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台中火車站周圍的文學地景,與臺中糖廠「中南線」小火車的文學書寫 2014/12/2
最近獲悉台中在地青年,發起搶救臺中火車站舊宿舍群活動,組織「臺中文史復興組合」,精神令人感佩。為了支持他們的行動,我初步整理莊垂勝、莊因、齊邦媛三人相關文學作品,分別是莊垂勝描寫1941年的帝國糖廠、50年代莊因讀台中二中,搭中南線小火車通學,往返霧峰北文史溝與台中兩地;齊邦媛描述50~60年代住在車站鐵路宿舍的生活,希望能增加在地文史保存、搶救運動中的歷史厚度與文學情味。
以下資料,莊因的文章介紹,引自我編寫的《新修霧峰鄉志(下)‧文化教育篇》頁906~909;齊邦媛作品的介紹,則是完成初稿的《台中文學史》第五章(尚未出版)。至於莊垂勝詩作分析,則是今天剛做的初稿。
一、日治末期,莊垂勝對帝國糖廠的批判
莊垂勝(1897~1962),字遂性,號負人,彰化鹿港人。青年時期曾多次參與「臺灣文化協會」之宣傳活動,以擅長演講著稱。1924年畢業於東京明治大學專門部政治經濟科,1925年在臺中創辦中央俱樂部,1926年開辦中央書局,為實踐啟蒙文化理想而努力。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因反日言論入獄49天。戰後,1946年擔任臺中圖書館館長,1947年因二二八事件之牽連,遭憲兵扣留一週,其後對政局失望,遂隱居臺中霧峰萬斗六(萬豐村),經營山園以終其生。關於其生平最詳實生動之著作,為其長子林莊生所著《懷樹又懷人--我的父親莊垂勝、他的朋友及那個時代》。
莊垂勝之兄莊嵩(太岳)為日治時期著名詩社「櫟社」之重要成員,1941年垂勝與第一代成員之子弟多人,由林獻堂、傅錫祺召集,同時加入櫟社為第二代成員。在林、傅兩位櫟社元老激勵之下,垂勝當時頗熱衷漢詩創作,戰後櫟社衰微,詩興漸淡,創作量極少。
〈秋夕歸自霧峰中南鐵路車上所見〉:
「天高光景促,嶺上白雲悠。日落山疑畫,風來稻點頭。火車歸鳥疾,煙突滾龍浮。撲鼻糖渣臭,巍巍望鐵樓」。(作者註:「糖廠在市郊南面,四周滿是糖渣堆肥,夏熱蒸發,蚊蠅麕集,臭味差池。」)
本詩寫於1941年,收入《徒然吟草》。前面四句,描寫從臺中搭火車回霧峰所見的農村風光景致,一片和諧。第五、六句「火車歸鳥疾,煙突滾龍浮」是描寫搭火車快速行進時,看到糖廠煙囪冒出濃煙,形象相當生動。最後兩句,表面寫糖廠環境之髒亂,其實是強力批判帝國資本家對臺灣的壓榨,與楊逵〈送報伕〉的結尾「流膿」的譬喻,有異曲同工之妙。
(二)50年代莊因的中南鐵路通學經驗
莊因,1933年生於北平,1949年來臺。其父莊嚴是著名書法家(曾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也是一輩子與故宮文物為伍的資深「故宮人」。跟隨故宮文物舉家遷台時,莊因年僅16歲,就學於台中二中,50~60年代在霧峰度過15年的青年時期。
後來考進臺大法律系,又轉入中文系,畢業後入臺大中文研究所,獲碩士學位。於澳洲墨爾本大學講授中國語文一年後赴美,在加州史丹佛大學執教迄今。出版有《話本楔子彙說》、《杏莊小品》、《八千里路雲和月》、《莊因詩畫》及《午後冬陽》等論文、散文、遊記、漫畫等多種。
