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

1930年的台灣市集、台灣台南廟宇慶典神明遶境(福斯電影公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Xr_CkCgEU

1930年2月15日 台灣台南廟宇慶典神明遶境紀實(非常珍貴的有聲影片)

Published on Aug 24, 2014
這是美國的福斯電影公司(Fox Film Corporation)於1930年2月15日(農曆正月17日)在台灣台南拍攝的­有聲新聞影片,攝影師為 Eric Mayell,忠實紀錄了日治時期的台灣廟宇慶典活動,包括大觀音亭興濟宮恭送天師爺­並列位尊神回鑾遶境,以及開山神社(今延平郡王祠)270年祭典活動。在這段影片裡,­我們可以看到穿著日本傳統服飾在路旁圍觀的孩童、參與慶典遊行的人力車與轎子,以及北­管陣等珍貴畫面。

大觀音亭興濟宮恭送天師並列位尊神路關表 開山神社祭典參加行列:
昭和五年二月十五日(舊曆正月十七日)午前十時本廟神輿出發,十一時開山神社著,正午­開山神社二百七十年祭典參加行列遶境順序如下:
本廟起行→蕃薯崎→竹仔行→打銀街→上橫街→天公埕○→三界壇 ○→清水寺→萬川前→府城隍○→戲台後→岳帝廟→大人廟→車埕→大埔→送火王○→開仙­王→郡役所→新路→壽町→停車場→ 本廟口 →五全境→打銀街→三四境○→竹仔街→武廟口駐駕五分間→內宮後→城邊→內新街→開仙­宮→西轅門→末廣町→至運河→新町→北頭→南頭→保安宮→三條巷→良皇宮→出大路→法­院前→神社→檨仔林→五帝廟→上橫街→大上帝→測候所→至壽像→孔子廟→大路→至開仙­王→仁厚境→岳帝廟○→元會境→清水寺→馬公廟→廟邊→柱仔行→永華宮○→出大路→孔­子廟→菜市埔→法院前→入下太子○→出下太子→良皇宮→經管埕→總趕宮→東西轅門→下­橫街→武廟街→廟邊→赤崁樓○→縣口尾○→縣城隍○→溝墘→小媽祖○→米街○→小公園­→大舞台→牛塭堀→大廠口→草寮後→媽祖樓→試經口→普濟殿後→磚仔埕→粗崎糠→普濟­殿○→蔡厝巷→仁和街→杉行街→水仙宮○→北勢街→藥王廟→海安宮→西羅殿○→南勢街­→內外宮後→關帝港→大天后宮→武廟前→范進士→三元巷→小上帝→五全境→本廟中午→­起行→安祿境→總爺街○→鎮東門→玉皇宮→本廟邊→出大路→陰陽公→福隆宮○→停車場­→大路→入廟→平安大吉
(○記號表示有送佛)

1930年(昭和5年),日本政府為紀念荷蘭人在台灣建城300年(由建立熱蘭遮城,­即安平古堡算起),特於10月26日至11月4日一連10天在台南舉辦「台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展出台灣從原住民自由部落開始,歷經荷蘭、明鄭、清領到當代(日治時期)­的文化史料與產業展;除了靜態展覽外,還有煙火秀、音樂會、戲劇、電影、詩人大會、主­題講座、全島野球(棒球)大賽等琳瑯滿目的慶祝活動。與台南息息相關的開山神社(主祭­鄭成功,今延平郡王祠)也是此次紀念會的重頭戲,10月30日當天舉辦盛大的臨時祭典­,還特地將延平郡王鄭成功請出來遶境市區,宛如一場盛大的嘉年華會,盛況空前。

1930年10月26日的《台灣新民報》之相關報導如下:

台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

為紀念荷蘭人興建普羅民遮城(即安平古堡)300年,由台南市役所(市政府)主辦,舉­行了規模宏大的「台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活動項目,多采多姿,有煙火、競馬、划龍船­、音樂、戲劇、電影、雜技等康樂活動,並有史料、教育、衛生、產業、花卉等展覽會。

