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30日 星期六

京都の善願寺が巨木に彫った「不動尊像」

京都の善願寺が巨木に彫った「不動尊像」を特別公開していますhttp://www.asahi.com/articles/ASJ4W6QNMJ4WPLZB01H.html 

幹回り約4メートルのカヤの巨木に、鎮座する不動明王を彫った「榧(か…
ASAHI.COM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Museum in Odense

ArchDaily 分享了 1 條連結
Kengo Kuma & Associates, in a team with Cornelius+Vöge and landscape…
WWW.ARCHDAILY.COM

搶救"唭哩岸" (捷運淡水線) 的打石文化

搶救打石文化-唭哩岸文化工作室 (政戰新聞)
早期在經營北台灣時,使用來自唭哩岸一帶的石頭為建材,這種石頭因此有了唭哩岸石的名稱。唭哩岸一帶也成為台灣的打石重鎮,走訪唭哩岸,能看到許多就地取材的建築。
2015年11月,具有歷史意義的老石屋遭無預警拆除,而拆毀的石屋建材,也將成為鄉土教育的教材,繼續屬於自己的故事。

二仁溪從92%河道嚴重汙染的高峰,降到14%; “港尾溝溪疏洪道”豆腐渣工程:糾正案文

2016.4.30

賴清德新增了 4 張相片
1970年代起,許多廢五金工廠聚集在二仁溪沿岸,嚴重汙染水質,而被冠上「台灣黑龍江」的惡名。在中央、地方和民間三方的多年努力下,今天我們透過「二仁溪流域教育中心啟用暨台灣濕地保護聯盟20週年」活動,讓大家了解,二仁溪已展現新風貌!
多年來,市府和台灣濕地保護聯盟、沿岸社區攜手合作,透過生態復育,建置起沿岸的濕地生態廊道,結合環境教育,讓下一代親自感受生態環保的珍貴。
如今,二仁溪從92%河道嚴重汙染的高峰,降到14%;並有54種魚類悠遊其中、野鳥再次展翅飛翔,甚至能抓到草蝦,足見整治有了成果!
市民朋友可騎著鐵馬,從黃金海岸,沿著二仁溪堤防騎乘,欣賞沿岸風光。我們也請水利署幫忙,協助打通整段堤防道路,一來有助防汛搶險,民眾還可享受台南這座生態城市的美景,更加珍惜腳下這塊土地!


2015.2.5
黃煥彰


臺南市港尾溝溪疏洪工程,啟用不到20日竟發生嚴重坍塌毀損,經濟部水利署暨所屬第六河川局辦理港尾溝溪排水中游疏洪工程諸多疏失,監察院財政及經濟委員會104年2月4日通過並公布監察委員仉桂美、王美玉提案,糾正經濟部水利署暨所屬第六河川局。

糾正案文指出本案缺失如下:
一、經濟部水利署所屬第六河川局於「規劃階段」,疏洪道洪峰流量未納入集水區內中洲排水所匯入流量,雖不致造成疏洪道溢堤,惟計畫流量之減算,肇致相關安定分析諸如抗水流剪應力檢核、抗傾倒、抗滑動、偏心距及基礎承載力、局部沖刷量之推估等與原計畫不同,顯有缺失。
二、經濟部水利署暨所屬第六河川局於「設計階段」,未依水利工程技術規範針對基腳設置保護工或固床工等消能設施,致發生超臨界流之水躍現象,刷深渠底造成版樁主、被動土壓力失衡而傾倒;設計單位設計欠當、誤植、漏列更造成戧台破裂、多次辦理契約變更設計等,均有疏失。
三、經濟部水利署暨所屬第六河川局於「審查階段」,未依契約規定辦理期末審查,亦無簽獲首長核定免辦之行政程序,致諸多期中審查意見之回覆將列於期末報告等語,無法藉由學者專家再度檢視設計是否完備,顯有違失。
四、經濟部水利署暨所屬第六河川局於「施工監造階段」,疏洪道防汛道路工程遭施工廠商與監造單位勾串,未按圖施工,且於「驗收階段」亦未查核發現施工廠商以營建廢棄物偽充契約規定之級配粒料,致三級品管制度蕩然無存,顯有疏失。
五、經濟部水利署暨所屬第六河川局於「案發初期」,怠忽交通部中央氣象局連日且持續針對臺南市發布豪雨特報,未及時搶險,致災損擴大,徒耗公帑逾8千8百萬餘元辦理搶險及復建,顯有未當。