莊因《漂流的歲月(上)故宮國寶南遷與我的成長》,於2006年8月出版,從書名即可得知:這本書既是描寫大時代動盪與故宮文物的遷徙史,也是其個人在艱辛歲月中的成長自傳。書中有一專節以「洞天山堂的恬淡生活」為題,描寫在霧峰北溝度過的成長歲月(書中並附有舊照片數張)[1],這段文章記錄了1950~1965左右他們一家人在霧峰北溝的山居歲月,同時也描寫了當時貧困年代刻苦的生活環境,與隨遇而安、怡然自得的情懷。但是不論如何,他們總是依靠國家薪水過活的上層社會家庭,而與他們同一時空的霧峰北溝農家生活,想必更為簡陋困苦了。
此外,文中提到當時北溝到台中市的特殊交通工具糖廠的小火車,更是很多老一輩霧峰人的共同記憶,讀來頗有50年代霧峰庶民生活寫真的親切情味,摘錄部分內容如下:
我在初三那年,故宮博物院在臺中縣霧峰鄉的北溝村依山而建的山洞庫房及職員宿舍完工。因此,暫存於臺中市糖廠中的國寶文物又從寄人籬下的環境回歸大自然的寧靜清和。父親也就帶著我們一家又下鄉了。
我們的新家,是一棟以竹子為建材,外敷泥土刷上石灰的簡陋家屋。父親以故宮收藏的名畫──五代大家董源的〈洞天山堂圖〉取其「洞天山堂」四字,親自書寫了一塊木匾懸於大門之上。自此,莊家在洞天山堂前後居住了十五年。
父親的一生,對於物質生活毫無眷戀,隨遇而安,但求清心得意,這大概與他大學時代攻讀哲學有關。住在那麼簡陋的房舍裏,身為古物館館長的他,毫不感到寒傖,每日在客廳一隅的小書桌上讀研書寫不輟。清茶一壺,怡然自得。洞天山堂的用水是公家自行設計提供的自來水,並非水電公司裝置的。這是在故宮庫房的那個小山頭上,設建一個小型簡單的電力抽水塔,把山下小溪中的溪水由埋設的鋁管抽調入塔,從此分送用水到各職員宿舍。雖說是自來水,可並未經過過濾消毒。打開水龍頭,偶然會有小魚小蝦隨流而至,很有趣味。此時,我便常憶起在貴州安順東門坡上擔水挑賣的青年來。想想,如果青年要擔水上山求買主,必然費力,也更可能畏難卻步。那樣一來,靠買水度日的我們則很是無奈了。
山中無有市場,日用菜蔬,必須去數里之外的霧峰鄉採購。我們兄弟每日清晨即起,為的是趕著搭乘往臺中市的糖廠小火車去上學。所謂清晨即起,是起床時天方破曉,房內必用電燈照射。漱洗著衣進餐之後,母親為我們裝好便當,便背了書包匆匆離家,沿著田間小徑趕去孤立在田中的北溝小火車站搭車赴臺中。父親偶時會送我們上學。自開動的擁擠的車上回首,可以看見他站在遠處的坡上向這邊揮手。
北溝村距離臺中市約二十餘里。每天晨間搭乘離家最近的交通工具就是糖廠的小火車了。由於車廂內早被自起站南投沿下各站的通學學生及村夫村婦的菜擔和牲畜雞禽的竹籠塞滿,上車之後,只能在車廂之間旅客上下的通道口抓住鐵欄以免搖幌。在這段車行期間(大約五十分鐘),通常都是把課本從書包中抽出,配合車行壓滾鐵軌的「得!得!」聲閱讀背誦。四年下來,許許多多的文章及詩詞,都是那時誦讀熟記得來,琅琅可以上口。比起在四川幼時初讀唐詩,更添了文化氣息了。
每天通學,往來於北溝臺中間,披星戴月去上學,回到洞天山堂,已是薄暮時分。這樣的「動感」求學生涯,亂世以來尚屬首次。洞天山堂外側,一面沿山,一面臨溪,夾岸都是翠竹。雖不及四川巴縣一品場飛仙岩下虎溪兩側的茂竹濃密,卻讓我又身臨其境地生活到竹子的淡雅翠綠中去了。瀟灑多姿起著新舊交迭的情懷,重溫竹情竹溫,絕對是始料不及的。在戰火喪亂中避入竹林,步出竹林,飛江越海之後,又再投入竹林,我這一生與竹的情緣竟如此深篤,君子之交,可謂無愧。
