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8日 星期六

大里杙的興起,鹿港天后宮




Pasoa Yang
張志軍此行為何獨衷鹿港天后宮
按:1786年(清帝國乾隆五十一年),台灣中部發生大里杙林爽文抗清事件,擴及全台。翌年,陝甘總督福安康率十萬大軍由鹿港登陸圍攻大里杙
據説,福安康的船團在渡過台灣海峡時遇到強風,乃祈佑媽祖的庇護,全軍始告平安。是故,戦事方殷時,福安康就先頒「恩霑海國」匾額給媽祖婆,立於鹿港天后宮。待乾隆五十三年,林爽文潰敗,福安康上奏乾隆皇帝,敕賜御筆「顯神贊順」匾予鹿港天后宮,以感謝媽祖婆及其信徒助「官」平亂。
昨天,鹿港郷親算是抗「官」成功,令張志軍們無法以現代福安康之姿,君臨鹿港天后宮。否則喜歡借古喩今的共産黨,可能又要上演祈求媽祖婆及其信徒「反台獨」的戲碼了。

引,遠引長往,遠引,相與往遠,不以杙為楹



 大里區古名大里杙,『大里』是出自當地平埔族洪雅族之社名的譯音,『杙』指的是綁船的木樁。清朝時期,以往的臺灣,人云:「一府、二鹿、三艋舺、四竹塹、五諸羅、六大里杙」。移民初至大里杙時,由於原住民仍有侵略習性,移民遂在「塗城」設置隘寮,並築構土牆以禦原住民攻擊,故「番仔寮」、「塗城」等舊有地名,皆與防番有關。

 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之役,命大學士福康安率師蕩平;所至繪圖晉呈,高宗御製詩文題於其上。事竣,凡十二幅;鐫銅印刷,頒賜內外臣工。余所藏者, 則進攻大里杙之圖也。大里杙為爽文故里,據溪築壘,防守甚固。康安親往督師,因名其地為「平台莊」,則今之「丁臺莊」也。是役,用兵三年,糜費數千萬。 「欽定平定臺灣方略」六十卷,余於文瀾閣「四庫全書」中見之;則當時之諭旨、奏疏及善後事宜也。趙甌北「皇朝武功紀盛」,記載此役,亦頗詳細。余撰「林爽文傳」,則博採他書及故老傳聞而參酌之,以求徵實。蓋作史者不得純從官書,亦不可偏信野乘;必於二者之中考其真偽,而後能得其平也。


大里杙的興起
一、



 名稱由來:
大里市,原名叫做「大里杙」。「大里」這兩個字,原是番社的譯音;「杙」的意思則是指「繫舟筏的小木椿」。清朝時期大里溪河面寬約一公里,水閘碼頭就在大里國中附近,商人沿大里溪搭竹筏到本地做生意,由於溪水湍急,竹筏到達碼頭,必須繫在「杙」小木椿上才不會被溪水沖走,而形成本地特色。當時由於許多漢人在此地利用往來船隻做買賣,漸漸形成小村落,古稱「渡船頭」,位置就在現在的「舊街仔」。
二、發展基礎:
大里早期為洪雅平埔人的居住地,雍正乾隆年間,台灣原住民歸順清廷,於是大量移民自大陸福建、廣東一帶湧入,沿大肚溪開墾,並溯大里溪而上。由於這兒交通方便,加上外來移民的勤勞,使得大里杙很快的成為台中盆地上最富庶的地區,紮下日後繁榮發展的基礎。
三、興起:
1.清同治年間,大里杙聚集了約二萬多人口,有所謂的:「一府、二鹿、三艋舺、四竹塹、五諸羅、六大里杙」。
2.民國初年,把「杙」去掉,改稱「大里」。
3.台灣光復後,大里成為台中縣大里鄉,以農業為主要活動。
4.民國七十年國光路打通,將大里與台中市連成一氣,外來人口於是快速進入土地平坦、地價便宜,而且緊鄰台中市的大里。
5.民國八十二年,大里人口已達到十五萬人,並依法升格為縣轄市,且很快超過豐原市而成為全縣人口最多的城市,此時的大里已轉變為以工商業為主的新市鎮了。

