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0日 星期五

台北市新生北路高架道路,「堀(ㄎㄨ)川」

1977年,興建中的台北市新生北路高架道路。畫面最右邊的白色建築物位於新生北路與南京東路口,其二樓為金琴西餐廳,在80年代因餐廳秀之盛行而名聞一時。畫面中央正在興建中的高樓為位於長春路65號的金蓬萊大廈(1978年5月完工)。
路中央的大水溝原名「堀川」,又稱「特一號排水溝」,是日治時期所開闢的水渠,兼具防洪和排水的功用,其兩側闢有道路,後經加蓋成為今日的新生南北路,並分段建造高架道路,於1983年全線通車。
這張照片拍攝時,新生北路在南京東路以南的路段尚未建造高架道路,而南京東路以北的新生高架道路則是在1979年通車。新生北路在南京東路以南路段於 1979年開始建造高架道路。1983年,北起中山北路與通河街口、南迄金山南路與濟南路口,全長3.91公里的新生高架道路,正式全線通車。
堀川從台北帝國大學(今台灣大學)北側直到基隆河口的路段興建於昭和8年(1933年),而台北帝國大學西側的路段則是沿用瑠公圳第二幹線加以整治,此亦 造成許多人將新生北路高架橋下的排污水溝「堀川」誤以為是瑠公圳的一部分;事實上,福建漳州人(幼年隨父親移民至台灣彰化)郭錫瑠(後人尊稱他為瑠公)自 1740年起,耗時22年所開鑿興建的灌溉水道「瑠公圳」並不包含堀川。
瑠公圳經過今新店、景美、公館、松山等地,從新店溪青潭源頭將水引至中崙附近的錫口(今松山)興雅庄(今松山區的台鐵臺北機廠、松山菸廠及信義區一帶)。







編按:
連勝文的新生高架單口相聲,是他最新作品,有錢人想的,真的跟你我不一樣。
我的競選團隊對回應此天才想法有兩種想法:
一是,用報報式的諷刺;一是,也很正式地提出不同看法。
於是,這回的聲明稿,跟以前的長得不太一樣。
(報報版)
要參選台北市長的連勝文說,新生高架應該地下化,什麼叫做「新生高架地下化」?
A.其實真正的意思是「新生高價地下化」,就是說,新生高架如果地下化,會貴到嚇死人,所以高價之事,要地下化,不要讓市民知道。
B.新生高架橋橋齡已逾三十年,又老又醜,不如埋入地下眼不見為淨。
C.捷運有時走在空中,有時走在地下,所以為什麼新生高架不行,有些路段走在天空(像現在一樣),有些路段走到地下去(如果天才當選台北市長的話,OMG!)。
D.以上皆是天馬行空的答案(奇的是,天馬就是拒絕走進地下)。

要參選台北市長的連勝文說,新生高架應該地下化,果真如此,那麼原來在新生高架下方的堀(ㄎㄨ 堀,塩漬,初頭)川應該怎麼辦?
A.模仿兩千年前羅馬帝國的光榮傳統,建構宏偉的高架水道系統,車道既然地下化了,水道就搬到原來的新生高上面。
B.可是,可是,羅馬帝國的高架水渠是飲用水,新生高底下的堀川是排水道,兩者好像不太一樣耶,怎麼辦?不過,新生高架地下化絕對是Z > B,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的啦,所以不要想太多。
C.堀(ㄎㄨ)川可以發展泛舟系統啊,在地下車道開車開累了,就換乘堀川的遊艇。
D.以上皆是沒有去東京就想到的答案(啊,我們賺到了)!

(正經版)
報載國民黨的台北市長參選人連勝文赴日取經後,提出了將台北市新生高架道路地下化的構想,旋即引發了輿論的質疑。我們認為針對年久失修的新生高架道路未來 應該如何處置,的確需要加以思考,但我們反對以傳統的大建設思維來想像市政,因為這只可能為未來製造出多餘的工程,而不是留下深刻的城市價值。
連勝文提出的新生高架地下化構想,首先是將其下的「堀川」遺忘了,這是個兼具歷史記憶、防洪排水的重要設施。在台北市南北交通有高架快速道路、一般平面道路以及公車捷運等大眾運輸系統的基礎上,我們應從城市歷史、文化與景觀的角度去思考新生高架道路的存在意義。
因此我們更要對連勝文構想中的建設思維提出反對。台北市十多年來主政者以建設為主軸,誇稱可以帶動城市經濟發展,但我們都看到了,這樣的結果帶動的只是財 團的經濟收入跟不肖官員的戶頭收入。如果像連勝文提出的新生高架道路地下化,連他自己也承認「要花很多錢」,那我們不得不思考,花的這許多錢最後會進到誰 的口袋?市民能否享受到花錢的好處,還是只是白花了稅金?
建設必須以市民的福祉為起點,以相關的數據及現實狀況為依據,而不是一個主政者的空泛想像,更不是政治裡金錢遊戲的工具。我們主張新生高架道路的思考應該 以追索城市歷史、營造城市文化與創造市民福祉為起點,在兼顧交通需求與景觀文化塑造的前提下,打造最適宜市民生活的空間。
(圖片來源:http://goo.gl/zQykGx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