三、齊邦媛1950~1967年的台中鐵路局宿舍的生活記憶
我剛在編寫的《臺中文學史》有一章關於「臺中文學地景與在地書寫」,曾介紹齊邦媛教授《巨流河》一書,以大量篇幅描述他在臺中生活前後約20年的歲月(定居17年,後三年搬回臺北,但仍在中興大學任教),摘錄相關內容如下:
長達20年的台中生活經驗,無疑已成為齊邦媛一生難以磨滅的印記,其個人經驗與戰後臺灣的教育發展、交通建設、社會變遷已無法分割。在談到台中一中的創校精神時,他引校園內矗立的創校紀念碑的文字,強調:「我第一次走進台中一中的大門,就看到那座創校紀念碑,五年捐多次讀碑上文字都深受感動。」書中接著引述碑文片段內容之後,寫道:「這樣值得驕傲的立校精神,令我極為尊敬,在那裡執教五年,成為可敬傳統的一分子,也令我感到光榮。」談到當時與同事徐蕙芳老師,利用晚上一起準備學生的英文補充講義,他的描寫相當感性動人:
在台中十七年,家庭生活之外,最早躍入我記憶的常常是放在走廊盡頭的小書桌;用一條深紅色的氈子掛在房楹隔著臥房,燈罩壓得低低的小檯燈,燈光中我們兩個人做題目寫鋼板的情景,既辛酸又浪漫。……自台中一中教書開始,一生在台灣為人處世處處都有俯首在那小書桌上課鋼板的精神。[2]
在個人過往生活的追憶中,透過「兩人齊心,夜間工作」形象生動的情境描繪,以小見大,呈現在艱困年代對教育工作的執著,更隱含人生態度的自我表述。本書另一處,他描述孩子為了留住喜歡的客人,總是將客人的鞋子藏到樹洞裡,讓他們走不了。結尾他更以感性之筆寫道:「台中其實是我和孩子們擁有童年回憶的故鄉,我自己的童年幾乎沒有可拴住記憶的美好之地」[3]。
他對台中的感情,可另舉書中一例以見。1967年他在美國進修期間,短暫在印第安那州的「樹林中的瑪麗亞學院」教書,他目睹校園中蘋果園中蘋果掉落滿地的興奮,他立即聯想起:
我台中家前院一棵龍眼樹,每年結實時,鄰里小孩用長竹竿劈了鉗形頭,越牆摘取,我的孩子追出去時,一哄而散,大家都很興奮,成了每年初秋慶典一樣。[4]
出身中國東北的齊邦媛,在台中定居多年後,因遠赴美國進修的偶然所見,立即聯想起台中住家每年初秋隔鄰小孩偷摘龍眼的情景,所謂「日久他鄉做故鄉」,呈現的是外省族群在臺灣落地生根之後深刻的情感認同。1972年夏天他從中興大學辭職,他如此描述告別台中的心境:
告別中興大學也就是告別了我的前半生,在台中生活十七年,生活儉樸,卻人情溫暖。我親眼看著國立中興大學的牌子掛上門口,取代了農學院的牌子,看見原是大片空著的校園蓋出了許多大樓。……那些年,深山僻野,上山下海真是走了不少地方,認識了真正的臺灣,驗證了高等教育在台灣「十年生聚」的紮根力量和熱情。[5]
這段引文,再度將個人經驗與教育發展與時代變遷做了巧妙的連結。台中在他的書中代表的意義,不只是個人生命經驗的重要一段,也是外省籍知識菁英為臺灣這塊土地奉獻半生的寫照。
附:網路資料[台中市]台灣糖業鐵路中南線鐵道遺址
http://blog.roodo.com/coolfu/archives/6829365.html
瀕危度:☆☆☆☆☆ 等級(個人評定)市定古蹟
位址:臺中市東區復興路、振興路交叉口、振興路、台中路週邊
創建年代:約大正五年 ﹝西元1916年﹞
