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9日 星期一

Chiaheng Wu 《基隆砲台文化手冊》



Chiaheng Wu 先說明,這本手冊在構思之初,就是以DK的旅遊書為理想。DK旅遊書的好用,我跟很多人一樣,有親身領會。幾年前出了DK創社元老Christopher Davis寫的《我在DK的出版歲月》,有更多的了解,也有更多的佩服。順道一提,這本書寫得非常好看,也很好笑(幽默是英國人的專長),可惜沒很受注意,如今也絕版了。所以這本《基隆砲台》是向DK的致意與學習,試圖設計文字量不多的單元,盡可能在字數與頁數的限制下,保持某種深度與廣度。同時,透過圖文並置,能把訊息與圖片潔合在一起。
舉個例子,後面附了一張法國人畫的清法海戰圖。繪者透過想像(當時還沒有飛機),從空中俯是基隆港內的戰況。雖然這是想像圖,但是我還是放了一張地圖,試圖標示出繪者從什麼視角畫了這張圖。

Chiaheng Wu 新增了 19 張相片
看到《基隆砲台文化手冊》在國家網路書店上架,心裡挺高興的。這代表了一個階段的工作的結束,但或許是另一個工作階段的開始。
 說來慚愧,在寫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基隆有砲臺,或許有個模糊的印象,知道獅球嶺砲臺這回事,但除此之外,什麼大武崙、木山、槓子寮,我都不知道。接觸之後,嚇了一跳,在日本人的規劃下,基隆基本上是被砲台團團圍住,構成了一張交織綿密的防禦火網。基隆的要塞司令部,曾經是日人在臺位階最高的司令部,後來因為二戰,日本把海軍重心放在南洋,高雄要塞司令部的地位才超過基隆。
 基隆現在所能看到的砲臺,雖然以日人構建為多,但是其歷史可以接到十七世紀的大航海時代。歐洲人之所以能在航海探險的活動中無往不利,艦載火砲是最關鍵的因素之一。《瘟疫與人》的作者麥克尼爾在另一本書中就提到,裝置重砲的船隻,可在相當距離內確保自身安全,在海戰中比其他的船隻威力更大,所以歐洲入侵者的人數雖少,卻能在海上來去自如。而火砲在陸地上定點安置,也就成了砲臺。
 基隆這一路下來,從西葡到十九世紀的英法,乃至1896年之後的日本,都是透過砲台來加強防禦。基隆(整個台灣也是如此)砲台興建的高峰,是1900年前後的十幾年間。劉銘傳在清法戰爭後大舉興建砲臺,甲午戰爭後日本加強海岸防禦,也是透過砲臺。只是等到飛機在一戰開始投入戰爭之後,這種陸海的平面防禦思維已經失效,以巨資精心修建的砲臺也頓時價值大減,甚至連轟炸的價值都沒有。這是為什麼這些砲臺沒有毀於二戰期間美軍的轟炸。
 而戰後,從大陸倉皇逃來的軍民,也不去理會砲臺不砲臺的,有地方安頓下來最重要。其中像白米甕砲臺,因為在海港前緣,離市區近,又接近港西的貨櫃碼頭,原有的軍營操場,成了許多人臨時落腳的地點,而這一落,也就住了超過半世紀。但是像大武崙、槓子寮,因為地點偏遠,以前又有軍方管制(木山砲臺到今日仍是軍事單位),結果反而完整保存下來。
 今天,這些砲臺還能這麼完整密集保存著,可以說是歷史的偶然,也是剛好卡在歷史巨輪縫隙中,沒有全毀。因此之故,值得一探,值得一遊。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