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實際管轄區) | |
---|---|
| |
首都 | 布拉薩市 |
最大城市 | 布拉薩市 |
時區 | UTC+1 |
人民生活 | |
人口 |
以下資訊是以2010年估計
|
官方語言 | 法語 |
官方文字 | 法語 |
民族 | 剛果人 |
政治文化 | |
國家憲法 | 《剛果共和國憲法》 |
國家結構形式 | 單一制 |
國家政權 | 剛果共和國議會 |
政治體制 | 總統制共和國 |
法律體系 | 大陸法系 |
國家領袖
| |
經濟實力 | |
| |
| |
| |
中央銀行 | 中非國家銀行 |
貨幣單位 | 中非法郎(XAF) |
其他資料 | |
國家象徵 | 剛果國旗 |
國家代碼 | CGO |
國際域名縮寫 | CG |
國際電話區號 | +242 |
剛果共和國(法語:République du Congo;基圖巴語:Repubilika ya Kongo;林加拉語:Republiki ya Kongó),簡稱剛果或剛果(布)[註 1],是非洲中部的一個國家。首都為布拉薩市。該國接壤於剛果民主共和國、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加彭以及安哥拉等國,毗鄰幾內亞灣。
歷史上該地由班圖人的部落控制,後成為法國殖民地,通用法語,1960年獲得獨立。1970年至1991年間國名為剛果人民共和國,是一個馬克思列寧主義一黨制國家;1992年曾改用多黨制,但1997年此政府在內戰中倒台。
歷史[編輯]
班圖人曾經於13世紀末14世紀初在這個地區建立過剛果王國,領土包括現在的安哥拉、加彭和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疆域。15世紀晚期,歐洲人來到這裡開始奴隸貿易。到19世紀早期奴隸貿易結束的時候,這些班圖王國都衰落了。1880年,法國正式開始對剛果的殖民統治。1884年的柏林會議確定法國殖民地與比屬剛果以剛果河為界。1910年法國設立法屬赤道非洲,包括現在的剛果共和國、加彭、查德和中非共和國,布拉薩市被定為首府。
1958年9月經過法國全民公決,通過新憲法。法屬赤道非洲解體,11月28日,4個成員國各自成為法蘭西共同體內的自治國家。1960年8月15日,剛果正式獨立,這一天成為剛果國慶至今。獨立後一度政權更迭頻繁:1960年,富爾貝·尤盧當選為第一任總統,旋即在1963年的「八月革命」中被推翻,由阿爾方斯·馬桑巴-代巴接任,而他又在1968年7月31日被馬利安·恩古瓦比等聯合發動的「七·三一運動」推翻。次年12月國名改為剛果人民共和國。1977年,恩古瓦比遇刺身亡,若阿基姆·雍比-奧龐戈出任總統,兩年後被執政黨剛果勞動黨罷免,不久德尼·薩蘇-恩格索成為黨主席,同時當選總統。
1990年7月,勞動黨決定放棄馬克思列寧主義,但堅持社會主義,實行多黨制,放棄領導地位。次年上半年舉行全國會議,通過臨時憲法,恢復獨立時的國名、國旗和國歌。1992年舉行實行多黨制後的首次總統大選,泛非社會民主聯盟主席帕斯卡爾·利蘇巴當選總統。1997年6月剛果內戰爆發,利蘇巴戰敗逃亡,薩蘇成為總統。此後的2002年和2009年兩次在大選中勝出,當選總統至今。
政治[編輯]
剛果為總統制政體,總統由直接普選產生,任期7年,可連選連任一次,為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軍隊最高統帥,有各部部長任免權,且部長只對總統負責。議會分參議院和國民會議兩院,兩院均有立法權。參議院66席,其中60名由地區選舉團間接選舉產生,另6名給普爾地區待選,任期6年,每3年通過抽籤改選三分之一;國民議會153個議席,由直接選舉產生,任期5年,可連選連任。總統與議會兩院共同擁有立法創議權,但總統無解散議會的權力,國民議會也無罷免總統和彈劾政府的權力。如總統職位空缺則由參議院議長代行其職務。現任總統為德尼·薩蘇-恩格索。
現行憲法於2002年1月20日全民公投通過,為該國歷史上第八部憲法。
獨立後長期由剛果勞動黨一黨執政,該黨於1969年12月31日由已故總統馬利安·恩古瓦比創立,宣稱為共產主義政黨。1990年宣布放棄馬克思列寧主義,並開放黨禁。該黨在1992年多黨制選舉到1997年10月內戰結束間曾退居在野黨。
區劃[編輯]
全國分為12個省一個市:
地理[編輯]
首都布拉薩市位於剛果河畔,同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首都金夏沙毗鄰。
經濟[編輯]
Congo’s trees keep going up in smoke https://econ.st/2Pg6FY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