台灣糖業鐵路中南線,為日本帝國製糖株式會社於大正5年(1916年)所設,從台中到南投的運糖五分車鐵路支線。起點是從帝國製糖台中營業所出發,起站是中南驛(台中後站)經過太平農會後倉附近(太平火車站),再延著中南路(長億國中旁)越過頭汴溪上的鐵橋直駛車籠埔,由番子寮出太平市經過大里,進入霧峰(經過省議會前面)、草屯,終點站是南投。
1959年『八七水災』後,烏溪橋段的鐵路被沖毀,使中南線中斷。鐵路中斷後,因糖業沒落,台糖公司並未將中南線修復,僅利用剩餘的路線,運送烏溪橋以北的甘蔗前往台中總廠,直到五十年代公路運輸日漸發達,中南線才陸續拆除,改用大型車輛運送。台中糖廠亦在糖業沒落的時代背景下,於1990年結束製糖。台中營業所改為中部糖包運輸儲放中心,後於西元2000年左右停止糖業運輸工作,並完全拆除糖廠建物。僅存辦公大樓作土地開發之用。
台灣糖業鐵路中南線鐵道遺址見證日本時代台灣糖業鐵路運輸歷史,亦為中南驛及週邊鐵道宿舍,與烏日烏溪南岸站外,僅存之糖鐵中南線建物,深具保存價值。
自1916年以來,從中南驛到台中糖廠的鐵道遺址長期存在於復興路與振興路間,於近年開始整平,僅餘台中車站鐵路終點與台泥廠區與台鐵宿舍巷內一小段鐵軌。極需有關單位重視保存。糖鐵中南線見證台中過去百年經濟產業開發史,為台中市最重要之產業古蹟,宜全力搶救。
[1] 莊因,《漂流的歲月(上) 故宮國寶南遷與我的成長》,( 台北:三民書局),2006年8月。頁165~169。
[2] 齊邦媛《巨流河》,頁350~351,臺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2009年7月初版。
[3] 同上,頁338。
[4] 同上,頁374。
[5]同上,頁391。
---
Hanching Chung 廖老師, 莊因先生談"北溝"的文章似乎不少,"杏莊小品" (洪範)等書也有"北溝行"等文章。更有意思的是在"故宮-書法-莊嚴" (雄獅美術,1999)由莊靈寫"霧峰洞天山堂憶舊" (pp.351-55):".....在我們全家剛從台中糖廠圍牆外的振興路臨時宿舍搬到霧峰北溝時,筆者才考進臺中一中讀初一,而三位兄長莊申、莊因、莊喆,則已是台中二中的高中生了....."
以下資料,莊因的文章介紹,引自我編寫的《新修霧峰鄉志(下)‧文化教育篇》頁906~909;齊邦媛作品的介紹,則是完成初稿的《台中文學史》第五章(尚未出版)。至於莊垂勝詩作分析,則是今天剛做的初稿。
一、日治末期,莊垂勝對帝國糖廠的批判
莊垂勝(1897~1962),字遂性,號負人,彰化鹿港人。青年時期曾多次參與「臺灣文化協會」之宣傳活動,以擅長演講著稱。1924年畢業於東京明治大學專門部政治經濟科,1925年在臺中創辦中央俱樂部,1926年開辦中央書局,為實踐啟蒙文化理想而努力。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因反日言論入獄49天。戰後,1946年擔任臺中圖書館館長,1947年因二二八事件之牽連,遭憲兵扣留一週,其後對政局失望,遂隱居臺中霧峰萬斗六(萬豐村),經營山園以終其生。關於其生平最詳實生動之著作,為其長子林莊生所著《懷樹又懷人--我的父親莊垂勝、他的朋友及那個時代》。
