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9日 星期三

2018年,城市研究十本書 (上集,香港篇)

//作家趙曉彤從「香港文學散步」的工作開始,寫成了在香港各區發生的故事,這些故事都看得出厚實的、明顯因散步而來的觀察,除了是文學作品集,也是對香港各區現狀的微細記錄。書內27篇作品皆是地名,寫及香港、九龍、新界、離島各處的地區、屋邨、村落、河流等。藝術家何幸兒為這本書所作的版畫,非常美麗,是這本書不可或缺的部份。書的後記寫到作者跟母親散步的記憶與本書的緣起,好動人。//

2018年,城市研究十本書 (上集,香港篇)

今年因為參與書寫’Ways of Urbanist Seeing’(城市研究的觀看方法)專欄的關係,比平常再更有系統地留意跟香港城市研究(urban studies)相關的新出版。此前也曾在《立場新聞》刊登過自己精選、在2014年和2015年出版的城市研究書刊(及後2016年及2017年則只寫了不分科目的書單)。今年再接再厲,先選出2018年這些主要在香港出版、關於香港的城市研究好書,它們大多都是中文書來的。這裡主要介紹的,都是在坊間書店不難買到的書。下集則會再介紹在全球出版、主要以英文書寫的城市研究專著。
1. 家在街:香港自建社區
作者:黃思琪
出版:Enable Foundation(啟民創社)
從事建築設計的黃思琪 (Louise Wong) 在學期間開始進行、落區在深水埗通州街天橋底對無家者居所的研究計劃,被出版成書,她以「自建」為概念出發,去理解這些臨時搭建的居所。除了研究的內容,書內也有好些理論專著和訪問,去思考「自建」的概念。
2. HKIA Journal issue 74: Occupy Landscape
編輯:鍾宏亮、曾慶豪、王維仁
出版:香港建築師學會
2016年起,香港建築師學會期刊有了大改變,設計非常亮麗,主題也很醒神。從2016年出版的第72期起,到今年出版的74期,一連三期都以「佔領XX」作主題,有種重奪和重新思想一個重要的建築概念的意味。三期的主題分別是occupy housing, occupy commons和occupy landscape,每本都不只像期刊雜誌,而更像精心編排的專著。在此特別介紹2018年出版的第74期Occupy Landscape,全面思考在香港想像和設計地景的各種實踐,不容錯過。全本期刊可在網上讀到。

3. 步——記錄香港
作者:趙曉彤
出版:石磬文化
作家趙曉彤從「香港文學散步」的工作開始,寫成了在香港各區發生的故事,這些故事都看得出厚實的、明顯因散步而來的觀察,除了是文學作品集,也是對香港各區現狀的微細記錄。書內27篇作品皆是地名,寫及香港、九龍、新界、離島各處的地區、屋邨、村落、河流等。藝術家何幸兒為這本書所作的版畫,非常美麗,是這本書不可或缺的部份。書的後記寫到作者跟母親散步的記憶與本書的緣起,好動人。
4. 霓虹黯色——香港街道視覺文化記錄
作者:郭斯恆
出版:三聯
郭斯恆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教授,之前寫過《我是街道觀察員--花園街的文化地景》,做出非常地道好看的香港城市研究,將有系統的「街道觀察」和「街道視覺文化」研究計劃,出版成普羅大眾也會看得開懷的好書。他帶領的信息設計研究室,在各區仔細記錄了霓虹招牌的數量與形態,構成了這本書豐富的內容,而書內幾篇城市空間的理論文章,也平易近人和富深度。除了出版,研究團隊也開了facebook專頁,定期貼上霓虹招牌的照片和延伸活動的介紹
5. Deep Water - Public Spaces in Sham Shui Po, Hong Kong
作者:Jürgen Krusche, King Chung Siu
出版:MCCM Creations
瑞士蘇黎世藝術大學的學者Jürgen Krusche跟理工大學的教授蕭競聰合作,研究深水埗公共空間的成果,這本書是2017年末出版的,但在大部份書店找得到時,已是2018年初了。此書詳實地觀察了公共空間中的角力,人們如何在深水埗街頭拉据,以各類非正規行為將街道暫時據為己用。將了書,研究計劃也有一網頁
6. 新蒲崗地文印記
作者:水煮魚文化編輯部
出版:水煮魚文化
出版《字花》的水煮魚文化扎根在新蒲崗十年,也從地誌的視野,去看新蒲崗,書內有寫新蒲崗的文學作品,也有文化理論,讓人看到這個轉型中的工業區跟文化發展的交纏。讀畢此書,是會好想在新蒲崗走走的。
7. 邨越時光——一種屋邨情懷
作者:梁瑋鑫
出版:三聯
Facebook上的專頁「香港公共屋邨圖片集」極受歡迎,其網主William也就是本書的作者梁瑋鑫。用二十年為全香港公共屋邨拍下二十萬張照片,精選出來成了此攝影集,可想而知有多好看。最近Viu TV也拍了關於公共屋邨的節目,連同這本好書,提醒我們好的公共房屋政策與設計,決定了一個城市是否真的以人為本。像梁瑋鑫這種有巨大熱情的城市研究,也是一座城市最珍貴的一面。
8. 有廁出租:政商共謀的殖民城市管治 (1860-1920)
作者:莊玉惜
出版:商務
作者莊玉惜博士是位社會學家,已寫過《街邊有檔大牌檔》和《街邊有檔報紙檔》,對城市空間中的庶民設施作過深入的歷史研究,這本書寫的是早年殖民地香港,主要論及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香港,以及其時這城市的公共衛生發展。
9. 舊概念與新環境:以人為本的城鎮化
作者:梁鶴年
出版:中和出版
梁鶴年是加拿大Queen’s University地理及規劃學系的講座教授,這本是難得以中文寫成,融合哲學與規劃思想,總體地去想都市如何可造就美好生活的華文城市理論論著,從頭去講人聚居的本義和面對的難題。此書可被視作將西方哲學史通過城市規劃視角去讀的教科書,2016年已有簡體版,今年繁體版出版。
10. 香港北魏真書
作者:陳濬人、徐巧詩
出版:三聯
字體設計師陳濬人和從事設計研究的徐巧詩,寫成這本書,讓我們理解「香港北魏體」,一種在香港街頭時時可見的字體的前世今生。這項研究指向的,是接下來嘗試讓這種字體的活力持續的各項計劃,特別是不久將來會有的造字眾籌。
香港北魏真書的網頁
Bonus:
除了上述十本書,還有以下跟香港城市研究密切相關的計劃。
a. 好誠實研究——未來土地發展真實選項
在「土地大辯論」中主導輿論,破除各種香港土地發展迷思的民間研究團隊「本土研究社」和民間土地資源小組,出版了70頁設計精美的書冊,詳盡介紹理解香港土地問題的方法,是所有香港公民都應該一讀的小書。
閱讀全文
b. A city made by people
a city made by people 帶到香港,並成立了香港分隊,參與雜誌工作。A city made by people現已可在「合舍」購買到。
Hong Kong made by people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hongkong_madebypeople/
c. iDiscover香港地圖集
邀請設計師繪畫社區地圖、作大量社區研究,製成不同社區的指南,今年將最先完成的八份香港地圖結集出版。他們新近也完成了堅尼地城的研究與指南,網上與app的版本可免費使用,而iDiscover也一直在做亞洲不同城市的neighborhood guide。
https://i-discoverasia.com/neighbourhoods/hong-kong/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