豆渣工程 賴清德讚防洪佳

19天就崩塌 檢方追查





港尾溝溪疏洪道與中山高速公路平行。台南市政府提供

【李恩慈、辛啟松、唐鎮宇╱連線報導】耗資逾10億元的台南港尾溝溪疏洪道,啟用19天就崩塌,被譏為「豆腐渣工程」,水利署昨派員搶修,最快今清除河道土石,先修復排洪功能。學者質疑,疏洪道不是偷工減料,就是工法設計不對,台南地檢署也將介入調查。

「市府不用出錢」

港尾溝溪疏洪道全長3.8公里,此次崩壞地點在下游,3處坍塌合計長度170公尺,佔總長度5%,搶修經費2500萬元由包商負擔,若要完全修復,六河局估計至少需要上億元。
疏洪道才啟用就崩壞,南市長賴清德前天仍在臉書堅稱,該工程在812豪雨考驗下,顯現治理成效;賴昨出國訪美,透過市府聲明,工程由水利署第六河川局發包及驗收,在保固期內,市府不需出錢。六河局副局長郭建宏說,重建經費由六河局和包商分擔,調查出爐後再談責任。 



坍塌的疏洪道由六河局工作人員日夜趕工搶修中。李恩慈攝

水利署昨派員勘察現場,證實擋土牆有鋼筋。郭建宏說,疏洪道採排樁工法,以鋼筋混凝土的版樁植入河床,上方用帽梁固定,目前先把坍塌擋土排樁護岸清除,再回填大石塊加混凝土強化河底,靠近中山高的邊坡則施作鋼版樁工程保護。至於若再下大雨是否還有安全問題?郭建宏認為,今天如期把河道清除後,就可比較安心。
至於責任歸屬,水利署副署長田巧玲說,已委由土木技師公會及政風室調查。台南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蔡麗宜說,將分他字案調查,釐清是否偷工減料。
成功大學土木系教授倪勝火昨到場勘察,研判雨勢太大、加上土壤內部強度太差,另一個可能是版樁入土深度不足,強大水流沖刷造成土壤流失。成大水利系教授詹錢登批:「壞掉就表示有瑕疵,不是偷工減料,就是環境不適合這種工法。」當地土壤以細顆粒的沙土為主,研判設計時未考量。 



坍塌的擋土牆排樁可見裸露鋼筋。李恩慈攝

水利署挨批守舊

成大土木工程系教授張行道說,近年降雨是大雨來得快、去得也快,水利署仍照以往治水工法,沒有考量到氣候變遷。南市議員邱莉莉批,水利署施工設計仍停滯於25年防洪標準,未考量氣候變遷、雨量上修,設計發包也有瑕疵,難辭其咎。 

港尾溝溪疏洪道相關資訊

目的:港尾溝溪流經南市關廟、歸仁及仁德區,疏洪道將上游溪水引入二仁溪,減少下游水患
經費:工程經費10.1億元,連同徵地費用15億元
工法:採排樁工法,將一根一根鋼筋混凝土的版樁植入河床,上方用帽梁固定
工期:2012年3月動工,今年7月27日舉行完工啟用典禮
目前問題:未因應當地砂質土壤補強、防洪標準不敵暴雨洪水,崩塌170公尺
對策:先清除坍塌處土石,再回填大石塊加混凝土強化,靠近中山高邊坡作鋼版樁工程保護
資料來源:《蘋果》採訪整理 
王定宇新增了 5 張相片。
號外…才在7月27日由杜紫軍偕同賴清德市長主持完工啟用的“港尾溝溪疏洪道”,今天凌晨嚴重走位崩塌,仁德休息區旁的河道幾乎全毀,還危及緊鄰的高速公路,經濟部水利署六河局負責發包施工的這個工程耗費十億一千萬(佔了中央說給台南一百多億治水中的1/10了),啟用不到二十天就垮掉,好貴的豆腐渣工程啊!
港尾溝溪疏洪道是地方爭取,而發包和監造是經濟部水利署六河局,全長3.8公里疏洪道,將港尾溝溪分洪到二仁溪,仁德保安的治洪功效是明顯良好的,但是19天就垮掉的豆腐渣工程品質,一定要追查到底!