莊垂勝之兄莊嵩(太岳)為日治時期著名詩社「櫟社」之重要成員,1941年垂勝與第一代成員之子弟多人,由林獻堂、傅錫祺召集,同時加入櫟社為第二代成員。在林、傅兩位櫟社元老激勵之下,垂勝當時頗熱衷漢詩創作,戰後櫟社衰微,詩興漸淡,創作量極少。
〈秋夕歸自霧峰中南鐵路車上所見〉:
「天高光景促,嶺上白雲悠。日落山疑畫,風來稻點頭。火車歸鳥疾,煙突滾龍浮。撲鼻糖渣臭,巍巍望鐵樓」。(作者註:「糖廠在市郊南面,四周滿是糖渣堆肥,夏熱蒸發,蚊蠅麕集,臭味差池。」)
本詩寫於1941年,收入《徒然吟草》。前面四句,描寫從臺中搭火車回霧峰所見的農村風光景致,一片和諧。第五、六句「火車歸鳥疾,煙突滾龍浮」是描寫搭火車快速行進時,看到糖廠煙囪冒出濃煙,形象相當生動。最後兩句,表面寫糖廠環境之髒亂,其實是強力批判帝國資本家對臺灣的壓榨,與楊逵〈送報伕〉的結尾「流膿」的譬喻,有異曲同工之妙。
(二)50年代莊因的中南鐵路通學經驗
莊因,1933年生於北平,1949年來臺。其父莊嚴是著名書法家(曾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也是一輩子與故宮文物為伍的資深「故宮人」。跟隨故宮文物舉家遷台時,莊因年僅16歲,就學於台中二中,50~60年代在霧峰度過15年的青年時期。
後來考進臺大法律系,又轉入中文系,畢業後入臺大中文研究所,獲碩士學位。於澳洲墨爾本大學講授中國語文一年後赴美,在加州史丹佛大學執教迄今。出版有《話本楔子彙說》、《杏莊小品》、《八千里路雲和月》、《莊因詩畫》及《午後冬陽》等論文、散文、遊記、漫畫等多種。
莊因《漂流的歲月(上)故宮國寶南遷與我的成長》,於2006年8月出版,從書名即可得知:這本書既是描寫大時代動盪與故宮文物的遷徙史,也是其個人在艱辛歲月中的成長自傳。書中有一專節以「洞天山堂的恬淡生活」為題,描寫在霧峰北溝度過的成長歲月(書中並附有舊照片數張)[1],這段文章記錄了1950~1965左右他們一家人在霧峰北溝的山居歲月,同時也描寫了當時貧困年代刻苦的生活環境,與隨遇而安、怡然自得的情懷。但是不論如何,他們總是依靠國家薪水過活的上層社會家庭,而與他們同一時空的霧峰北溝農家生活,想必更為簡陋困苦了。
此外,文中提到當時北溝到台中市的特殊交通工具糖廠的小火車,更是很多老一輩霧峰人的共同記憶,讀來頗有50年代霧峰庶民生活寫真的親切情味,摘錄部分內容如下:
我在初三那年,故宮博物院在臺中縣霧峰鄉的北溝村依山而建的山洞庫房及職員宿舍完工。因此,暫存於臺中市糖廠中的國寶文物又從寄人籬下的環境回歸大自然的寧靜清和。父親也就帶著我們一家又下鄉了。
我們的新家,是一棟以竹子為建材,外敷泥土刷上石灰的簡陋家屋。父親以故宮收藏的名畫──五代大家董源的〈洞天山堂圖〉取其「洞天山堂」四字,親自書寫了一塊木匾懸於大門之上。自此,莊家在洞天山堂前後居住了十五年。
父親的一生,對於物質生活毫無眷戀,隨遇而安,但求清心得意,這大概與他大學時代攻讀哲學有關。住在那麼簡陋的房舍裏,身為古物館館長的他,毫不感到寒傖,每日在客廳一隅的小書桌上讀研書寫不輟。清茶一壺,怡然自得。洞天山堂的用水是公家自行設計提供的自來水,並非水電公司裝置的。這是在故宮庫房的那個小山頭上,設建一個小型簡單的電力抽水塔,把山下小溪中的溪水由埋設的鋁管抽調入塔,從此分送用水到各職員宿舍。雖說是自來水,可並未經過過濾消毒。打開水龍頭,偶然會有小魚小蝦隨流而至,很有趣味。此時,我便常憶起在貴州安順東門坡上擔水挑賣的青年來。想想,如果青年要擔水上山求買主,必然費力,也更可能畏難卻步。那樣一來,靠買水度日的我們則很是無奈了。
