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9日 星期日

綠島 第十三屆青年人權體驗營 活動回顧(一)2024年10月

 

第十三屆青年人權體驗營 活動回顧(一)
2024年10月,第十三屆青年人權體驗營,我們與學員一起踏上綠島,走進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探訪這片歷史現場。在這段旅程中,我們有幸邀請到政治受難者前輩以及綠島園區導覽員擔任說故事的人,娓娓道來前輩們的經歷與這片土地上不容被遺忘的故事。透過他們的分享,歷史的傷痛與人權的價值在我們眼前展開。
走讀歷史現場
首日,由呂鴻祺老師帶領學員走訪綠島人文地景。在呂老師的解說下,學員們了解了象鼻岩、十三中隊(新生訓導處公墓)、流麻溝、新生之家、革命之門、碉堡等重要地景背後的故事與象徵意義。隨著踏過新生訓導處的每一寸土地,歷史的重量在學員心中深深烙印。在十三中隊,學員與受難者前輩、家屬以及導覽員齊聚,共同歌唱〈千風之歌〉與〈安息歌〉,向逝者表達最深的敬意。歌聲迴盪中,大家為前輩獻上花束,如此情感交織的悼念時刻,成為學員心中難以磨滅的記憶。
認識新生訓導處
次日,我們邀請綠島園區導覽員為學員講解1950年代新生訓導處對政治犯進行集中管理、思想改造的歷史。學員們首先參訪新生訓導處全園區模型館,初步建立對新生訓導處的空間概念。隨後,在導覽員的引導下探索新生訓導處遺址。從政治受難者在海邊鑿、搬運硓𥑮石建築圍牆,到流麻溝取水、種菜養豬等生產活動的細節,昔日勞役的艱苦逐漸展開。接著進入第三大隊展示區,學員參觀主題展覽、空間還原及蠟像模型的展示,感受當時受難者的生活環境與受壓迫的實況。
探訪綠洲山莊
接下來,在綠島園區導覽員以及吳俊宏前輩、黃瑞麟前輩、陳欽生前輩三位的引導下,學員參觀綠島感訓監獄「綠洲山莊」。大家跟隨三位前輩前往自己曾經被關押的押房與當外役的地點,聽他們分享監禁期間的日常點滴:吳俊宏前輩講述他在廚房當外役時,如何用有限的食材煮出一手好菜,甚至分享了他的香酥鴨食譜;陳欽生前輩則提到自己在洗衣部與圖書室的經歷,如何為難友製作圖書目錄方便借閱,並回憶起與兩隻狗狗小黑與小花相遇的溫馨往事,黃瑞麟前輩則細述在押房中與難友的相處經驗。
家屬視角的歷史記憶
除了實地導覽外,我們更有幸聆聽政治受難者家屬歐陽煇美女士(歐陽文前輩之女)分享家族的受難記憶。歐陽女士回憶父親被逮捕後家庭陷入的困境,母親獨力撐起生活的艱辛,以及父親在服刑期間,竟被送往陸海空軍第一總醫院,在毫無麻醉情況下接受盲腸手術實驗的經歷。以及歐陽文前輩在新生訓導處服刑時,被軍方指派替蔣經國巡視行程進行攝影紀錄的特殊經驗。歐陽女士更特別帶來父親的攝影與藝術作品,與學員們一同分享。
政治受難者黃瑞麟前輩與其家屬洪雪清女士的講座中,黃瑞麟前輩細述自己來台的契機、被無辜逮捕的複雜背景,以及出獄後面對的求職困難。洪雪清女士則從家屬角度,回憶婚姻期間因警察頻繁戶口調查而備受干擾的生活,以及丈夫受害身份伴隨而來的求職窘境。學員們更深刻地認識到受難者家屬作為「獄外之囚」所承受的壓力與無奈,進一步體會到白色恐怖對個人與家庭的多層次影響。
陳欽生前輩的太太李桂芬女士也分享兩人建立家庭的故事。李桂芬女士講述陳欽生前輩出獄後,立志照顧家庭、克服生活困頓的艱難歷程,以及夫妻二人攜手建立家庭、打拼事業的經歷。陳欽生前輩不僅努力照料家庭,更將人權教育視為一生志業,積極投入導覽與推廣工作。他堅定信念,化苦痛為力量,為人權發展奉獻。
以親身經歷綜觀威權體制
吳俊宏前輩的講座內容以他個人的受難經歷為核心,串聯歷史與反思,為我們帶來一場深刻的分享。講座中,吳俊宏前輩帶領學員回溯台灣白色恐怖的三個時期,從社會主義革命時期,到台獨運動的萌芽時期,再到黨外民主運動時期,闡述階級對抗與統治壓迫下的社會狀態。他特別分享政治受難者黃秋永、張棟材的遺書,分享李來基、何川、黃賢忠、林正亨之遺詩,與學員分享受難者的心情寫照。此外,吳俊宏前輩點出其認為當前轉型正義的缺陷,提醒我們唯有追求真正的社會平等,才能避免類似悲劇重演。
在這三天的旅程中,學員們不僅踏過前輩們曾經生活與勞役的土地,還透過講座與分享了解歷史傷痛與人權價值。期許本次人權體驗營在學員心中種下人權意識的種子,以同理心與行動力傳承歷史記憶。
以此活動回顧開啟序章,我們將在下一篇文章中分享學員的成果提案,敬請期待!
所有心情:
陳忠信、李筱峰和其他50人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