 林生態的多樣性、森林保育的重要性以及林業史的文化價值。

林業在台灣的發展史上深具意義,為使台灣林業文化的價值得以傳承,我們必須針對林業的相關器具、設施、建築、檔案、影音圖像等各種素材,進行有計 畫、有系統的紀錄。就是立足在這樣的出發點,農委會林務局在林田山推動社區林業計畫,進而促成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的成立。林田山是台灣遺留下來最完整、最 具特色的林業工作站,無論規模或重要性,都是台灣林業開發史上重要的據點與見證。而今年的公開徵選計畫加入新成員:「花蓮地方文化數位典藏:走入林田山」, 這個由東華大學師生所組成的團隊,對林田山林業文化典藏具備完整的規劃,也讓這個地方的文化傳承有了更具體的未來。因為這個團隊的參與,讓我對於林田山產 生莫大的好奇心,趁著去年11月到東華出差的機會,決定到林田山一探究竟,親自體驗一下這個昔日被稱為「小上海」的聚落。

*從旭東亭鳥瞰林田山園區  萬里溪從園區旁流過

*從旭東亭鳥瞰林田山園區 萬里溪從園區旁流過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並不難找,從花蓮出發走花東縱谷公路(9號省道),到了鳳林鎮注意16號省道的路標,也就是244公里處,從這邊右轉萬森路(從台東方向過來即左轉),約10分鐘即可到達園區。

*林田山距離9號縱谷公路不遠

*林田山距離9號縱谷公路不遠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是日據時代就開發的木材砍伐工作站,當時因紅檜、扁柏等林業資源豐富,被稱為「森坂」(MORISACA),意思是「森林密植的 斜坡」。台灣光復後,相繼有紙業公司及林務局單位進駐。日據時代為了砍伐木材,構築了長達34公里的森林鐵路,從新榮工作站深入高登山區,是當時為了開發 林業而建構的大型工程。正因為如此,園區內隨處可見拆卸下來的鐵軌、機具和車體結構,成為園區的特色之一。

*鐵路運輸曾扮演這個林場的動脈

*鐵路運輸曾扮演這個林場的動脈

園區裡的傳統機具  讓人體驗以前的工作方式

*園區裡的傳統機具 讓人體驗以前的工作方式

民國50年代,林田山林業蓬勃發展,帶動越來越多的工作人員進駐,在這裡自然形成一個聚落,就地取材利用林木搭建住宅,當時稱「康樂新村」。全盛時 期曾聚集四、五百戶人家,居住人口達到兩千多,生活機能一應俱全,不但有提供員工伙食的「森榮餐廳」,還有每週免費放映 2 至3場電影的中山堂,為了林場員工子女的就學需要,也在當地設立森榮國小及林田山幼稚園,而其他諸如福利社、火車站、醫務室、攤販市場、冰果店、洗衣部、 理燙髮部等等設施更是應有盡有,是一個熱鬧繁華、歌舞昇平的山城。

*園區中保留了相當多傳統的日本式魚麟瓦房

*園區中保留了相當多傳統的日本式魚麟瓦房

*林田山社區咖啡館也維持傳統建築的樣貌

*林田山社區咖啡館也維持傳統建築的樣貌

民國78 年7月1日,林務局由事業預算單位改為公務預算單位,從此不用再以林業養人,也無法自負盈虧來砍伐森林,這個盛極一時的山城也隨著林業沒落而褪盡鉛華,目 前僅剩 10多戶居民居住。如今這裡因相關單位的努力而成為林業文化園區,由於園區中隨處可見傳統建築(某些房舍為大火後重建),且林業文物展示館中保留了相當多 的傳統林業器具,漫步在園區中彷彿走進歷史的迴廊,沈溺在這種動人的氛圍裡,讓人流連忘返,捨不得離去。

*中山堂裡的電影播放機  是當時提供休閒的大功臣

*中山堂裡的電影播放機 是當時提供休閒的大功臣

*每一個物品背後都有一段故事

*每一個物品背後都有一段故事

家家戶戶透著昏黃的燈光,飯菜的香味隨著燈光蔓延;

工人緩緩步向家中,帶著一天的疲憊仍心繫著一家老小;

村長用廣播器賣力放送著晚餐後即將播放的電影;

小孩在廣場前追逐,媽媽拉開嗓門叫孩子回家吃飯……

這是個曾經充滿希望和活力的地方,大家篳路藍縷的建設,為了將來而努力,雖然只是個小聚落,卻是當時台灣人胼手胝足、創造奇蹟的縮影。

*寧靜祥和的巷弄

*寧靜祥和的巷弄

*充滿古早味的「柑仔店」

*充滿古早味的「柑仔店」

林田山,一個道道地地屬於台灣的故事,很高興數位典藏有它的加入。


******

走入-林田山的過去與現在

/陳怡如

一張在火車地下道老照片的共鳴

2003年,東華大學的許志堅老師剛來到花蓮任教,在經過火車站地下道,被一張林田山的鐵道照片所迷住,「原來花蓮也有這樣的地方」的想法開啟了他對林田山的興趣,也成為林田山數位典藏的契機。

林田山位於花蓮縣鳳林鄉,是一個遺世獨立的山林小鎮,日治時期開始探採紙漿原料,也開始了當地林業的發展,成為台灣四大林場之一。林田山曾經因林業 的興盛而有「小上海」之稱,而在產業轉移後,目前則是台灣遺留下來最完整、最具特色的伐木基地之一,其豐富的林產資源與優渥的生活機能,昔日曾創造出一段 經濟榮景,如今山城殞落,繁華不再,遺留下的是件件記憶的延續。