山中無有市場,日用菜蔬,必須去數里之外的霧峰鄉採購。我們兄弟每日清晨即起,為的是趕著搭乘往臺中市的糖廠小火車去上學。所謂清晨即起,是起床時天方破曉,房內必用電燈照射。漱洗著衣進餐之後,母親為我們裝好便當,便背了書包匆匆離家,沿著田間小徑趕去孤立在田中的北溝小火車站搭車赴臺中。父親偶時會送我們上學。自開動的擁擠的車上回首,可以看見他站在遠處的坡上向這邊揮手。
北溝村距離臺中市約二十餘里。每天晨間搭乘離家最近的交通工具就是糖廠的小火車了。由於車廂內早被自起站南投沿下各站的通學學生及村夫村婦的菜擔和牲畜雞禽的竹籠塞滿,上車之後,只能在車廂之間旅客上下的通道口抓住鐵欄以免搖幌。在這段車行期間(大約五十分鐘),通常都是把課本從書包中抽出,配合車行壓滾鐵軌的「得!得!」聲閱讀背誦。四年下來,許許多多的文章及詩詞,都是那時誦讀熟記得來,琅琅可以上口。比起在四川幼時初讀唐詩,更添了文化氣息了。
每天通學,往來於北溝臺中間,披星戴月去上學,回到洞天山堂,已是薄暮時分。這樣的「動感」求學生涯,亂世以來尚屬首次。洞天山堂外側,一面沿山,一面臨溪,夾岸都是翠竹。雖不及四川巴縣一品場飛仙岩下虎溪兩側的茂竹濃密,卻讓我又身臨其境地生活到竹子的淡雅翠綠中去了。瀟灑多姿起著新舊交迭的情懷,重溫竹情竹溫,絕對是始料不及的。在戰火喪亂中避入竹林,步出竹林,飛江越海之後,又再投入竹林,我這一生與竹的情緣竟如此深篤,君子之交,可謂無愧。
三、齊邦媛1950~1967年的台中鐵路局宿舍的生活記憶
我剛在編寫的《臺中文學史》有一章關於「臺中文學地景與在地書寫」,曾介紹齊邦媛教授《巨流河》一書,以大量篇幅描述他在臺中生活前後約20年的歲月(定居17年,後三年搬回臺北,但仍在中興大學任教),摘錄相關內容如下:
長達20年的台中生活經驗,無疑已成為齊邦媛一生難以磨滅的印記,其個人經驗與戰後臺灣的教育發展、交通建設、社會變遷已無法分割。在談到台中一中的創校精神時,他引校園內矗立的創校紀念碑的文字,強調:「我第一次走進台中一中的大門,就看到那座創校紀念碑,五年捐多次讀碑上文字都深受感動。」書中接著引述碑文片段內容之後,寫道:「這樣值得驕傲的立校精神,令我極為尊敬,在那裡執教五年,成為可敬傳統的一分子,也令我感到光榮。」談到當時與同事徐蕙芳老師,利用晚上一起準備學生的英文補充講義,他的描寫相當感性動人:
在台中十七年,家庭生活之外,最早躍入我記憶的常常是放在走廊盡頭的小書桌;用一條深紅色的氈子掛在房楹隔著臥房,燈罩壓得低低的小檯燈,燈光中我們兩個人做題目寫鋼板的情景,既辛酸又浪漫。……自台中一中教書開始,一生在台灣為人處世處處都有俯首在那小書桌上課鋼板的精神。[2]
在個人過往生活的追憶中,透過「兩人齊心,夜間工作」形象生動的情境描繪,以小見大,呈現在艱困年代對教育工作的執著,更隱含人生態度的自我表述。本書另一處,他描述孩子為了留住喜歡的客人,總是將客人的鞋子藏到樹洞裡,讓他們走不了。結尾他更以感性之筆寫道:「台中其實是我和孩子們擁有童年回憶的故鄉,我自己的童年幾乎沒有可拴住記憶的美好之地」[3]。
他對台中的感情,可另舉書中一例以見。1967年他在美國進修期間,短暫在印第安那州的「樹林中的瑪麗亞學院」教書,他目睹校園中蘋果園中蘋果掉落滿地的興奮,他立即聯想起:
