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5日 星期四

「崇禮門」燒毀 (首爾)。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

值此2024年新春之際,國立中央博物館常設展廳一樓的近世ㆍ中世館,即高麗室、朝鮮室及大韓帝國室裏更換包括3件國寶和3件寶物的44件64點展品,還展出已故三星集團會長李健熙先生捐贈的展品。高麗室集中展示4件<高麗寫經>,朝鮮室展示<奉使朝鮮倡和詩卷>和<國書樓船圖>,還展出指定爲國寶的<初雕本 顯揚聖教論>和指定爲寶物的<靑丘關海方摠圖>等寶貴展品。此次更換的展品將展示到今年9月底爲止。
所有心情: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和其他37人




南韓第一國寶 南大門焚毀
南 韓第一國寶「崇禮門」(俗稱南大門)十日晚間疑遭縱火,當局出動五十輛消防車和150名消防隊員灌救,擁有610年歷史的古蹟仍在五小時後付之一炬,有市 民悲憤表示國寶遭燒毀有如國民自尊心崩潰。朝鮮王朝太祖七年(西元1398年)完工的崇禮門是在首爾遺留至今年代最久遠的木造建築,和附近的南大門市場是 台灣遊客觀光購物的重要景點。崇禮門在2006年的檔案照,為焚毀後的情景。
圖/美聯社、歐新社、路透

擁有六百一十年歷史的南韓第一國寶「崇禮門」(南大門)在五小時內被燒成一片廢墟,主管當局預估修復需要兩至三年時間以及兩百億韓圜(約台幣六億八千萬元)經費。

總理辦公室緊急召開對策會議,對於第一指定古蹟興仁之門(東大門)等一百廿四座木造古蹟將加強戒備。

首爾南大門警察署長李永洙十一日凌晨召開記者會表示,火災原因可能是漏電或縱火。專家認為照明設施是在一樓天棚,而非在推測為起火地點的二樓天棚,且火災發生後,崇禮門內的照明仍持續了一段時間,因此漏電導致火災的可能性很小。

警方根據目擊者的描述,逮捕一名五十多歲的男子,但沒有發現可疑之處,已將其釋放。

南韓總統盧武鉉發言人千皓宣表示,崇禮門遠比其他文化資產更具重要性及象徵意義,如今遭燒毀,「悲痛難以言喻」。

崇禮門是古代圍繞首爾都城的南端正門,以石磚為基座,是首爾市區最古老的木造建築。門樓所占面積一百七十七平方公尺,於朝鮮太祖四年(一三九五年)開始建造,三年後完工。燒毀前的建築本體,是一四四七年改建而成,後來也經歷數次整修。

朝鮮日報指出,崇禮門倒塌等於「南韓消防系統崩潰」。火災發生之初,消防人員判斷失誤,未即時找到起火點。

同時,文化遺產廳顧慮到古蹟的結構脆弱,曾要求消防人員小心滅火,這使消防隊員未能當機立斷揭開屋瓦撲滅火焰。

消防隊員一度宣稱已經控制火勢,二樓匾額後方卻又冒出大火。晚間十一點卅分,整個崇禮門全被大火籠罩,十一日凌晨一點五十四分,崇禮門木造結構完全塌落。

專家說,崇禮門沒有設置滅火器、灑水器,本身又有精細的防潮防水裝置,嚴重影響滅火進度。

南韓政府最近才開始對文化遺產的防火設施進行規範,但早在二○○五年南韓古剎洛山寺大火,學者專家就呼籲加強古蹟防火,政府卻沒有採納。

南韓文化遺產廳建築文化資產課課長金相球表示,當局在二○○六年曾繪製完成崇禮門結構圖,因此從技術層面而言,「完全可能恢復原形」。

不過南韓媒體強調,崇禮門在心理和物質層面都無法恢復原貌。既是第一國寶,毀損「無法用數字描述」。一位現場民眾還說:「大韓民國倒塌了。」





ソウルの南大門全焼 69歳男を緊急逮捕 放火容疑

2008年02月12日16時01分

 韓国の国宝第1号でソウルの代表的な観光名所の「南大門」(崇礼門)で10日夜起きた火災は木造の楼閣部分がほぼ全焼、崩壊した。警察は11日夜、放火容疑で69歳の男から事情聴取、犯行を認めたため緊急逮捕した。