每木:林田山逝去的歲月

今日的林田山,隨處可見歲月的痕跡(陳怡如攝)

今日的林田山,隨處可見歲月的痕跡(陳怡如攝)

林田山林場成立於日治時期1938年,保存了台灣早期林業伐木的文化歷史,當年稱為「森坂」,日語發音唸為「摩里沙卡」。民國五十年代是林田山伐木 的全盛時期,這裡聚集了約四、五百戶人家,約有二千多人居住在這個小山鎮,設有學校、市場、車站,還有接送員工上下班的老式瓦斯火車,熱鬧非凡。當年風光 一時的「蹦蹦車」,滿載著林田山人的回憶;偌大的中山堂,在熱鬧的日子總是萬頭攢動;接送員工上下班的老式瓦斯火車,是村中最熟悉不過的聲音。

林場裡堆積如山的原木,散發淡淡的檜木香氣瀰漫著整座山谷,山區伐木場的集材機不停地運轉。拾階而建的日式魚鱗黑瓦房,濃烈大和風味的建築,這種日式木造屋舍將杉木板一片片重疊釘在外牆以防雨水,重疊的方式就好像魚鱗排列,歷經時間的洗禮,別有一番風味。

居民就地取材利用林木搭建住宅「康樂新村」,為了林場員工子女的就學需要,也在當地設立森榮國小及林田山幼稚園,其他像是福利社、火車站、醫務室、攤販市場、冰果店、洗衣部等設施更是應有盡有。

隨著民國78年政府禁伐林木的政策後,林田山洗盡鉛華、回歸自然,如今有兩百多位居民居住。但民國9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使康樂新村三十多幢檜木房舍都付之一炬,地面上只剩下一塊塊焦黑的水泥地基,徒留記憶的嘆息。

伐木:山間迴響著伐木工人的吆喝

(陳怡如攝)

(陳怡如攝)

描寫林場生活寫照的《林田山之歌》是這樣唱的:「嗨荷嘿、嗨荷嘿,林田山是我們的家鄉,我們的事業在這裡發展,我們的兒童在這裡生長,啊~我愛林田 山……」。在林田山聚集了許多專業且認真工作的伐木工人,流著汗水在山間吆喝,林間規律又穩重的伐木聲,都是為了照顧妻小的努力。

「林田山是個很特別的地方,看似和西部有聯繫,卻又獨立於東部。」許志堅說。繞行林田山四周的鐵道,每天運送新砍下的樹木運往山下,周而復始辛勤運轉著,不僅是維持林場生計的重要道路,也是家家戶戶最期盼的丈夫、爸爸工作歸來的途徑,鐵道與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切不過。

林田山文史工作室莊明儀說,林田山最特別的就是這群伐木工人,他們為了謀這口飯吃,遠從各地前來,這些人本來都不相識,只是為了從事山林的工作,人 生地不熟的就這麼過來了,到了年老的時候卻都要離開,雖是過客卻付出了人生中最黃金的歲月,即便後來遷居他鄉,居民心中還是念著想著林田山,那段山居歲 月。

裝材林業文化園區的保存

紹易謹攝

紹易謹攝

園區內保有許多當年遺留下來的特色建築與設施,如:日式木造魚鱗黑瓦房的「日式住宅區」、運輸產地的「森林鐵道」、景致優美的「旭東亭」、原為放置 林場工作機具倉庫的「林業文物展示館」等。林田山依山而建的木造日式宿舍建築,環繞四面青山,當初為了伐木建造的森林鐵路,是園區內四處可見的特色之一, 更是過去林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臣。

林業文物展示館有林田山林業發展史的介紹、提供食、衣、住、行、育、樂的柑仔店、早期的消防器材、五十年代的電影、唱片海報等,讓人彷彿墜入時光隧道,重新融入那時候的林田山。

檜木建造的中山堂,過去是居民精神寄託及文化活動的場所,興盛時期每週放映二至三部電影,免費供員工欣賞,也常有外地人騎著腳踏車來共享難得的娛樂盛會。現在的中山堂在牆上掛著許多畫作及攝影作品,依稀透露林田山過往的蛛絲馬跡,室內舊式的放映機也正低語著往日風光。

貯木:在地人傳承山城文化

林場後代的莊明儀,經歷林田山的盛衰起落,他知道林田山的好、林田山的珍貴,林場的文化資源亟需傳承,得讓更多人認識林田山,就這麼一個念頭,林田山有了重新再生的開端。

「當初就是一本初衷,只想把林業文化保存延續。」莊明儀說,民國87年當地居民成立文史工作室,開始蒐集林田山的珍貴過去,起初先整理出一個醫務室當展示館,居民自動輪班當導覽員,一步一步慢慢做,才有了今日的成果。

透過當地居民共同打造林田山文化園區,傳達林業歷史與當地生活情境的味道。在懷古的幽情,撲鼻的檜木香氣中,漫步其中彷彿走進歷史的迴廊,沉溺在這種氛圍裡,讓人捨不得離去。

由國立東華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楊維邦主持的數位典藏,透過數位技術保存過去與現有的照片,一一記錄歲月流逝為林田山帶來的改變,喚醒花蓮舊有記憶,將這些珍貴的歷史資源有系統地呈現,讓更多人分享「摩里沙卡」跨時代的歷史意義與林場故事。

延伸閱讀:

花蓮地方文化數位典藏:走入林田山:

http://lts.ndhu.edu.tw/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