2016年4月29日 星期五

香港與深圳

不做深圳後花園 港人要爭氣!
1997年回歸前,香港是鄰近地區學習的對象。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今期《信報財經月刊》封面專題對港深兩地的樓價作了比較,現時深圳樓價已比得上香港了。深圳樓價在這麼短時間內飆升,肯定有泡沬,但不能純粹以炒作來解釋。
深圳GDP已破2萬億港元,如果今年能完成預定的8%至8.5%增長,就會超越香港,最厲害的是新興產業貢獻達五成以上。以樓價最貴的南山區為例,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間科網巨企都在這裏設總部。
曾幾何時,港人視低樓價的深圳為「上車」的另類選擇,今日香港買家已微不足道,只能愈買愈偏遠。樓價是城市實力此消彼長的一個側面。
猶記得,1997年回歸初期,中央還能謹守「一國兩制」,不敢公開對香港指手劃腳。除了想令國際社會釋疑外,最重要的原因是那時香港還有實力,大陸還要倚靠香港這一對外窗口。
回歸後,經濟發展停滯不前,三位特首或「眼高手低」或「無所作為」或「只講不做」,在香港由一個卓越的城市走向衰弱的過程中,不能全怪政府,每個港人都有「共罪」。
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香港的高度自治,與其寄望於中央的憐憫,倒不如自強不息,增加自身被利用的價值。
近年,內地經濟轉型困難重重,金融、股市改革裹足不前,政治自由的空間亦愈收愈緊。50年前的夏天,文化大革命浩劫揭開序幕,現時內地的境況竟然與當年文革有很多雷同之處,今期文革50年小專題有詳細分析。大陸的危,也許就是香港的機?
在本土熱潮下,近年香港興起「社區經濟」,年輕人開「士多」、「二手店」、「合作社」蔚然成風,特別報告會探討這種嶄新的經濟多元形式。
今期兩個商界人物的奮鬥故事,對於未來香港的出路也很有啟發意義,會考只得4分的冼國林,憑毅力先後攻讀金融課程、法律研究文憑,已出人頭地成為兩間上市公司的主席。原本在入境處當教官的張華強,寧捨棄安穩的工作創業,打拚成為出色的工業家。

台北大安區深巷

【台北大安區深巷 一不留心就會錯過的美好】 大安區 無二
行經杭州南路二段深巷內,比人高的竹籬笆後面,只見華蓋如蔭的大樹與黑色的屋瓦,低調、幽靜,讓人一不小心就會與這個珍稀的「時空膠囊」擦身而過。

沏一壺光陰,盛一碗懷舊,杭州南路深巷內「錦町六條通」日式老宅中微風傳過百年樹影,花藝、食光、修舊如舊一場好聽的故事正要開始……
CW.COM.TW|作者:天下雜誌

鹿港青年拓荒記:「請保留我的家鄉」

報導者 The Reporter 的貼文
這裡是鹿港,一個曾經擁有台灣最大、最富有的泉州聚落,如今卻被返鄉青年稱為「拓荒」的地方。老屋淪落荒廢、歷史成為包袱,加上都市化發展之下人口外流、產業外移,曾經是文化基底的房產和土地成為投資客的籌碼,小鎮…
TWREPORTER.ORG|作者:報導者 THE REPORTER