写真

石造りの土台を残し、木造の楼閣部分がほぼ全焼したソウルの南大門=AP

 

警察の調べや聯合ニュースによると、午後8時50分ごろ楼閣の2階部分から出火。当初は火の手が小さかったものの、文化財保護を意識し消火に手をこまぬくうち全体に広がり、11日未明、楼閣1階の一部と石造の土台を除き焼け落ちた。  男は10日夜、はしごで楼閣に上り、シンナーをまいてライターで放火し逃げた疑い。男は06年4月、ソウルにある朝鮮時代の王宮「昌慶宮」に放火した罪で執行猶予付きの有罪判決を受けた。不動産売買をめぐる不満が理由だったとされ、今回も同様の理由とされる。  南大門は1962年、国宝に指定された。ソウルで最も古い木造建築で、近くに南大門市場があり、日本人観光客も多い。  テレビは南大門が炎上する場面を生中継。その後も消火の不手際や防災体制の不備を集中報道し、「韓国の誇りが焼け落ちた」と落胆する市民の表情を伝えた。朝刊各紙も「国宝1号も守れない韓国」などと1面トップで報じている。






清溪川橫越首爾10.84公里;Neo-Traditional Korean Homes: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


值此2024年新春之際,國立中央博物館常設展廳一樓的近世ㆍ中世館,即高麗室、朝鮮室及大韓帝國室裏更換包括3件國寶和3件寶物的44件64點展品,還展出已故三星集團會長李健熙先生捐贈的展品。高麗室集中展示4件<高麗寫經>,朝鮮室展示<奉使朝鮮倡和詩卷>和<國書樓船圖>,還展出指定爲國寶的<初雕本 顯揚聖教論>和指定爲寶物的<靑丘關海方摠圖>等寶貴展品。此次更換的展品將展示到今年9月底爲止。
所有心情: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和其他37人




New traditions: http://arc.ht/1X0FxHN
“Hanok” is the term used to describe traditional Korean houses. The…
ARCHITIZER.COM



2015.10.25 看李明博總統2年拆首爾清溪川上頭的高架橋,重現清溪川的經驗---引用漢江之水需費電力,是一缺點。



柯文哲選前曾表示參考清溪川的整治經驗,並套用到台灣,主張拆除台北瑠公圳上的南北向新生高架危橋,但今受媒體聯訪時表示,拆除新生高的費用太高,目前暫不考慮!

取經首爾清溪川 柯文哲暫不拆除新生高架橋-風傳媒台北市長柯文哲昨日參加南韓光州世大運閉幕接旗儀式後,15日參訪首爾清溪川,聽取清溪川管理處長洪炳潤的整治簡報。由於柯文哲在選前就表示要參考清溪川的整治經驗,...
STORM.MG




基本資訊


清溪川橫越首爾10.84公里,過去是朝鮮時代(1932~1910)作為首爾下水道使用的地方。光復後展開覆蓋(StreamCoverage)工程,於2005年延伸至地下將丟棄的東西復原成如今的面貌。

從清溪廣場開始的流水總共穿越22座橋流向漢江,中間配置幾個觀光景點,其中可說是清溪川象徵的「清溪廣場」因為經常舉辦各種文化活動而出名。


清溪廣場的象徵-Spring
清溪廣場的代表性觀光地點是名為Spring的象徵塔,利用流行藝術作家Claes Thure Oldenburg創作的作品作為在廣場舉行各種文化活動的舞台背景。

燭火噴泉是清溪廣場另一個觀光景點清溪川水玩的起始點,長4公尺兩段式的瀑布落入清溪川的那一剎那便會開始流向漢江,尤其晚上的燭火噴泉藉著華麗的燈光更呈現出美輪美奐的光線。

