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1日 星期日

新疆能源大開發背後的民族裂痕

昔日聽江澤民向沈君山大誇新疆能源之富 (約1990年),就有不祥之兆。

China Invests in Region Rich in Oil, Coal and Also Strife

新疆能源大開發背後的民族裂痕

在克拉瑪依一個裝滿石油的池子旁,有一座維吾爾人雕像。這裡大部分居民是維吾爾人,但他們往往不會被石油公司僱傭。
Gilles Sabrie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在克拉瑪依一個裝滿石油的池子旁,有一座維吾爾人雕像。這裡大部分居民是維吾爾人,但他們往往不會被石油公司僱傭。

中國克拉瑪依——在這座城市郊區的一個人煙稀少的園子里,石油從地下汩汩地湧出,流進一條木板人行道旁的若干個小池子里。在其中的一個池子旁邊,有一座維吾爾男子的雕像。他留着鬍子,騎着一頭毛驢,彈着琉特琴。

這個畫面具有很強的象徵意義。中國正在擴大在這裡的能源生產,要把西北部的新疆變成全國性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中心,與此同時,當地的維吾爾人卻越來越邊緣化,在人們心中的印象,似乎僅限於這座銅像所代表的具有傳奇色彩的歷史。


中國正在對幅員遼闊、資源豐富的新疆進行前所未有的投資,旨在擴大石油開採和提煉、煤炭生產、發電,以及天然氣的生產和運輸。然而,這些都發生在民族暴力事件不斷增多的背景下。在絲綢之路上的駱駝隊曾經穿越的沙漠地區,輸油管道和高壓電線如今縱橫交錯。

「看看他們打了多少井,」不久前的一個早上,正帶領五六名技術人員在這裡一處沙漠的油泵旁作業的陸衛東(音)說。這些人都戴着安全帽、穿着油跡斑斑的紅色防護服。「在建的油泵有幾百個,在這些山的後面,你看不到的地方,還有幾百個。」

石油是新疆能源經濟的基礎。新疆有大約210億噸的石油儲量,佔中國總儲量的五分之一,而且這裡還在不斷發現新的大型油田。本月,一家國有石油公司宣告了今年在該地區的最大發現:在距離克拉瑪依油田不遠的準噶爾盆地的西北緣發現了一座儲量超過10億噸的油田。根據國土資源部的數據,預計新疆2020年將出產3500萬噸原油,較2012年增長23%。

新疆還擁有中國最大的煤炭儲量——約佔全國總儲量的40%——以及最大的天然氣儲量。這三個要素組成了能源領域的帽子戲法,而中國正在利用它們來為城市和工業的發展提供動力。

新疆將被指定為中國下一個經濟五年計劃的五大「能源基地」之一。此外,習近平提出的「新絲綢之路」的願景也將提振該地區經濟。這個雄心勃勃的計劃旨在重新打造這條古老的貿易路線,使其成為跨越新疆、中亞和歐洲的21世紀的交通和貿易網絡。

政府資金正源源不斷地注入。中央政府5月表示,包括能源、建築及科技企業在內的53家各色國有企業,將對新疆的685個項目投資1.85萬億元人民幣。國務院6月宣布,新疆自治區政府將投資8000億元人民幣,用於道路、公路和鐵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

據中共主要黨報《人民日報》報道,大型國有電力企業國家電網明年將投資144億元人民幣,在新疆建設高壓輸電線路。新疆將向中國人口更為稠密的地區乃至中亞輸出電力。

「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所有增長都將來自新疆,」中國最大的石油生產商中石油的顧問、廈門大學能源專家林伯強說。「其次,所有來自中亞的進口資源,包括石油和天然氣,都要經由新疆,再從那裡輸送到其他地方。」

新疆去年出產了25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並打算將明年的產量提高到440億立方米。

管道系統已經在將中亞和新疆的天然氣輸送到中國的中部和東部。從西西伯利亞延伸而來的一條新管線,計劃會穿過阿爾泰山脈每年向新疆中部運送300億立方米天然氣,然後在那裡和國內的西氣東輸管道連接在一起。

自治區官員也在推進一種新的氣源的開發工作:對煤進行加工,生成一種合成氣,然後將其輸送到東部。

國務院6月公布的一項能源計劃稱,新疆將是煤轉氣和煤轉油項目的四個試點地區之一。新疆西部一座試驗性的煤轉氣工廠已經開始運行了,令一些環保人士頗為擔心。他們認為,這一工藝會排放大量能導致全球變暖的二氧化碳。

綠色和平東亞分部(Greenpeace East Asia)於10月公布的統計表明,全國處於在建或立項階段的這類工廠至少還有52座,其中近一半位於新疆。

能源學者林伯強稱,新疆環境的惡化「基本無法避免」。他表示自己不支持煤制氣和煤轉油項目是出於另一個原因——相關工藝需要大量用水。與中國北方大部分地方一樣,新疆嚴重缺水

污染只是資源開採讓新疆民眾承受的後果之一。當地居民中多數是維吾爾人。他們的語言屬於突厥語族,大部分人口為穆斯林。該地區的能源財富主要流向了總部在北京的國有油企,以及漢人占絕大多數的共產黨。去年,克拉瑪依在中國大陸城市中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排名最高。在維語中,克拉瑪依是「黑油」的意思。1955年,正是在這裡發現了中國首座大型油田。

高級工程師甄新平(音)稱,中石油設在這裡的工廠是集團內最賺錢的煉油廠。該廠每年要加工600萬噸石油。

儘管石油行業欣欣向榮,但這座人口40萬的城市卻並不光鮮,部分維吾爾人社區比漢人社區更貧窮。不少維吾爾農民住在沒有室內廁所的一片貧民區。石油公司會僱傭一些維吾爾人,但不會太多。

許多維吾爾人稱他們反感漢人的統治,以及對他們家鄉資源的開採。和新疆其他地方一樣,這裡也可能會爆發民族和階層衝突。零散的維吾爾暴動正在新疆各地加大強度。今年已有數百人在民族暴力、國內恐怖主義和警方射殺的事件中身亡

今年夏天,當地官員實施了一項規定,禁止身着伊斯蘭主義服裝、蓄着長鬍須的人乘坐公交車,並下令的士司機不要搭載他們。

儘管政府稱頒佈相關規定是出於安全原因,但許多維吾爾人認為這不過是歧視而已。

「留鬍子或蒙面紗並沒有什麼關係,」在克拉瑪依郊區維吾爾農民生活的棚戶區里,一個十幾歲的姑娘說。「他們不是壞人。」

那裡的居民表示,政府很快就會拆掉該地區。不過,這位姑娘說,她想留在城裡。「克拉瑪依有很多石油,」她說,「所以我想在這裡工作。」
Jonah Kessel對本文有報道貢獻,Mia Li對本文有研究貢獻。
黃安偉(Edward Wong)是《紐約時報》北京分社社長。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