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4日 星期日

樸仔離社(Aboan Poalij)五小社。

樸仔離社五小社。
雖然日治時期樸仔離社(Aboan Poalij)被研究者劃為巴宰族(Pazeh)之一支,社人卻自稱甲哈撫(Kaxabu),可視為巴宰族的亞群;彼此間存在有通婚、交易網絡,也有戰爭的複雜關係。樸仔離社包括五小社:水底寮社、山頂社、大湳社、大馬遴社、社寮角社,各社似又各有小社。
  樸仔離社群原址在豐原市樸仔口,乾隆年間期往臺中盆地東方丘陵地帶,今臺中縣東勢鎮、石岡鄉、新社鄉等地擴散、移住;19世紀以來,其生活領域逐漸成為客籍人士聚集地,諸社群乃往埔里盆地遷徙。茲簡介如下:
  (1)社寮角社:自稱Varut,乾隆年間,由樸仔口遷至大甲溪中游谷地中南側(今臺中縣石岡鄉萬興、梅子等村),漢人因而稱社寮角的樸仔離社為社寮角社。而社寮角名稱的由來,因此地設有與泰雅族交易的社寮。19世紀遷徙埔里盆地,並與岸裡舊社、葫蘆敦社形成牛眠山社(46戶,253人)。
  (2)山頂社:樸仔離社移居今新社、東勢守隘的社人,形成山頂、加六佛、茅唔噠等社。山頂社自稱Santonton,位於水底寮河階面北端崖上,在今新社鄉中正村,俗稱馬力埔山頂;地名由來,與其曾為山頂社舊址有關。19世紀遷徙埔里盆地,並與洪雅族萬斗六社、岸西社形成守城份社(43戶,226人)。
  (3)大湳社:自稱Karahut,位於大湳高位河階面上,在今臺中縣新社鄉大湳村、協成村;大湳地名來自大湳社,19世紀中葉遷徙埔里盆地,並形成大湳社(27戶,150人)。
  (4)大馬遴社:自稱Papatakan。乾隆年間樸仔離社遷往大甲溪中游谷地東緣的東勢雞油埔(今臺中縣東勢鎮新里), 此地於乾隆末年被劃為屯丁養贍埔地,並形成頭社、二社、三社等聚落。大馬遴社社址在頭社;二社可能為阿哆罕社、三社可能為扒打干社,兩者或為大馬遴社的分社。19世紀中葉遷徙埔里盆地,並形成大馬遴社(29戶,122人)。
  (5)水底寮社:自稱Tarawel,在今臺中縣新社鄉慶西村。乾隆26年(1761年)清廷設立土牛溝時,一部分樸仔離社人或已在當地設隘防守,乾隆中末葉當地已有各族群人口約千餘人,但設屯時仍列為界外荒埔。除了樸仔離社人外,漢人第一波的移民為閩南人,後來卻以粵東潮嘉惠諸府佔大多數。簡言之,乾隆末年設屯後,今新社鄉境的北部為樸仔離社隘地;南部則為屯丁養贍地。19世紀中葉社人往埔里盆地遷徙,並形成蜈蚣崙社(38戶,213人)。
資料參考來源【臺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網路版】
http://210.240.125.35/citing/citing_content.asp?id=1780&keyword=%BE%EB%A5J%C2%F7%AA%C0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