大里老街
一、倒栽榕與碼頭遺址處
  在大里老街的盡頭處,植有一株倒栽榕,所謂倒栽榕,意即將榕樹枝倒插種植,讓榕樹不會很快長高,但會長成枝葉扶疏貌,有其庇蔭地方的涵意,在當地歷史十分悠久,據當地林先生表示,壯碩的大樹曾遭雷擊,粗實的樹幹被一劈為二,才形成現今倒八字的樹形,涼蔭如亭,枝繁葉盛,今昔風光雖不相同,唯守護大里杙的心意依舊。  
在倒栽榕的現址,亦為昔日的碼頭遺址,昔日的大里杙依傍著大里溪,在陸運尚不發達的舊時,曾有一段河運繁榮的歲月,貿易往來頻繁,帶動老街的昌盛興起。碼頭邊,立著一根根的「杙」,「杙」就是提供舟筏停泊用的繫繩木椿,物換星移,在河川改道、港口泥沙淤積的影響下,曾為全台第六大街市的大里杙,早不見往返的船影,聽不見碼頭的嘈雜,找不著可見證那段歷史的刻痕;幸而碼頭遺址之上,有重建的碼頭樣貌,為後人留下一個空間,去想見那一段如華的歲月。
二、福興宮:信仰中心
乾隆年間大批移民來台,紮根於大里杙庄,跟隨渡海而來庇佑鄉里的守護神湄洲黑面馬祖,自然也就成了當地當地人民心靈上的慰藉與依靠。於是經霧峰的富豪以及當地民眾集資興建『大里福興宮馬祖廟』。
福興宮建於乾隆年間,當初興建的廟址是位於今大里警察分駐所,是以土磚、瓦茸、三合院形式的廟宇,其後於嘉慶十六年,彰化知縣楊桂森因恐廟旺出反王,想敗壞地理,遂強迫福興宮由原址遷至現址。這七、八十年來又歷經了兩次重修,第一次重修於日據時代末期,第二次重修於民國四十四年。雖歷經兩次重修,但由於整體結構已經腐朽,一經地震恐有倒塌之虞,乃於民國七十九年將舊廟拆除,新廟則歷經二年,於民國八十一年宣告完工。
三、鹹菜桶、鹹菜巷:
1.大里杙入口地標物-鹹菜桶
當您進入大里路口就會發現有一個很大的木桶,就是咱們家鄉的名特產『鹹菜』,用來裝鹹菜的桶子就稱為『鹹菜桶』。現在大里市公所用一個木製桶子來象徵《大里杙老街》入口處,期待大里杙再現繁榮景象。
2.
鹹菜巷
位於大里杙老街中的將軍二巷就是著名的『鹹菜巷』,鹹菜巷起源於光復後土地改革時期,當時大多數佃農從地主手中取得土地,增加農民耕作的熱情,於是農民在冬季稻作收割完畢後就種植可醃製的芥菜,就是大里鹹菜王國的起步。之後,農業精緻化芥菜加工達到顛峰,鹹菜巷當時巷內處處可見一個個木製的大木桶塑造出獨特的聚落景觀。一直到七十年代以後,漸漸喪失競爭力,這種獨特的景觀也漸漸穩沒。
現今走入鹹菜巷裡,只有看到現代塑膠桶取代木製的大木桶的景觀。在巷內目前只有2戶人家在醃製,經過此巷都會聞到鹹菜的酸味ㄛ。
四、七將軍廟:
七將軍廟為當地特殊的義民信仰,傳說清同治九年,大里杙總兵部派翁均、張烈等六名士兵赴阿罩霧巡防地方,執行治安任務時,被阿罩霧出草之番人包圍,翁均等六人雖奮勇應戰,仍寡不敵眾六人均被殺害身亡,一同前往之義犬急速奔回總兵部悲鳴狂吠,總兵部派人前往救援為時已晚,而義犬亦在士兵就義之地咬舌身亡。大里杙地方人士有感於七義士(含義犬)常顯靈庇佑善良百姓,乃集資於現址建廟祭祀,以『忠義祠七將軍廟』命名之。
七將軍廟之確切興建時間已無史蹟可考,但由廟中之匾額『神之格思』四大字是清同治年間所題,由此推測本廟應建於同治年間,迄今亦有百年以上之歷史,而至民國二十四年八月由地方樂捐改建至今。
四、慶源堂:
