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受到戰爭、軍事政變或聖戰主義困擾的地方,非洲大部分地區都在應對經濟停滯和兩位數的通貨膨脹率。科特迪瓦是個罕見的例外https://econ.trib.al/u6k0IcD 照片:Panos Pictures/Sven Torfinn
o Marfim。德語國家稱該國為Elfenbeinküste,但稱該國人民就用法語衍生的名稱Ivorer或Ivorerin。
象牙海岸共和國 République de Côte d'Ivoire(法語) | |
---|---|
格言: | |
國歌: | |
![]() | |
首都 | 雅穆索戈 |
中央政府 所在地 | 阿必尚 |
最大城市 | 阿必尚 |
官方語言 | 法語 |
官方文字 | 法文 |
宗教 | 基督宗教 |
政治體制 | 總統制 |
法律體系 | 大陸法系 |
領導人 | |
• 總統 | 阿拉薩內·瓦塔拉 |
• 總理 | 羅貝爾·伯格雷·芒貝 |
成立 | |
1958年 | |
• 正式成立 | 1960年脫離法國獨立 |
面積 | |
• 總計 | 322,460平方公里(第67名) |
• 水域率 | 1.4% |
人口 | |
• 2019年估計 | 24,682,000(第55名) |
• 密度 | 63.9人/平方公里(第139名) |
GDP(PPP) | 2022年估計 |
• 總計 | 1,800.59億美元[1](第89名) |
• 人均 | 6,345美元[1](第143名) |
GDP(國際匯率) | 2022年估計 |
• 總計 | 730.47億美元[1](第95名) |
• 人均 | 2,574美元[1](第147名) |
貨幣 | 西非法郎 |
行駛方位 | 靠右 |
歷史
[編輯]法國統治時代
[編輯]歐洲船隻大約於1460年代到達象牙海岸,而目前對於這個時代之前的象牙海岸的歷史所知不多。目前象牙海岸主要的族群都是在較晚的時候才移入的:Kru族約於1600年從賴比瑞亞移入,而Senoufo族與Lobi族則是從布吉納法索與馬里向南移入象牙海岸。直到十八、19世紀後,Akan族以及屬於Akan族的其中的一支的Baoulé族才從迦納移入象牙海岸的東部地區,而Malinké族從幾內亞移入象牙海岸的西北部地區。
與鄰國迦納相比,象牙海岸受到奴隸貿易的破壞程度相對較少,這是因為歐洲進行奴隸交易及貿易的船隻比較偏好其它鄰近有較好港口的海岸地區之故。1840年代,法國對此地顯示出了興趣,並且誘使海岸地區的酋長給予法國商人貿易上的壟斷權利。自此之後,法國在當地建立了海軍基地,將他國勢力摒除於外,並且有系統地對內陸地區展開征服行動。一直到1890年代,經過了漫長的戰爭,擊退了從甘比亞來的Mandinka族的勢力,才完成了對象牙海岸的征服行動。1893年3月10日象牙
Where it is not racked by war, military coups or jihadism, much of Africa is battling economic stagnation and double-digit inflation rates. Ivory Coast is a rare exception https://econ.trib.al/u6k0Ic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