2016年4月27日 星期三

委內瑞拉困境


Venezuela announces two-day work week as blackouts increase.
CNN.COM|由 OSMARY HERNANDEZ AND RAFAEL ROMO, CNN 上傳


In Venezuela, lines snake around state supermarkets from before dawn. "It makes a person want to cry," said taxi driver Jhonny Mendez. More here on the families struggling to put food on the table:http://reut.rs/1SKeNKl
Venezuela's soaring prices and chronic shortages have left many struggling to put meals on their tables.
REUT.RS|由 CARLOS GARCIA RAWLINS 上傳

2016年4月26日 星期二

劉克襄:山城埔里、竹山何處去;謝金河:印象中,四十幾年前的竹山,比現在更熱鬧一些!


【假日版】劉克襄:山城何處去

關鍵字: 
早年台灣有很多山城,都是風物豐饒景緻瑰麗的小鎮。一個人的故鄉在那兒,總會油然而生莫名的驕傲與光榮感。
曾幾何時,今日的山城多半形成人力外流,回去找不到工作的地方。但事在人為,有見識者還是願意嚐試這一逆勢人生,投身到資源欠缺的環境。埔里和竹山都有如是翻轉的故事。
九二一地震對埔里帶來巨大的創傷,許多典雅的舊建築全部崩毀,不少家庭亦破碎。但它也是轉捩點,時間拉長回顧,不少遠離的在地人都選擇此時回去,想要為家園做些有意義的事。
譬如出身桃米里的邱添富,在北部工作多年,從事舞台裝潢之類的工作。大地震後,決定返鄉。一來都會的繁忙不習慣,二則老家田園需要人照顧。一個年代後,他的民宿經營成為當地典範。
我們再碰頭,論及地方產業和自然生態,他都能侃侃而談,兼及如何社區輔導,提昇人文的內涵。他更清楚看到,整個社會人口結構在改變,愈來愈多退休族想要到鄉野長時旅居。如今他打算把一半以上的客房,改為long stay的內涵。
更年輕的阿凱,又是另一值得喝采的例子。他在埔里公車站不遠處,租了店面,開設腳踏車,希望遊客多認識埔里小鎮的風情。
埔里公車總站非常忙碌,每三四分鐘就有一輛客運進出,到處可見汽機車出租和計程車共乘的招牌。很多遊客把這裡視為轉運站,接下去,往清境、霧社或漁池、日月潭,這兒都是重要的過境點,很少人會停留下來。
阿凱結合了在地有機筍農、手工造紙業者等等理念相同的朋友,一起努力把山城規劃為單車慢遊之地。在他之前,埔里是沒有腳踏車出租的。阿凱推出的騎踏小旅行,特別針對人文風土的走訪,購置了性能良好的車體,讓遊客充分感受單車騎踏的舒適。
最近還有位長年關心環境議題的女生林佳穎,準備在市場旁的老家興建書店,擺設內容將以社區農學、自然知識和景觀風貌等相關書籍為主,還要定期舉辨文化講座。你或許擔心,這等活動在小鎮會有多少人來聆聽?沒有政府和外力的贊助,能夠支撐多久?但她還是義無反顧,只因這是自己的家園,總要給自己一回實踐夢想的機會。
同樣是山城,回到埔里的年輕人多以在地家鄉子弟為多,返鄉工作似乎是天職,也是使命。我在竹山邂逅的卻不一樣。被外頭視為成功典範的,反而以外地人的表現,更讓人印象深刻。
天空的院子出現即是。起造者何培鈞,十年前孤身在遙遠的竹山大鞍山區,意外邂逅了一間荒廢的傳統三合院。後來仿照舊厝,美輪美奐地重新打造,被譽為台灣最美麗民宿。這一艱苦創業的傳奇早就廣為人知,但他不想停留在民宿的文創階段。下個目標是結合其它地方產業,試圖把人口流失大半的竹山,帶出過往的繁榮。
埔里有階段性的發展,大家縱使意見不同,都知道下一步該往哪裡走。相對的竹山是打游擊戰,雖有整合,尚未集體啟發。當然這一對照有點失之於簡單,卻也是刺激。
前陣子,遇到一對竹山女孩,還是大學生,卻清楚意識家鄉的困境。她們自己架設網站,弄了個「環竹街山」,介紹家園更細微的風物,希望更多在地人參與。她們的想法跟何培鈞一樣。天空的院子再如何綺麗,還要成為大地的院子。
台灣有許多小鎮,都是靠外地人的加入,走出新可能。但在地自發性自覺的社區意識更為迫切。遇見這對姐妹花,我深感驚喜。如果每個鄉鎮都有類似見識的年輕人,更願意捲起褲管衣袖。不管在地和外來,一邊擷取舊往的美好,順勢改造自己生活的家園,我們就更無悲觀的理由了。
photo credit:Tao Tsai  (CC BY 2.0)
*****