除了舊街上的三間店舖之外,還包括廣大的庭園與紅磚建造的洋樓。慶源堂位於大里老街,乃清代首富林氏之店舖與住宅,磚牆雕刻,極富古樸之美,它也是現今大里杙老街中保存最為完整的建築。創建慶源堂的主人為林秋金,當地人稱「秋櫃長」或「秋家長」,他年輕的時候是在霧峰林家擔任總管,累積資本後便自立門戶,在大里老街創設「慶源堂」商號,迄今保持完整。
六、大新社區活動中心大里杙產業文化館:
大新社區活動中心為老街區獨具特色的日據時期建築,位於福興街上福興宮左側,據當地居民表示興建年期已無紀錄可考。為配合大里杙老街風貌再現,將整建活動中心為『大里杙產業文化博物館』,並依行政文建會90年度閒置空間再利用計劃的精神,將原本使用率不高的活動中心規劃整理,作為陳列展覽大里相關的文物,以期發揮最大效用。
七、樹王公
位於大里里與樹王里交界處,廟後有一棵巨蓋如傘的茄苳老樹,樹上有他種植物寄生。此地舊稱涼傘樹庄,係因此樹而得名。據地方傳說,乾隆年間,嘉慶太子微服來台時,在此地被歹徒圍困,正當情況危及時,忽然自樹上飛下一名紅衣武士,適時救駕,擊退歹徒。後來為感謝樹神顯靈,就築廟祭拜。此傳說雖與史實有出入(史料上未有嘉慶遊台灣的真實紀錄),但樹王公附近綠樹成蔭,早已成為居民聊天、下棋,享受徐徐涼風的地方。
八、涼傘樹林宅
林宅位於本市樹王村樹王路二二號,創建於光緒十四年。樹王村民以林姓為大族,而林宅主人林大有係為當地有名大戶。地方上曾有傳言:「矮矮米﹝四美﹞、碰碰富、直直賺;金蓮頭、起大厝」由此可見其一斑。
林宅屬於清代末朝之官宅建築,宅院以整個結構而言,為三合院多護龍式綜合體,大廳前有方形軒亭,可惜殘破支離,而墻門既梯形墻夾立,又突出圍,墻具有線條變化美。林家大廳因屋頂倒塌,已將祖先牌位移到新建林氏宗祠。為部分原有裝傭,極具精緻,如磚雕和交趾燒字聯,都有獨特之處,而萬字花砌磚墻,以及紅瓦組合花墻,真是一面墻壁一個世界,無不古色古香輝映成趣。
九、林爽文故居遺址
本市第一公墓原係林爽文故居,林氏漳州府平和縣人,渡台後居住本市趕車為業,遂加盟天地會。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起義抗清,其勢甚熾,清軍失利,彰化、諸羅縣城被佔,但不久為福康安率領之援兵所破,在北部中港庄被捕送往京城,乾隆五十二年正月被斬。其故居廚房後面原有一棵大芒果樹,民國四十八年八月七日,豪雨成災,遭受雷電所焚,現已蕩然無存。
十、墓道碑                                        
位於新興路大里農會旁土地公廟側,碑的外觀,底部是一隻石龜,背上馱負刻有碑文的石碑。碑額上雕有雙龍圖飾,中有「皇恩」二字。碑面中間題有:「誥授中憲大夫鄉進士允卿林公墓道」,此處就是林允卿墓園區的入口。林允卿就是台灣議會之父(林獻堂先生)的父親-林文欽。清光緒年間,林文欽先生曾率子弟兵依附台灣道劉璈,中法戰爭後,以功註銓郎中分發兵部武庫司候用(國防部)。光緒19年,中鄉試舉人。1913年逝世,葬於大里杙。現今墓園區僅剩墓道碑、石筆、墓塚,零散分布,原始完整的墓園區已看不出來(因大里二期重劃-道路、住家陸續興建)。
*『亭仔腳』