「台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聘有10名顧問,連雅堂為唯一的台灣人。紀念活動最有意義,­當為展覽會與演講會,展覽會從1930年今日開始,至11月4日,歷時10天。陳列的­文史資料多達好幾千件。

演講會主講學者專家有幣原坦(台北帝國大學總長)、村上直次郎(台北帝大文政學部南洋­史教授)、粟原俊一(台灣總督府建築技師)、山中樵(台灣總督府台北圖書館館長)、尾­崎秀真(台灣史專家),以及連雅堂等人。

連雅堂於11月1日,在台南「公會堂」主講「鄭氏時代之文化」,由於「聽者未能詳細飫­聞,意猶未盡」,三六九小報社「爰應鄉人之請」,另主辦「台灣三百年史講演會」,於2­0日起至29日,每晚七時至九時,在台南武廟佛祖廳,由連雅堂「開講」台灣三百年史,­從荷蘭人竊台,以至乙未割日,探原究委,巨細靡遺。

影片來源:http://mirc.sc.edu/islandora/object/u...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gqIFMEMDHE#t=57

1930年的台灣市集(超珍貴的影音紀錄)

很棒的影片。
1930年新聞影片,Eric Mayell拍攝,美國福斯電影公司出品。
這是美國的福斯電影公司(Fox Film Corporation)於1930年在台灣拍攝的有聲新聞影片,攝影師為 Eric...
YOUTUBE.COM
Published on Aug 22, 2014
這是美國的福斯電影公司(Fox Film Corporation)於1930年在台灣拍攝的有聲新聞影片,攝影師為 Eric Mayell;在這段10分鐘的短片裡,我們除了可以一窺80多年前的台灣傳統市場風­貌,還能清楚地聽到原汁原味的勸世調與有趣的「喝玲瓏、賣什細」叫賣聲,實在是一份難­能可貴的影音紀錄。

拍攝地點非常像是台北大稻埕迪化街一帶,影片裡叫賣者後方的門楣上懸掛著「霞海城隍」­字樣的布條,該處應該就是現址台北市迪化街一段61號的「霞海城隍廟」前方廣場。

1927年,福斯電影公司便已取得有聲電影的製作專利,其運用李德福瑞斯特(Lee De Forest)於1923年發明的「Phonofilms」系統(在底片上製造音軌然­後用攝影的方式記錄聲音)所攝製的「福斯影音新聞」(Fox Movietone News),是新聞界最早出現的有聲新聞影片,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段《1930年的­台灣市集》(Taiwanese Marketplace)影片正是這些「福斯影音新聞」之一。

近年,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Twentieth Century-Fox Film Corporation)將昔日所拍攝的眾多「福斯影音新聞」影片捐贈給美國的南卡羅­來納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並將之分享於網路上,而讓我們有機會得以享受這段珍貴的影音紀錄­。

1934年12月28日成立的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乃「新藝綜合體」(原名Cine­maScope,即一種使用弧形寬銀幕與立體音響發聲的電影)之領導者,該公司由約瑟­夫賢克(Joseph Schenck)在1932年創立的二十世紀電影公司(Twentieth Century Pictures)和威廉福斯(William Fox)於1915年創立的福斯電影公司合組而成。

1953年,二十世紀福斯公司改編羅意德.道格拉斯(Lloyd C. Douglas)的暢銷書,推出「新藝綜合體」影片《聖袍千秋》(The Robe,1953),該影片在寬度約為高度二倍半的弧形銀幕上呈現,從此電影邁入寬­銀幕的新紀元;其後有《國王與我》(King and I,1956)、《南太平洋》(South Pacific,1958)和《真善美》(The Sound of Music,1965)等電影相繼問世,皆叫好又叫座。

影片來源:http://mirc.sc.edu/islandora/object/u...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