  • 清溪廣場的象徵Spring
    清溪廣場的象徵Spring
  • 晚上的燭火噴泉
    晚上的燭火噴泉
廣通橋廣通橋是朝鮮時代建造清溪川時規模最大的一座橋,覆蓋的同時也重建出埋藏在地底的東西,是清溪川橋中景色最高雅,最受外國遊客喜愛的拍照區。
  • 廣通橋
    廣通橋
  • 廣通橋
    廣通橋
隧道噴泉

隧道噴泉可說是在步道中間用拱形傾流出噴泉隔間,延續50公尺總共42個噴嘴,從5公尺高開始湧出的水柱越過頭頂,流向河川,噴射距離達16公尺,經過隧道下面時因有水珠噴出感覺涼爽。


楊柳溼地


楊柳溼地▶ 楊柳溼地


楊柳溼地內分布有多種水生植物,是清溪川最親近自然的生態空間,被指定為鳥類保護區,是許多候鳥的家。其中最靠近的「二水橋」有兩個水柱相遇之橋之意,是遇見清溪川支流與中浪川支流的交匯點,這兩條支流都流向漢江,兩個水流相遇就像是十指交握的樣子。童話印象活躍,而被國際聯合兒童基金會選定的兒童橋。
  • 楊柳溼地
    楊柳溼地
  • 交錯的天橋
    交錯的天橋
清溪川文化館

清溪川經歷過六百年歷史波瀾萬丈的變化,最可以一目暸然其變化的地方就是2005年9月開館的清溪川文化館,可以用影片和微圖看清溪川的歷史和覆蓋過程等。免費入場。


清溪八景廣通橋▶ 廣通橋


由22座橋築起5.84公里長的清溪川全區隨著水道呈現出新風貌,其中尤其清溪八景、清溪廣場和廣通橋、正祖斑次圖和流行廣場(文化之牆)、清溪川洗衣場和希望之牆、存置橋腳(隧道噴泉)和楊柳溼地等景點,是來清溪川絕不能錯過的絕景。

  • 正祖斑次圖
    正祖斑次圖
  • 五間水橋下面的文化之牆
    五間水橋下面的文化之牆
  • Leekyuhwan的瓷磚壁畫彩色牆
    Leekyuhwan的瓷磚壁畫彩色牆
  • 清溪川洗衣場
    清溪川洗衣場
來清溪川就像是散步,雖然沒有外語導覽稍嫌不便,但是可以透過清溪川文化館或網站得知事前資訊幫助導覽。

* 一號觀光路線(總長 : 2.9公里 / 需要時間 : 3小時) : 清溪廣場 → 廣通橋(復原過去的橋) → 三一橋(鐘路, 仁寺洞) → 水標橋 → 新牆橋(廣藏市場, 芳山市場) → 五間水橋(東大門流行城)
  • 廣橋畫廊
    廣橋畫廊
  • 清溪創作工作室作家的作品
    清溪創作工作室作家的作品
  • 臨時步道橋
    臨時步道橋
  • 水邊景觀
    水邊景觀
  • 和平市場前的高射噴泉
    和平市場前的高射噴泉
  • 過去的清溪川
    過去的清溪川

Richard Parkes Bonington, “The Grand Canal, Venice, Looking Toward the Rialto,” 1826.

 

Felice Festa di San Marco—happy Feast of Saint Mark!
Immerse yourself in this Venetian landscape today as we celebrate the annual festival held in Venice celebrating the city’s patron saint, Saint Mark. Today is also known as the Rosebud Festival, when men traditionally offer a single rose to the women they love.
People have admired the romantic canals and architecture of Venice for centuries. Contemporaries of this work’s artist, Richard Parkes Bonington, saw the poignant city described in Romantic literature through the artist’s works.
Bonington’s on-the-spot oil sketches of Venice portray the subtle effects of light and atmosphere. At this time, the Italian city was not yet a popular attraction for European artists. Bonington, a British artist, played a leading role in capturing a modern vision of Venice’s beauties––an ethereal vision that is quite distinct from that of the native Italian view painters who preceded him.
See this painting on view in the south gallery of the Kahn Building.
___
Richard Parkes Bonington, “The Grand Canal, Venice, Looking Toward the Rialto,” 1826. Kimbell Art Museum
可能是藝術品
所有心情:
28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