出身桃米里的邱添富,在北部工作多年,從事舞台裝潢之類的工作。大地震後,決定返鄉。一來都會的繁忙不習慣,二則老家田園需要人照顧。一個年代後,他的民宿經營成為當地典範。
我們再碰頭,論及地方產業和自然生態,他都能侃侃而談,兼及如何社區輔導,提昇人文的內涵。他更清楚看到,整個社會人口結構在改變,愈來愈多退休族想要到鄉野長時旅居。如今他打算把一半以上的客房,改為long stay的內涵。

  • 2012-06-12
  •  
  • 中國時報
  •  
  •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
▲佈置充滿野趣的綠屋民宿與主人邱添富(圖/交通部觀光局提供)
▲佈置充滿野趣的綠屋民宿與主人邱添富(圖/交通部觀光局提供)
「九二一大地震全村三百六十九戶,一百六十八戶全倒,六十戶受損,這裡的民宿是被催生出來的。」南投縣埔里鎮桃米里綠屋民宿邱富添說,桃米以前種滿麻竹筍,九二一地震後,社區總體營造,以工代賑、點工購料等方式,讓桃米慢慢復建。

「民國六十年代,麻竹筍一公斤約四元,一天要採摘兩千公斤竹筍,非常辛苦,四十年過去了,麻竹筍的價格依舊。」邱富添將爸爸的竹筍園改建為民宿,成為社區的五間民宿之一。
「九二一大地震,三合院老家全倒,我把父母接到市區住,但老人家不習慣。」石上清泉民宿老闆邱慶章在臺中市區經營洋酒買賣,為安置父母,在老家舊址蓋了渡假別墅,也方便兄弟姊妹輪流回家。

別墅偶而會借給親朋好友入住,好友都愛上這裡遠離塵囂的清幽,建議兩人兼營民宿。邱慶章說,剛開始當做副業經營,留在家中時間越長,對土地認同感也越高,現在民宿是他的主業,孩子也回到鄉間就讀,「在庭院做功課,腳玩小狗,手寫功課」,他們全家在這裡找到生活的重心和意義。 
「為永續發展,桃米在沒有特色中找出特色。」邱富添表示,交通部觀光局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將桃米定位為生態社區,培訓解說員、種植蜜源植物、行銷宣傳等,遊客到這裡吃無毒蔬菜、喝最純淨的山泉水。 
▲綠屋民宿保留自然原味緣章盎然(圖/交通部觀光局提供)
▲綠屋民宿保留自然原味緣章盎然(圖/交通部觀光局提供)
「腹斑蛙白天叫聲大,有遊客還以為是假的,要求民宿主人把麥克風關閉。」邱富添說,在導覽員的帶領下,旅客穿著雨鞋看青蛙、欣賞螢火蟲與蝴蝶,連路邊不經意出現的蛇也變成是一種驚喜,當青蛙吸盤吸住遊客的手時,阿公阿嬤也瘋狂。

桃米現在民宿已經成長到二十五間,周末假日住宿都客滿,遊客來到這裡留宿觀光,不是蜻蜓點水,邱富添說,因為有根,社區的人不必到外地就業,自己大三的兒子對文化創意有興趣,畢業後也打算回鄉。

