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成分享了他的相片。
也讓我們來看看臺北「東門」原來的樣子!
----
被高架橋擋了39年,
老台北們記得的「北門」,
總算要還她本來面貌了…
台北市忠孝橋引道於春節期間進行拆除作業整體進度加快,⋯⋯
【民報】北門,歡迎妳回來!北市拆忠孝橋引道,總算還她39年前原貌
台北市忠孝橋引道於春節期間進行拆除作業整體進度加快,最困難的北門旁…
PEOPLENEWS.TW
攝影:陳志昌
臺灣國定古蹟編纂研究小組(National Historic Monuments of Taiwan)說這專頁讚
然紀念物保存法」將4座城門指定為史蹟加以保存。
民國55年(1966),在臺北市長高玉樹任內,以「整頓市容以符合觀光需要」為由,將東門、南門、小南門改建成目前所見之歇山頂單簷步口廊式城樓,屋頂燕尾脊亦一併捨棄,而小南門雖與原貌相去不遠,但外觀上仍不盡相同。北門「承恩門」則因當時位處道路拓寬之要衝,原計畫予以拆除,故未與其他3座城門一起改建,後經地方人士的奔走呼籲,力阻拆除北門,使北門得以倖存,並能以最初的風貌,見證臺北城建城134年來的滄桑與變遷。
1895年台北城的北門!
希望柯P團隊拆除障礙物之後、也能夠恢復古蹟色澤與靈氣!
希望柯P團隊拆除障礙物之後、也能夠恢復古蹟色澤與靈氣!
劉美蓮
《台灣鎮定》圖
在東京青山通銀杏並木大道的北端,有座「聖德記念繪畫館」,以八十幅大型<壁畫圖>,描繪明治天皇的一生,前四十幅日本畫、後四十幅西洋畫,第六十三幅就是《台灣鎮定》圖(意即“收服台灣”)。
1895年4月,日清兩國簽訂下關合約,日本就迫不及待要領台,但被「英勇的台灣人」嚇到了,遂派親王赴台。在“澳底”登陸後、由辜顯榮當<帶路雞>從北門進入<台北城>這一天是1895年6月11日(留言附:人物解說)。
坦白說,我對6/11很敏感,因為,25年後的這一天,有位大才子在“北門”北邊的“大稻埕”誕生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