大里老街上的街屋有一個主要特色,就是採亭腳式的街屋,其街屋有分成前的段軒亭與後段的商店及住家,彼此屋頂互不相屬。仔細觀察大里老街,亭下的柱子,並非連在磚牆上的附壁柱,而是獨立出來的,老店面與軒亭間的橫樑,是由店面匾聯上方挑懸出兩塊圓形凸出物來承接樑。整個大里老街的牆壁面,街由土配合橫豎二向紅磚作成組成的斗仔牆,其平面分割左右切分成三等份,中間為入口大門,二側壁體責處理的像一般『格子門』,放下概略分成五個段落,身堵部位有界四條綠  花磚拼組,裙堵堵部位則利用磚雕做出『卍』字盤常的圖文。
參考資料:1.http://412.travel-web.com.tw/Show/Style3/Column/c1_Column.asp?SItemId=0131030&ProgramNo=A100036000001&SubjectNo=262&Page=1 2. http://www.smes.tcc.edu.tw/Country/2878226/page2.1.htm 3.http://readtw.ncl.edu.tw/readtw/town_html/10006/1000620/images/l/l01_01.gif4. http://home.kimo.com.tw/yys6630/dali_buildings.htm
大里福興宮
福庇一方,大里庄中蒙后德興隆千載,湄洲海上顯神靈位於大里老街街頭的福星宮,奉祀天上聖母-媽祖。它創建於清乾隆時期,相傳有一位德行高超的禪師,為庇護冒險渡海來大里杙開墾的漢人,於是奉請天上聖母神尊,自福建湄洲來到大里,最初用竹編及茅草搭蓋於大里分駐所現址,由於非常靈驗、聲名遠播,不久,經地方善男信女捐獻,將原來克難式的廟堂,原地改建為土硝、瓦頂、坐西朝東、莊嚴肅穆的廟宇,並且正式命名為「福興宮」,由於十分靈驗,因此香火鼎盛,成為大里當時的信仰重鎮。
林爽文事件之後,嘉慶十六年(西元一八一一年)當時的彰化縣令來到大里勘查地理,發現大里杙境內,東有番仔寮的「振坤宮」,北有內新的「新興宮」,西有「福興宮」,形成三角鼎立的風水,加上大里杙山明水秀、地靈人傑,清朝政府深怕日後再發生類似林爽文反清之情形,就假藉福興宮狹窄簡陋的藉口,強行把它遷到目前現址重建新廟。
隨著歲月的流逝,清朝建立的福興宮的日漸斑駁,於是先後在民國十四年及四十四年進行整修。
  到了民國七十八年左右,地方人士與信徒集資進行重建,歷經三年「福興宮」的新建工程陸續完工,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能看見的福興宮了。
  目前福興宮一樓正殿供奉著「天上聖母」,左右龕奉祀神農大帝.福德正神,左偏殿供奉關聖帝君,右偏殿祀註生娘娘;二樓正中,恭祝玉皇大帝,右龕祀南北斗星君,左龕祀觀世音菩薩。
  由於「福興宮」有著百餘年的悠久歷史,留傳的古物實在不少。
  如正殿龕前的香爐係清朝嘉慶十六年製作的,而神農大帝的座椅則是在清朝咸豐元年所雕鏤的,另外廟內還有「德可配天」、「海島蒙麻」等匾額,字體蒼勁、古色古香,置身其中,直叫人流連忘返。

資料來源:
http://content.edu.tw/primary/country/tc_ua/h004/building/cc2.htm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