「現在經濟產值至少增加二十倍,每年觀光產值上億台幣。」邱富添期待的說,桃米和日月潭、車埕連結成一個風景線,未來桃米將成為民眾Longstay的最佳選擇。

*****
謝金河新增了 6 張相片。2016.4.26
周日竹山鎮的午后!
台灣的城鄕差距愈拉愈大,加上少子化衝擊,這幾十年來,中南部很多中大城市都面臨人口大量減少,發展停滯的現象。
我搭遊覽車,要去聽何培鈞作簡報,下車的地方,正是台西客運車站,我一眼就認出這地方,1972年,我讀正心初中的時候,從湖山巖一直走到竹山台西客運,然後,在這裡坐客運回去。這座古老車站經歷四十幾年仍然健在,只是十分老舊。再往前一點,員林客運車站也是如此。
我問何培鈞,竹山現在有多少人?他說剩下五萬多!竹山鎮的人口是從八萬多一直減下來的。很多人求發展,搬到北部,加上少子化,大家愈生愈少,大多數中南部城市人口一直在減少,中小學校一直減班。
我迅速吃完了中餐,在竹山街頭逛逛走走,可以感受到沒有人氣的冷清,在熱鬧市集,沒有看到太多人潮。印象中,四十幾年前的竹山,比現在更熱鬧一些!

安平港

賴清德新增了 4 張相片
【開放繁榮的安平港】
安平港是臺灣最早的海港。400年前,海關、洋行錯落設立,開放熱絡的商業環境,讓安平港繁華一時。但可惜地,因沒落而淪為只能進出口砂石和水泥。
為了活化安平港、再現榮景,縣市合併後,我們與中央合作,也感謝台灣港務公司張董事長與其團隊的努力,安平港今年2月,「上和盛」貨船試航,成為安平商港第一家定期小三通的航運船。今天,豐澤園輪貨船正式從台南啟航,順利直通泉州。
未來,雲嘉南農產品、科工區的工業品無須經由高雄港出海,安平港就能包辦通往福建的運輸功能,大大降低成本,讓雲嘉南的產品更具市場競爭力!

2016年4月25日 星期一

日本熊本市政府大樓地震中垮掉 vs 中國汶川大地震、成都豪華新行政中心

http://www.epochtimes.com.tw/n164714
日本市政府大樓地震中垮掉 原因令中國人震撼
更新: 2016年04月22日 4月16日日本熊本發生7.3級強震,造成當地眾多建築物倒塌,其中宇土市政府大樓4層部分發生坍塌引起眾人關注,日本媒體稱,因預算不足,該大樓13年來一直將防震加固機會讓給了學校。此消息一出,立刻引來中國網民的感嘆。圖為宇土市政府大樓。(網路圖片)



........

在大災難發生時,日本中小學校舍往往是當地人的第一避難所,因為這裡絕對是最安全的。日本的幼兒園、小學或者中學大門邊或圍牆上,常常有醒目的告示牌「某某街道指定避難所」、「某某町指定震災避難所」。這些作為避難所的學校內,往往還有專門的屋子儲備著可供上千人食用的防災食品、防災物資等。 

2004年10月28日發生的新澙中越大地震中,位於災區的250多所中小學,沒有一棟校舍倒塌,比較嚴重的也僅是梁柱出現裂痕。相反,位於7級地震震中的181所中小學校舍,地震當日就接納了4萬余名災民。 

2011年3月13日,受災最嚴重的宮城縣南三陸町,13,000多人的整個市鎮幾乎都被抹平。一幅航拍照片上,志津川高校的運動場上還大大寫著「SOS H」(H表示直升機降落的地方),標明這裡是人們最後的避難所。 

「日窗君」在其網文中寫道:「看著諾亞方舟一般的日本學校,真心被這個民族骨子裡透出的一種精神震撼,『學校是承擔著日本未來的孩子們托付生命的地方』,這句樸實而深邃的話,真的值得起立鼓掌,深深品味。」 

中國學校vs政府大樓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造成約21.6萬間房屋倒塌,其中包括6,898間校舍。 