我台中家前院一棵龍眼樹,每年結實時,鄰里小孩用長竹竿劈了鉗形頭,越牆摘取,我的孩子追出去時,一哄而散,大家都很興奮,成了每年初秋慶典一樣。[4]
出身中國東北的齊邦媛,在台中定居多年後,因遠赴美國進修的偶然所見,立即聯想起台中住家每年初秋隔鄰小孩偷摘龍眼的情景,所謂「日久他鄉做故鄉」,呈現的是外省族群在臺灣落地生根之後深刻的情感認同。1972年夏天他從中興大學辭職,他如此描述告別台中的心境:
告別中興大學也就是告別了我的前半生,在台中生活十七年,生活儉樸,卻人情溫暖。我親眼看著國立中興大學的牌子掛上門口,取代了農學院的牌子,看見原是大片空著的校園蓋出了許多大樓。……那些年,深山僻野,上山下海真是走了不少地方,認識了真正的臺灣,驗證了高等教育在台灣「十年生聚」的紮根力量和熱情。[5]
這段引文,再度將個人經驗與教育發展與時代變遷做了巧妙的連結。台中在他的書中代表的意義,不只是個人生命經驗的重要一段,也是外省籍知識菁英為臺灣這塊土地奉獻半生的寫照。
附:網路資料[台中市]台灣糖業鐵路中南線鐵道遺址
http://blog.roodo.com/coolfu/archives/6829365.html
瀕危度:☆☆☆☆☆ 等級(個人評定)市定古蹟
位址:臺中市東區復興路、振興路交叉口、振興路、台中路週邊
創建年代:約大正五年 ﹝西元1916年﹞
台灣糖業鐵路中南線,為日本帝國製糖株式會社於大正5年(1916年)所設,從台中到南投的運糖五分車鐵路支線。起點是從帝國製糖台中營業所出發,起站是中南驛(台中後站)經過太平農會後倉附近(太平火車站),再延著中南路(長億國中旁)越過頭汴溪上的鐵橋直駛車籠埔,由番子寮出太平市經過大里,進入霧峰(經過省議會前面)、草屯,終點站是南投。
1959年『八七水災』後,烏溪橋段的鐵路被沖毀,使中南線中斷。鐵路中斷後,因糖業沒落,台糖公司並未將中南線修復,僅利用剩餘的路線,運送烏溪橋以北的甘蔗前往台中總廠,直到五十年代公路運輸日漸發達,中南線才陸續拆除,改用大型車輛運送。台中糖廠亦在糖業沒落的時代背景下,於1990年結束製糖。台中營業所改為中部糖包運輸儲放中心,後於西元2000年左右停止糖業運輸工作,並完全拆除糖廠建物。僅存辦公大樓作土地開發之用。
台灣糖業鐵路中南線鐵道遺址見證日本時代台灣糖業鐵路運輸歷史,亦為中南驛及週邊鐵道宿舍,與烏日烏溪南岸站外,僅存之糖鐵中南線建物,深具保存價值。
自1916年以來,從中南驛到台中糖廠的鐵道遺址長期存在於復興路與振興路間,於近年開始整平,僅餘台中車站鐵路終點與台泥廠區與台鐵宿舍巷內一小段鐵軌。極需有關單位重視保存。糖鐵中南線見證台中過去百年經濟產業開發史,為台中市最重要之產業古蹟,宜全力搶救。
[1] 莊因,《漂流的歲月(上) 故宮國寶南遷與我的成長》,( 台北:三民書局),2006年8月。頁165~169。
[2] 齊邦媛《巨流河》,頁350~351,臺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2009年7月初版。
[3] 同上,頁338。
[4] 同上,頁374。
[5]同上,頁391。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