四川地震局報告稱:受汶川地震影響,德陽市實古鎮中心小學、瑩華鎮中心小學和中學、八角鎮中心小學、洛水鎮中心小學的教學樓倒塌,一批學生被壓埋; 

重慶市梁平縣有兩所小學的四名學生在地震中死亡,超過100名學生受傷; 

鄰近汶川的四川都江堰市聚源中學教學樓垮塌。該校共有師生1,800人左右,其中初二、初三兩個年級18個班學生被埋; 

受汶川地震影響,貴州多處中小學教學樓發生開裂、倒塌; 

12日下午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後,北川縣北川中學六至七層高的主教學樓塌陷,當時正值上課時間,21個教室裡師生約1,000人,除個別逃生以外,大部分被掩埋在廢墟下。 

⋯⋯⋯⋯ 

中共政府在地震後公布的最後數字是:學生死亡人數6,376人,失蹤1,274人,埋在倒塌校舍中1,107人,加起來只有8,757人。整個地震遇難者87,150人。 

而巴蜀同盟會成員伏虎氏則表示:「據我們初步估計,人命的死亡人數是30萬人左右,學生死亡人數是3萬人以上。」他說不用統計,就可以估計出死亡人數:「學校倒塌的數字是5千多所,平均一個學校10個班,就是5萬個教室,一個教室平均死10個人,就是50萬。」 

汶川地震中倒塌的校舍。(網路圖片)汶川地震中倒塌的校舍。(網路圖片)

美國之音曾報導:「也有網民提出質疑:四川地震為甚麼倒塌的多是學校而不是政府辦公樓?為甚麼中國各地,尤其是貧困地區,學校建築往往超破爛,而政府辦公樓卻能超豪華?」 

日本《讀賣新聞》的記者在四川省梁平縣一個倒塌的學校現場採訪後,報導說:「一個在現場的當地居民憤怒地說:『看看這個。磚的表面只有干沙子。水泥成分有問題,所以這個樓才這麼不抗震。』」
  
台灣《聯合晚報》報導說,四川地震中有一則新聞最讓人心酸,至少有六所學校的校舍坍塌,數百名孩子被埋在瓦礫之下。因而引起一片探討聲,「為甚麼最先倒的是校舍?政府辦公大樓卻這麼牢固?」
  
正當人們在質疑學校校舍豆腐渣工程之際、正當家長們痛哭著掩埋孩子的屍體之時,成都的政府官員們正偷偷地搬進12億元(人民幣,下同)建起的豪華辦公樓。此舉引發民眾極大的憤怒。 

圖為汶川地震期間揭幕的成都豪華新行政中心。(網路圖片)圖為汶川地震期間揭幕的成都豪華新行政中心。(網路圖片)

災難時,又看到「讓領導先走」 

網絡作家嚴少雄在其微博上發文表示,汶川大地震中,一座座教學樓倒塌,一個個小小的生命被掩埋,但卻沒有看到政府大樓垮塌。 

他寫道:「一邊是豆腐渣校舍,一邊是鄉政府蓋起了小天安門,市政府蓋起了白宮。財政收入以世界最快的速度增長,災區的百姓,包括災區的學生都是財政收入增長的奉獻者,但學生卻不能像政府官員一樣,不能在像政府大樓一樣牢固的校舍內上課。」 

他寫道:「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瑪依為了逃避火災,政府官員對學生高喊『讓領導先走』,還有哪個官員建豆腐渣辦公樓,將自己的生命置於危房的威脅中?再窮沒有窮政府,再苦沒有苦官員。火災中孩子們用生命送官員先走了,地震中孩子們在垮塌的水泥板下先官員而去了。」 

正如博客作家李承鵬所說:「其實不必追問真相,因為彼此都知道真相。當然你越知道真相,政府就越不能讓它成為真相,一定要用各種離奇謊言去掩蓋。就像汶川地震的豆腐渣校舍一樣,真相和幾千孩子的生命都必須永遠埋在瓦礫之中⋯⋯」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